鹏的文学形象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积累_鹏的文学形象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积累有哪些

       我很了解鹏的文学形象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积累这个话题,并且可以为您提供一系列的信息和建议。请告诉我您需要了解什么。

1.文学名著名句常识

2.朋友远行该赠什么诗句

3.求高三诗歌鉴赏教案,最好是一节课鉴赏一首诗,穿插理论。

4.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知识点

5.经典古诗词名句及解释鉴赏

6.经典—写景*抒情*哲理—诗词 %¥%高分高分¥%¥

鹏的文学形象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积累_鹏的文学形象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积累有哪些

文学名著名句常识

       1.《文学常识、名著阅读、名句积累及诗歌鉴赏》答案(初中)

        很荣幸能为你解答!

        广阳山道中

        明 李攀龙

        山峡还何地,

       松杉□不开。

        雷声千嶂落,

        雨色万峰来。

        地胜纡王事,

        年饥损吏才。

        难将忧国意,

        涕泣向蒿来。

        这诗是李攀龙早期在北京服官刑部时因公到近畿所作。写行役中的见闻感受。首二句点题,出得峡谷,松杉郁郁,一片阴沉之气。引出三、四两句所写雷声雨色,“千嶂落”,“万峰来”,骨力开张,气魄雄伟,前后七子学杜甫五律,大抵如此。以上写景,雷雨暗中借喻国事民事多方面压力。后半首转入抒情,不是抒个人之情,这情与民生国事相联系。广阳是近畿胜地,而攀龙此回纡道前来,是由于王事的驱使。嘉靖年代,已不是明朝的盛世,时难年荒,人民铤而走险,在所不免,作为中央官吏的刑部郎官以及地方官吏的县令等,都要为此而费尽心机,诗中所以发出“损吏才”的浩叹。最后归结到自己忧国有心,对着苦难百姓,援手无力,空余涕泪,写来感喟万千。明前后七子,风格虽乏创新,但内容往往贴近现实,应该予以肯定。

        希望能帮到你!

        2.四大名著经典名句

        1,《三国演义》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既生瑜,何生亮 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生子当如孙仲谋 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周郎妙计安天下 赔了夫人又折兵 2,《红楼梦》 做真时真亦,无为有处有还无 华在其表,败在其内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花开易见落难寻花落半身埋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茜纱窗下,我本无缘。

        黄土垅中,卿何薄命。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掊净土掩风流 乱哄哄你发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作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

        偷得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尔今死去奴收葬,未卜奴身何日丧。 得意浓时易接济,受恩深处胜亲朋。

        3,《水浒传》 替天行道逼上梁山 4,《西游记》 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

        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

        3.求哲理文学语句

        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 打开门--让蓝天没有阻挡地泻进来,让花的芬芳香进我的房间。

        浣溪沙(纳兰性德) 残雪凝辉冷画屏, 落梅横笛已三更, 更无人处月朦胧。 我是人间绸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浣溪沙(纳兰性德) 谁年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书窗。 沉思忘事细思量。

        被酒莫惊春睡意,赌书消得婆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以对一个人好的借口去对一个人不好,这是对这个人最不好的一种不好的方式 人们对幸福的渴望,有时候不知不觉中会阻碍自己获得幸福 单恋不是爱,施舍不是爱,面对失去的爱,相见不如怀念。 不要因为他不是人,我们就可以用更加不是人的手段去对待他,以显得我们很是人,这是哪门子逻辑。

        不管是金碗银碗还是什么碗,关键是里面装的什么饭。 我喜欢默默地注视你,默默地被你注视着。

        我喜欢深深地爱着你,深深地被你爱着。 在冰冷的天气里,你让自己更冷漠的结果是自己被洞僵。

        在冬天里守望春天,在春天里守望爱情;在寂寞里守望温暖,在温暖里守望友情;在夜空里守望电波,在电波里守望真情。 难道我们双手紧握着的不是美好的理想,而是伤害别人的利器吗? 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 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这一年你没有被击跨,就永远不会被击跨! 夜空守望着黎明,正如灵魂守望着希望;冰雪守望着阳光,正如生命守望着梦想! 上帝的归于上帝,撒旦的归于撒旦! 我们总有办法和我们的梦想保持联系! 我想,既然坚信自己能够成为蝴蝶,那就该忍受住疼痛去咬破自己织的茧。

        既然坚信自己能够成为雄鹰,那就该努力地扑腾翅膀!无论结局是好是坏,我亦不后悔!也许风雨过后并不一定有彩虹,但你依然可以收获雨后天空的澄静。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 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 每当大海在微笑,就是笑的旋涡。

        生命的张力,有时需要在与故乡的撕裂中体现。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只本然。

        (菜根谭) 一语天成万古新,繁荣落尽见真淳。 云帆沧海--翟墨 古老船队的风帆落下太久,人们似乎已忘记了大海的模样。

        六百年后,他眺望先辈的方向,直挂云帆向西出发,从东归航。他不想征服,他只要达成梦想。

        到海上去,一个人,一张帆,他比郑和走得更远。 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她八遍却不许别人骂她的地方。

        4.文学名著知识题

        田园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陈子昂

        豪放派: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大江东去)等 他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表现内容。

        辛弃疾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破阵子》(罪里挑灯看剑)《永遇乐》等 多以国家民族为题材,表达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

        张元干《贺新郎》等 情调苍凉,风格豪迈

        张孝祥 《六州歌头》等 风格接近苏轼,悲壮凄凉,多表现不能收复失地的壮志难酬的感慨。

        陈亮 《念奴娇·登多景楼》《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风格豪放壮烈,笔力纵横驰骋。(少数词属于婉约派)

        婉约派:柳永 《雨霖霖》语言明畅通俗,多用口语,感情凄婉,音律谐婉,但有些词比较庸俗。

        秦观 《鹊桥仙》等风格轻柔,善于刻画鲜明的形象。

        李清照 《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等 前期的词多表现闲适生活,妩媚风流,后期作品多抒发身世之感,感情凄苦低沉。

        婉约派诗人:代表人物:柳永 秦观 李清照

        贺铸 姜夔

        边塞诗人:高适、王昌龄

        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孟浩然、王维(看你的问题应该指的是唐朝的、即后两个人)

        文人四友:松菊竹梅还是笔墨纸砚(不同的有不同说法)

        1、诗骨--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王勃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3、诗狂--贺知章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4、诗家天子 七绝圣手--王昌龄

        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5、诗仙--李白

        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6、诗圣--杜甫

        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7、诗囚--孟郊

        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8、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9、诗豪--刘禹锡

        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10、诗佛--王维

        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11、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12、五言长城--刘长卿

        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13、诗鬼--李贺

        其诗善于熔铸词, 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14、杜紫薇--杜牧

        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15、温八叉--温庭筠

        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他为“温八叉”。

        16、郑鹧鸪--郑谷

        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17、崔鸳鸯--崔珏

        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18、诗神--苏轼

        苏轼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

        5.谁能帮忙找些初中古诗文背诵名句和名著,文学常识

        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 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4.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金.王若虚《论诗诗》 5.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杂感》 6.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7.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 8.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10.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11.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12.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13.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欧阳修《吊僧诗》 14.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15.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1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7.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18.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19.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2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1.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 2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23.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 2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5.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26.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2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28.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诗名句分类二:事理哲理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4.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重赠卢谌》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6.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7.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1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11.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叹》 12.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宋.陈亮《三都乐》 13.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宋.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14.万物兴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15.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16.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17.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18.山外青山楼外楼——宋.林升《题临安邸》 19.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21.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唐.李白《上李邕》 22.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唐.李绅《答章孝标》 2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4.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2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26.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27.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28.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宋.释文向《过苕溪》 2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3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31.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3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断句》 34.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3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 36.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元.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 37.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阳春曲.题情》 38.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明.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3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 *** 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古诗名句分类三:友谊爱情 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6.海。

        6.文学名著知识题

        四大名著知识问卷

        一.猜谜语。

        1.打“水浒”人名一。

        愚公移山谋非浅( )

        冬去春来( )

        古往今来( )

        2.打“三国”人名一。

        孔雀收屏( )

        凿壁偷光( )

        山东安静( )

        昔日紫禁城( )

        事事齐全说汉高( )

        二.填空。

        1.“水浒” 里有两位射虎英雄,他们是( )、( )。

        2.“西游记”中孙悟空陪着唐僧走了( ) 年。 狮驼岭遇( ),盘丝洞遇( )。

        三.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下列故事的主要情节。

        1.智取生辰纲。

        2.醉打蒋门神。

        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4.曹操煮酒论英雄。

        5.三打白骨精。

        附录: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下列故事的主要情节。

        1.海的女儿。

        2.披着羊皮的狼。

        提问者: 心林彼岸 - 助理 二级

        最佳答案

        1、鲁智深、时迁、史进

        2、关羽、孔明、鲁肃、、刘备

        3、

        二、

        狮子、白象、大鹏 蜘蛛

        三、梁山好汉用计骗取了杨志为朝廷送的贡品。

        武松为好友施恩抢回被恶霸蒋门神占去的酒店。

        林冲在草料场报仇杀了陆虞侯,投奔梁山。

        7.一些简单的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集:搜神记 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

        司马相如 16. 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

        17. 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18.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 杜牧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 三代:夏 商 周 23. 《春秋》三传: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24. 三王:夏禹 商汤 周公 25. 三山:蓬莱 方丈 瀛洲 26. 三教:儒 释 道 27. 三公: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 西汉,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 太傅 太保 28.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31. 岁寒三友:松 竹 梅 32. 三辅: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 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35.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 中医 中国画 36. 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冯梦龙) 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39. 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1.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 动摇 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 秋收 残冬 42.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 雨 电 “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43.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 战国策 45.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朋友远行该赠什么诗句

       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战国庄周《庄子·外篇·知北游》

       译文:人生在世,就像白色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忽然就过去了。

       

       2、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先秦庄子及门徒《庄子·外篇·秋水》

       译文:不要和青蛙说起海,因为对于它来说太虚幻,不要和夏天的虫说冰,因为它因为季节的原因一辈子也看不到冰。

       3、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先秦庄子及门徒《庄子·内篇·大宗师》

       译文: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及时离开,终受困于陆地的小洼,两条鱼朝夕相处,动弹不得,互相以口沫滋润对方,忍受着对方的吹气,忍受着一转身便擦到各自身体的痛楚。此时,两条鱼便不禁缅怀昔日在江河湖水里各自独享自由自在快乐的生活。

       4、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先秦庄子及门徒《庄子·内篇·逍遥游》

       译文:姑射山上住着一个神仙,皮肤白的像冰雪,像是处女一样风姿绰约,不吃人间五谷杂粮,吃露水。能腾云驾雾,有坐骑是一条飞龙,经常在海外游玩。

       

       5、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先秦庄子及门徒《庄子·杂篇·列御寇》

       译文:大凡人心比山川还险恶,知心比知天更困难。

求高三诗歌鉴赏教案,最好是一节课鉴赏一首诗,穿插理论。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朝代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白话翻译: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2、《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维?朝代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白话翻译: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3、《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朝代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白话翻译: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4、《赠汪伦》

       作者李白?朝代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白话翻译:

       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朝代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白话翻译:

       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

       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

       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知识点

       ●曾铜和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许多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李白好饮,也善饮,这有杜甫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中八仙歌》)酒为液态食品,人称“水中之宝”,能满足人们的某些生理需要,但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不是“饿了”才喝酒,多半是“愁了”才喝酒。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且沿用至今。 他一生写下 了许多咏酒的诗篇。他的《将进酒》就是酒与愁经过心理反应后留下的结晶。

       《将进酒》是一支劝酒歌,是汉乐府曲名,大约作于李白以梁园(开封)为中心的十载漫流期间。诗中记李白与岑勋、元丹丘相聚饮酒之事。岑勋,李白称他为“相 门子”。元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主要隐居地在嵩阳。从李白《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 相待以诗见招》一诗中可以看出,李、岑、元三人曾一同在元丹丘家聚饮过,这首诗可能就 是在这次饮酒宴中写的。

       二、教师范读(注意读音、节奏)

       诵读指导:

       这首诗,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诵读时 应适应着诗人感情的变化来选择不同的声调,要注意诗中节奏的变化。

①起兴:开头用“君不见”领出,要读得从容、亲切。“黄河”一联用了比兴手法,“天 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高堂”一联说及人 生,“悲白发”叹意极浓,“悲”字应重读。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 应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

②入题:节奏要逐渐加快。“人生”一联,“尽欢”和“空对月”须重读。“天生”一联显 示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读得掷地有声。“会须”句要用升调读,读得豪气十足。

③举杯劝酒:应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

④劝酒辞: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钟鼓”二句是劝酒歌的主题, 也 是全诗的主旨,应读得从容。“不足贵”“不复醒”用极强音读。“古来”两句以抒情方式 说明“不复醒”的理由,上句宜轻读,下句宜重读。“陈王”两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用叙 述语调读,重音落在“恣欢谑”上。“主人”两句,前句宜轻读,后句诗人反客为主,直命 沽酒,宜重读。“五花马”三句当快读,“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万古愁”三字要用夸张语调读。

       三、学生自由朗读,诵读感悟。此诗气势豪壮,又情感起伏较大,可先指导个别同学朗读,再用齐读的方式。教师可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及时指导诱发,营造高昂活跃的课堂氛围。然后了解学生对诗歌的初步感悟程度。并结合注释了解大意。学生练习朗读。

方法:①分层进行,每段分两层,依次是:起兴、入题、举杯劝酒、劝酒辞。②学生边读 边看课本注释,疏通文意。③找出表现李白狂放的诗句。④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各层大 意。⑤练习背诵。

       四、整体把握:

       1、一个惊心动魄的开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从空间夸张,一从时间夸张。真是“巨人式的感伤”。

       2、 两处用典:(1)、烹羊宰牛且为乐(语本曹植《箜篌引》)(2)、陈王昔时宴平乐。(语出曹植《名都赋》。)

       3、 三种主要情感:(1)、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3)、表达诗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4、 感情脉络的四个层次:(1)、感伤之情:如“君不见”两句。(2)、欢乐之情:如“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3)、愤激之情:如“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自欢谑。”(4)、狂放之情:如“主人何为言少钱——与尔同销万古愁。”

       五、赏析

       1、名句

       名句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赏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不是李白的独创,早在春秋时代问世的《论语》就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记载;汉乐府《长歌行》有诗云:“百川东入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独伤悲。”告戒世人:光阴易逝难回头,莫让年华付水流。宋代豪放派词人苏东坡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及《三国演义》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都是我国古代“流水文化”的扩展和延续。《将进酒》一开篇,就把作者的视线引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既描写了大河奔腾的壮观景象,又抒发作者“逝者如斯”的伤感。至于“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如青丝暮成雪。”与作者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则有异曲同工之妙。诗歌开头这两句,不仅为下面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也为李白的“开怀畅饮”提供了充足的借口。

       名句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进还复来。

       赏析:“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进还复来。”这是后世多少仕途失意者的之辞。但在唐代,李白初进长安,确实对自己的前程充满信心,这在他的《行路难》略有表现: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泰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这首诗中,作者想“渡黄河”、“登泰山”,无奈巨冰塞川,大雪满山,要奔赴前程,可谓举步维艰啊。但作者并没有心灰意冷,相反,他还从姜子牙(曾辅佐周文王)和伊尹(曾辅佐商汤)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行路虽然困难,但终究有长风破浪之时,到那时便可“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是在公元744年写《行路难》,那年正是被唐玄宗“赐金还山”的时候,那时“千金”尚未“散尽”虽有怀才不遇的失落感,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幻想还依稀可辨。八年之后,即公元752年,李白写《将进酒》时,当年“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梦想已化为泡影,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实际上并未受到重用,所谓“千金散进还复来”实际上并不见来,仕途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苦,“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宋代词人李清照语)由此可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进还复来。”表面豪爽,暗藏忧愁。

       名句三: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赏析:“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钟鼓”本是一种乐器,在这里是击鼓作乐之意,“馔玉”是指精美的食品。在封建时代,只有衣食无忧的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致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李白不羡慕达官贵人的生活,实际是对权贵们的一种蔑视,这是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最可宝贵的性格。这种不随波逐流的叛逆性格在作者的另一首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所表现:“……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动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当然,有骨气,不等于没有忧愁。李白在蔑视权贵的同时,一种难言的惆怅也在心中涌动,他想通过“长醉不复醒”来忘却怀才不遇的痛苦,但醉酒真能解愁吗?李白在《宣州谢眺楼芡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作出了明确的回答:“……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得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满腹惆怅的人,当他一心解愁却又无法解愁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愁苦啊!表面上开怀畅饮,实际上愁箭穿心,这就是《将进酒》中的李白!

       名句四: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赏析:在《将进酒》中,李白像一个大哲学家,对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进行了哲学化的概括。“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就是作者在“饮”与“名”的问题上作出的结论。李白仿佛站在历史的最高点上,指点古代圣贤的功过是非。我们暂且不论他那“唯有饮者留其名”的高见带有多少历史依据,只说他与“陈王”的“深情厚意”。在中国历史上,寂寞的圣贤不可胜数,作者为什么就提到“陈王”呢?我们从陈王的生平可以略知一二。陈王就是三国时候的曹植,他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但由于“任性而行,饮酒不节”最终没有得到父亲曹操的重用。“曹子建七步成诗”是著名的文学典故,他的《七步诗》家喻户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与曹植一样,李白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身世:他初入长安,抱济世之志,却为小人排挤,最后落个“赐金还山”的下场。他对曹植情有独衷,大加赞赏,也许是同病相怜的缘故吧。

       2、艺术手法 :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

       (1)这首诗的基调是愤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

①开头四句写悲。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因此作者以黄河起兴。黄河自 西而来,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直奔东海。上句写大河之来,上句写大河之去,形成咏叹 味。接着四句向人们喻示时光流逝迅疾,一去不返,人生由青春至衰老不过“朝”“暮”间 事。两个长句,既用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 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

②“人生”以下六句写欢。“人生”两句由“悲”而翻作“欢”“乐”。诗人渐趋狂放。 朋友间的聚会是人生中快事,“金樽”“对月”将饮酒诗化了,“莫使”“空”的双重否定 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烈。“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相信自己一定 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作者写了盛宴,“一饮三百杯”。

③“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酒宴开始,诗人的感情由欢乐转为愤激,借以渲泄心中 的不平。“钟鼓馔玉”“不足贵”是出于愤慨。“古来”两句亦属愤语。说到“惟有饮者留 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因为曹植是他景仰的人。他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 生而叹惋,兼以自况。

④“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

       (2)夸张的写法。这首诗具有震撼古今的气势和力量,与夸张手法的运用不无关系。诗中 有些夸张是凭数字表现的,有些属于感觉的夸大。“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作者似乎一下子就把读者指引到波涛汹涌的黄河岸边,观赏水从天来,东流入海的壮观景象,读者在领略诗句内含的同时,也感受到其中的艺术魅力。

       六、课外引伸、拓展:

       (一)讨论李白的饮酒:

       1、李白是“诗仙”,也是著名的“酒仙”。在诗文中哪些内容说明李白不愧于“酒仙”这个称号?

       探究学习: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五花马,千斤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李白一生不得志,借酒浇愁,及时行乐,是他无奈的选择。正如他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所写:“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酒并不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也就不能真正消解他的忧愁,但是酒可以暂时麻痹痛苦的灵魂,寻得暂时的内心平衡。而李白的喝酒也不像一般的凡夫俗子的喝法:“菜来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也,两壶也?”而是整只的牛羊,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罢休,宁愿舍弃一切,也要换得美酒。在夸张的语言背后,是痛饮豪迈的李白,所以时人称李白为“酒中仙”。杜甫在他的《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借酒解愁,酒酣赋诗,慷慨悲歌,抒发胸中郁闷,酒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2、你能举出李白的其他酒诗吗?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香。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把酒问月》:“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

       3、嗜酒反映着李白的示意人生,联系李白的人生经历,分析他为何会如此失意?

①生活不如意。李白的好饮性格也许与生俱来,但后天的生活经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李白少年即勤奋读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也。”青年时师从有经世致用思想的隐士赵蕤,隐居深山刻苦攻读两年,这段经历对李白思想影响很大,后来他经常以管仲、诸葛亮自许,畅谈王霸之道,纵横之术。在《大鹏与希有鸟赋》一文中,以大鹏自比,以“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的大鹏形象,表现自己的不同凡俗的性格和远大的人生抱负,嘲笑现实社会中的权贵和墨守成规者,蔑视封建权贵和封建秩序,追求个性自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种性格的内核是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青年时期的李白就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心怀“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人生目标。而赵蕤思想中顺应自然、鄙视虚伪世俗的道家意识,也悄悄地在李白的心中播下了,孕育了他崇尚坦荡的性格。儒、道思想构成了他矛盾的内心世界,影响着他的一生。他脱不掉儒家“济天下”的心愿,想当政治家,但当时的唐朝官场容不下飘逸若仙、恃才放狂的李白,在历经三年的长安之行后,只好“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有“仙风”,也有“道骨”,但他首先是一个有喜怒哀乐悲恐惊的正常人,他不能没有惆怅。

       ② 政治上的黑暗,怀才不遇的结果。李白生活在玄宗、肃宗时代,唐玄宗溺爱声色犬马,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小人,许多有识之士被挡在政治大门之外。李白首次入长安,希望能得到皇帝的“垂青”,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结交了宰相之子崔宗之、玄宗之妹玉真公主等朝中的显赫人物,希望他们能向皇帝引荐自己,但这些努力并没有实现目的,反而招来一些人的嫉妒,没有实现步入仕途的梦想,他只好四处云游。等到玄宗诏用天下有才华的人时,李白才又一次入长安,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得意狂语。开始时他也确实得到了玄宗的宠信,替皇帝写写诗做做赋,但他的才华不久就受到皇帝身边的佞巨权贵嫉妒诋毁,他的狂放傲岸也让皇帝吃不消,升迁的大门自然被悄悄地关上了。当他发现自己仅是皇帝的御用文人时,不满情绪渐生,要求还乡,玄宗顺水推舟准许他的请求“赐金放还”。肃宗时,李白参加永王幕府,受到永王重用,自己认为可以“暂欲清幽燕”、“不惜微躯捐”了,并自比谢安,辅佐永王,平定安史叛乱,当永王篡权的叛乱被镇压后,自己也身陷牢狱被流放,险些丢了性命,后经亲友的全力营救遇赦才脱险。李白的梦想和希望从此彻底破灭了。这次也使他认识到了当时的统治者颠倒是非,宠爱佞臣奸人,排挤打击有才能的正直之人的现实。仕途坎坷,抱负难伸,使得他的心灵世界总是处于痛苦的境地,为了求得心理平衡,酒就成了李白的挚友。

       4、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放浪行为呢?

       李白嗜酒,我觉得更多的是他人生志向不得施展的体现。他曾两次进入京师,与达官贵人相伴,但是不久就因为他傲岸的个性,出众的才华,而又触犯权贵,遭到谗毁排挤。借饮酒来反抗险恶的现实社会,寄托情怀,是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常用方法。陶渊明曾经这样谈论酒趣“试酌百情远,重忽忘天”。喝一口酒,种种世俗之情都远离而去;连饮几杯,就忘了自己。饮酒可以使人进入忘物忘我的境地。魏晋人喜欢饮酒,认为酒能引人入胜。陶渊明则更独特的领悟到了酒能使人“忘天”的境界,酣饮时,俗念没了,思虑没了,天就是人,人就是天,物我两忘,尽情饮酒,然后借酒排遣,醉后写诗自娱,李白也继承了这种做法,借酒浇愁,发泄情感,写了许多借酒咏怀的诗,以表达自己心中的郁闷。这嗜酒的行为是一种无奈的排遣,内心苦闷的发泄。

       (二) 精彩课堂教学片断赏析:

       ……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面对滚滚东流的黄河水,不禁悲从中来。啊!黄河,来自天上的黄河,我看到了你,就感到宇宙的无穷,人生的短暂。想我李白,满腹经纶,有子牙之材、伊尹之能,谁料竟落得如此下场:年过半百,青丝成雪,浪迹江湖,一事无成。也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我讲到这时,脑子里突然闪现这样一段歌词: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罢休,东边我的美人,西边黄河流,来呀来个酒呀,不醉不罢休,愁情烦事别放心头。于是我顺口说道:此时此刻的李白,认为人生只要能开怀畅饮,便无所遗憾了,此时的“得意”,并非伴君王左右,经邦济世,而是二三知己志趣相投,心意相会,李白率意而为,面对美酒,面对挚友,不仅由悲转乐,高声唱到“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罢休,东边我的美人,西边黄河流,来呀来个酒呀,不醉不罢休,愁情烦事别放心头”(其实是我在唱),唱完学生鼓掌,于是我就问学生,你们为么鼓掌呀,有的学生说,老师唱得太棒了,我摇了摇头,我知道我的水平,又有同学说,老师此时引用这段歌词符合李白当时的心情。我听了点点头,问这个学生,你说为什么符合李白的心情呀,这个学生回答道:面对滚滚的黄河水,诗人感到人生的短暂,诗人年过半百,政治上极度失意,诗人以为挚友聚会是人生快事,既然政治上失意,就应该另外去寻找寄托,今朝有酒今朝醉,愁情烦事一边扔。该生出色的回答博得大家热烈的掌声,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补充道,李白此时的消沉,并不是完全的消沉,他对政治还没有完全绝望,他对皇上还抱有幻想,他确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说到这里,我没有接着往下讲,我问道,老师刚才引用《爱江山更爱美人》个里面的几句,又没有不合适的地方。我一说歌的题目给学生提了醒,纷纷说,李白的“美人”是谁,说完大家都在笑,甚至有学生不坏好意地想,看你怎么收场。这是我意料中的事。我又提了一个问题:古代诗人在诗歌中,经常有“美人”出现,的确不少“美人”是诗人生活中的挚友或情人,但诗歌中的“美人”仅仅指这些吗?大家好好想想。一两分钟之后,有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老师,古代诗歌中的“美人”有时是作者自比,指不被皇上重用,美好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如屈原,他在“离骚”里有这样的诗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就是指这些。我对该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补充道,古代诗歌中的“美人”在好多时候是诗人自比,除屈原外,还有,比如曹植把“美人”比作自己,“美人”不被宠幸,喻指自己不被君王重用,遭贬弃,曹植写的《洛神赋》就是“托辞宓妃,以寄心文帝,其亦屈子之志也。”(清人何焯),有时“美人”也还可以指“美好的政治理想”。说到这里我继续问,李白的“美人”指什么,大家纷纷说,皇上、政治理想,也有同学说,就是指李白自己。我肯定了大家的看法,补充道,大家想,东边李白的政治理想渺无踪迹,西边黄河水不停的滚滚东流,作者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借酒浇愁。

       讲到这时,下课了。没想到偶尔的一个灵感闪现,居然有如此丰富的内容。我今后在教学中更得捕捉灵感。

       ://.gongwen123.cn/html/jaywja/200737223.htm

       更多诗词解析请查阅://.gongwen123.cn/

经典古诗词名句及解释鉴赏

        在学习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要你有你的努力,你有你的理想,你所做的就不会被泯灭。因为知识是不会背叛你的,你所掌握的都已经在脑海里了,这是谁也抢不走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八年级 语文上诗词五首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文学常识

        陶渊明:东晋诗人,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他被后人称为“田园诗人”。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自称少陵野老。被后世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

        李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代表作有《雁门太守行》。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词人,代表作有《一剪梅》《声声慢》《醉花阴》。

        二.思想主旨

        《饮酒》: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出他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和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春望》: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作者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感情。

        《雁门太守行》: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赤壁》:这首咏史抒怀诗,借对赤壁之战的评述来抒发诗人的自负感慨,吐露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抑郁不平,也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偶然的侥幸。

        《渔家傲》:词人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梦游的方式,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三.重点问题

        赏析“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两句是诗人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菊东篱下”本是写实,因为陶渊明爱菊,寄予菊花以高洁的情致,菊花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东篱”则象征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而“南山”在现实里和陶渊明的精神上都显然是世俗尘网的对立物。陶渊明以其高洁的情怀、悠然的情兴会心于南山,物我两忘,怡然自乐。

        赏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移情于物,因感时伤怀,思家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对花溅泪;即使听到悦耳的鸟鸣,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这就是“以乐衬哀”的反衬手法。

        赏析名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黑云压城城欲摧”,用比喻和夸张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甲光向日金鳞开”,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

        赏析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是议论。杜牧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杜牧之所以这样写,除了为表现出非凡的见识,还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迈胸襟。诗人从反面设想入手,化实为虚,评析历史,突出中心,讽喻统治者。

        赏析名句“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环境描写。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奠定了基调。

        四.理解性默写

        《饮酒(其五)》(陶渊明)

        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的主旨句)的诗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饮酒(其五)》.在陶渊明《饮酒》组诗第五首(结庐在人境)中与“可意会,不可言传” (表现心与物遇,进入物我两忘境界)意境相似的 句子 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诗句是: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表明诗人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8、富含哲理,写出人生际遇实际只是人的一种感受的句子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9、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春望》(杜甫)

        1.写出望中之所见,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承上启下,表明诗人作者移情于物,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 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无疑引发了诗人的优国和思亲之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7.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雁门太守行》(李贺)

        1、诗中写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诗中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3、诗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6、“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渴望贤才,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诗人借用这个 典故 ,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称颂。

        赤壁 (杜牧)

        1、借古物兴感慨的诗句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2、运用议论手法诗中隐含作者独特的见解,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情绪以小见大,借二乔的命运反映赤壁之战重大影响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评判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杜牧在《赤壁》中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命运代表东吴命运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杜牧在《赤壁》中借物兴感,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杜牧的《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作者夸大东风?的作用,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赤壁》中表现杜牧一反传统的看法,抒发奇想,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像的两句诗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1、词中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并为全篇的奇情壮奠定了基调的句子: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2、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以及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不满的句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3、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瘼的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

        4、 李清照在《渔家傲》中,“我报路长嗟日暮”一句用路途遥远而时光易逝来比喻理想难以实现,写出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

        5、李清照的《渔家傲》中“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了词人决心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乐观地寻求幸福的理想与愿望,也是本诗的主旨句。

        6、词中运用屈原《离骚》诗句典故,词中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是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八年级语文上诗词五首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八年级上册语文《诗词五首》教案设计范文三篇

        ★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

        ★ 语文八年级考试知识点集锦

        ★ 八年级语文上全册必背古诗文汇编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与记忆方法

        ★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教案设计范文三篇

        ★ 八年级语文复习方法

        ★ 初二语文八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汇总

        ★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课外古诗词

经典—写景*抒情*哲理—诗词 %¥%高分高分¥%¥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为人却没有道德,不死还有什么意思。(如果做人可以不讲究仪表,那还不如死了呢!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多被引用自作自受时的感受。也可以理解为:人的命运是可以改造的,所以“天作孽,犹可违”,但是自己不上进,就是“自作孽,不可活”。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自己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顺随善良就像登天一样艰难,顺随恶行就像山崩地裂一样迅速坠落,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

        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处在安全时期也要考虑危险可能存在,考虑到这个就会去准备,有了准备就免去了危险。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人不是圣贤,都会犯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错,如果犯错了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

        ——了解他人的人,只能算是聪明,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算是真正有智慧;能够战胜他人只能算是有力,能够战胜自己的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美丽的语言是不可信,而可信的的话不一定是好听的;真实的话未经加工,所以不美妙动听。词藻华美的言辞、文章,内容往往不真实。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并告诫我们因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是指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人。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谓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大意是年岁寒冷,然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最后萎谢的道理。比喻中仍经过严酷考验,才能识别一俱的品质。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只知道学习却不思考,就会因为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知道思考却不去学习,就会对所有事情一知半解,不懂装懂。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2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100句经典古诗词名句及解释鉴赏。(礼记礼运)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为大家所共有,只有实现天下为公,彻底铲除私有制带来的社会弊端,才能使社会充满光明,百姓得到幸福。

        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经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经过教授才知道自己知识的困惑。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礼,不能成才。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比喻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34、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

        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忧愁患难可以磨练人使之得以生存,安逸享乐可以使人陷于怠惰导致死亡!

        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指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必陷于孤立。

        3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就是指百姓都能得到好处。

        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40、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不受富贵诱惑,不为贫贱动摇,不为武力屈服,这才叫大丈夫。

        4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只要坚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属、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饰。引申为: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即使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

        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没有边界的),

        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君子也就是正直的人,他们交朋友呢,平淡如水,也就是轻轻地问候,默默地帮助;小人交朋友呢,彼此整天黏在一起,也就是一些酒肉朋友。

        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实行。

        4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意思是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或者比喻只希望得到而不将希望付诸行动。

        4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风声萧萧地吹呵,易水寒气袭人,壮士在此远去呵,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

        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4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在小小的军帐之内作出正确的部署,能决定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负。

        5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苦口的药虽然很倒胃口,但却有利于自己的病,逆耳的话虽有点伤人,但却能帮助我们的一言一行。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5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人总会死,有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人的死比羽毛还轻。是说有人死得其所有价值,有人的死无足重轻,没有意义。

        5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而再笨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有所收获的。有智慧的人再怎么周详考虑,也还会有失败的时候,愚笨的人考虑事情再怎么愚笨,也还会有成功的时候。

        5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用绳子锯木头,时间长了,木头也会断, 水滴滴在石头上,时间长了,石头也会被击穿,用来形容长年累月执着的去做一件事情,终究会成功。

        5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5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用于劝诫人们。也用来告诫我们,要趁年纪还轻,好好努力,不要到老的时候,一事无成,只能留下悲伤、后悔。

        5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就是说,风大的时候才看得出,哪种草是能够活下来,生命力强的;天气冷了,才看到哪种花最后凋谢的。这是比喻,只有经历了严酷的考验,才能看得出事物的本质。

        5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比喻在这个时候丧失机会或失败了,在另一个时候得到了补偿。

        5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59、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贫穷卑贱的知心朋友不能忘,共患难的'妻子不可抛弃。

        60、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是对做人气节的称颂与赞美.提倡做人应有骨气,宁可克制自然生理的、强烈的、基本的欲望,直至断送性命,也不做摧眉折腰、苟且偷生之事。有志气的人不喝偷盗来的水(这是一个典故)清廉的人,不受不敬的人给的食物。

        6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通俗的解释为:人老心不老!字面解释:老马虽然卧在马槽子下,但它仍有日行千里的志向;英雄虽然年迈,但仍胸怀壮志。

        6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山不会满足自己的雄伟,海再深也不自满。若如周公那样礼待贤才,天下人心皆归向于我也。

        6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来

        源——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6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6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不要认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66、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民以食物为头等大事。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精力充沛的年岁不会再重新来过, 就像一天之中只能有一个早晨。

        6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为富贵而热衷向往。

        6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一年当中最值得把握的是在春季,一天之中最要抓紧的是早晨,引伸义是要把握和珍惜每件事每个时间段的开始。

        7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原指宁如珍贵之玉器被击成支离破碎,而不作贱价之瓦器得以保全。后喻宁可保全气节,为正义之事而死,而不愿忍辱屈从,而苟且偷生。

        7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比喻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认识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观的人看得清楚。

        72、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在狂风中才能看出草的坚韧,在乱世里方能显出忠臣的赤诚之心。

        7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四海之内都有知心朋友,远在天边就好像近在眼前。形容思想感情相通;再远也亲近。

        7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来源:

        ——意指要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应当再登上一层楼。比喻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想在某一个问题上有所突破,可以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审视它。

        7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在荒凉的沙漠里,战斗繁多,将士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铁盔铁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还没有肃清,就决不解甲还乡。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

        7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意思是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喻指文学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样自然清新。这两句诗赞美韦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示了自己对诗歌的见解,主张纯美自然。

        77、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天云外。

        7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7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仰天大笑,出门登程去,满腹诗书经纶,我等岂能埋没民间,岂能甘做庸人。

        8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既然老天造就了我这栋梁之才,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即使散尽千两黄金,也会重新得到。

        8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82、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李白江上吟)

        ——兴致正浓的时候提笔写成的诗文气势震动摇撼山岳作成的诗文乐观向上很有气魄可以超出在沧海之上。

        8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心中郁郁寡欢,极不舒坦!

        8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读书读得多了,脑子里积累的东西也就多了,写起文章来,自然得心应手,如神来之笔。形容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8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站在山的顶峰,往下看,一切都是那么渺小。表现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渺于一切的雄心壮志。

        8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落笔时风雨之震惊,诗成后鬼神为之哭泣。

        87、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我恨不得让新松长到千尺高,而对于恶竹,则必须全部加以芟除。

        88、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你们(守旧文人),在历史中本微不足道,因此只能身名俱灭,而四杰却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

        8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尽情享受这团圆的天伦之乐,但这秋夜的愁思究竟会落到哪户人家呢?

        9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谁说小草的嫩心可以报答三春阳光的温暖?比喻子女难以报答母亲的情爱于万一。

高中必背古诗词名句默写

       1、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迷茫中坚定执着地前行,才会有希望的惊喜。

       2、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世间万物总不能摆脱消亡,但是同时又会有新生命的诞生,表达一种欣慰的情感。

       3、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表达一种历尽艰难险阻后取得成功的骄傲情感,告诉人们成功的韵味,从而激励世人。

       4、朱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人应当有奉献自己,服务他人而且默默无闻的精神。

       5、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站的高看的远,每个事物都能发挥他的作用,即使饱受他人的压制摧残也要实现自己的价值。

       6、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死而后已的一种爱恋。感动他人的往往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所以好好去守护他人吧。(可能有点下掰,不过我这种答案往往有轰动效应,建议可以一试)

       7、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由阴晴圆缺。

       自然万物包括人都是分分合合,不必难过,可是你不是他,怎知别人的痛苦。表达无奈时的内心感受。

       8、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人生就该豪迈洒脱,不谓权贵,做自己想做的事。

       9、白居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抒发一种享受生活情趣吧,感叹自然给人的美感,表达一种乐观的思想。

       

参考资料:

原创!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C

       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D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E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F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H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L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M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N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Q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R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S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T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W

       玩物丧志。(书经)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X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学无止境。(荀子)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Y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香(刘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Z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竹直心虚乃吾友,水淡性泊是我师!

       -------------------------------------------------------------

       一封书信只为墙,让它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默无言,心事重,万千情思。

       绕结心头,咫尺相近天涯远

       从何开口?欲说还羞

       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

       万般回首化尘埃,唯有青山不改

       望断天涯无际,凄凉无语悲伤

       只为两地信茫茫,才子佳人愁状

       贫,不是耻辱;贱,才是真正地耻辱

       滴水之恩,定当涌泉以报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夜深风雨归何处,西月窥人到半窗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静以修身,检以养德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夕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但得柔情消侠气,此生长愿伴妆台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经多世事心长惬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求著名诗人词人的名词名句 生平介绍

       (一)《劝学》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

       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三)《师说》

       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四)《阿房宫赋》

       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5.《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6.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得语句是: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7.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8.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9.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10.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五)《赤壁赋》

       1.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7.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9.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0.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1.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2.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召唤月亮飞行的句子: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3.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4.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15.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6.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7.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8.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9.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0.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21.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2.描写诗人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上了翅膀: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3.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李白(701—762)字太白,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出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约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其父李客(或谓真名不详,“客”是对外来者的泛称),不求禄仕而家境富裕,所以人们猜想他可能是一位巨商。李白的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他自幼读书就广为涉猎,所谓“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年轻时仗剑任侠,《与韩荆州书》云: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魏颢说他“眸子炯然,哆如饿虎……少任侠,手刃数人”(《李翰林集序》)。崔宗之在《赠李十二白》诗中也以“袖有匕首剑”、“双眸光照人”这样的句子描述其风度。很久以后,他和朋友叙旧,还兴致勃勃地回忆当年杀出五陵恶少重围的往事(见《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他还很早就向往游仙问道的生活:“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之五)十八、九岁时,李白曾隐居于戴天大匡山,并从赵蕤学。赵蕤是个以“王霸之道见行于世”(孙光宪《北梦琐言》)的学者,所著《长短经》十卷即主经邦济世的事功之学。李白二十岁遇到苏颋,又深得这位“朝廷大手笔”、文章巨公的赞赏。十二年(724)秋,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他从峨嵋山沿平羌江南下,到荆门、游洞庭,接着又到了金陵、广陵和会稽等地,不久回舟西上,寓居郧城(今湖北安陆)。当时著名的道士司马承祯在江陵遇到他,夸许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大鹏赋·序》)。十五年,他娶故相许圉师孙女为妻。三年后,即十八年(730),李白由南阳启程入长安,这时他正好三十岁。

       李白初入长安为期约三年。他隐居在终南山,广为交游,希望得到王公大人的荐引。那时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别馆就设在终南山,常有文人雅士(其中包括王维、储光羲等名诗人)去作客。李白结识了这位公主,却未能如愿以偿,终于怏怏离去。二十年(732)夏,李白沿黄河东下,先后漫游了江夏、洛阳、太原等地。二十四年,又举家东迁,“学剑来山东”(《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他在寓居任城时,曾与孔巢父等人会于徂徕山酣饮纵酒,人称“竹溪六逸”。后又漫游河南、淮南及湘、鄂一带,北登泰山,南至杭州、会稽等地,所到之处,形诸吟咏,诗名远播,震动朝野,最后连天子也被惊动了。

       天宝元年秋,由于玉真公主的荐引,唐玄宗下诏征李白入京,并待以隆重的礼遇:“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李阳冰《草堂集序》)命李白供奉翰林。李白应召入京时,颇为踌躇满志,《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有心作一番事业来报答玄宗的知遇之恩,但这位傲岸的诗人很快就遭到了宫廷权贵们的忌恨。一年后他就开始遭到谗毁,“白璧竟何辜?青蝇遂成冤”(《书情赠蔡舍人雄》),“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玉壶吟》),这些诗句都是他当时险恶处境的写照。天宝三载春,李白被放还乡。这一次他在朝中任职的时间只有一年多,但却使诗人对社会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

       李白离长安后,沿商州大道东行,至洛阳与杜甫相识,后又与杜甫、高适一起畅游梁、宋一带,过着饮酒论文、追鹰逐兔的放逸生活。翌年,在山东兖州,李白又与杜甫相遇,同游泗水、东蒙等地。随着天宝年间政治形势每况愈下,李白对国事的倾危深感忧虑和不安。他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远别离》等诗中,对李林甫、杨国忠等人的擅权和诛杀异己公开表示抗议,对险恶的政局发出悲怆的呐喊。他四处浪游,飘泊在梁园、鲁郡和金陵一带,还到过幽蓟等地。一路上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地东南,来往于宣城、当涂、金陵、溧阳一带。后隐居于庐山。当时玄宗之子永王璘率师由江陵东下,“辟书三至”(《与贾少公书》),以复兴大业的名义恭请李白参与其戎幕,李白遂满怀热忱毅然从戎。不料肃宗李亨和永王璘之间又祸起萧墙,李璘军败被杀。李白也因此获罪下狱,不久被长流夜郎(今贵州铜梓一带)。当时诗人正陷于“世人皆欲杀”(杜甫《不见》)的危险处境之中,以至杜甫还误信了流言写诗寄托沉痛的哀思。李白溯江西上,至巫山时遇赦放还。这时他已年近六十,但仍壮心未已,上元二年(761),又一次踏上征途,准备参加李光弼的平叛军队,途中因病折回。宝应元年(762),李白病死于当涂族叔李阳冰家,结束了他富有色彩的一生。有《李太白集》。

       李白生平浪迹天下,而大起大落的身世遭遇又使他广泛接触了生活的各个层面。他的鲜明的个性就是在充分吮吸时代气息的基础上形成的。李白自年轻时就慷慨自负,不拘常调,“常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彼渐陆迁乔,皆不能也”(范传正《唐右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他具有很强烈的任侠作风:尚武轻儒,脱略小节,轻财好施,豪荡使气。年轻时“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接济之”(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喜豪饮纵博,又精于骑射。他不屑于走一般士子由科举入仕的常轨道路,而希望一举成就大业。他又不无虔诚地求仙学道,药炼丹,独孤及说他出门的行装是“仙药满囊,道书盈箧”(《送李白之曹南序》)。甚至,他还从山东尊师高如贵受道篆,履行了正式成为道教徒的仪式。他对排难解纷的策士颇为倾心,有纵横家的气派,崔宗之说他“清论既抵掌,玄谈又绝倒。分明楚汉事,历历王霸道”(《赠李十二白》)。《新唐书·文艺列传》也说他“喜纵横术”。总之,“志尚道术,谓神仙可致;不求小官,以当世之务自负”(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又是积极入世的。而上述各个方面,又正是盛唐时代社会习尚和文化精神的显著特征所在。因此,李白也就很自然地成为当代人们所心仪的人伦风范。例如为了一瞻李白的丰,任华、魏万不远千里追踪相从;“四明狂客”贺知章一见李白,惊呼为“谪仙人”,解下随身所佩的金龟相赠;门人武七则甘愿赴汤蹈火,越过安禄山叛军的占领区至东鲁接回诗人的子女,等等。李白的诗歌正是通过他的个性投影,折射出时代的风容神,从而成为盛唐的最强音的。

       时代理想的艺术升华

       李白的诗歌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诗人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对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感受,把握现实而又不满足于现实,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如果说,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诗风的主要特征,那么,李白是以更富于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李白的诗歌丰富和发展了盛唐诗歌中英雄主义的艺术主题。他和同时代的其他文士一样,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所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就是他最执着的人生信念。李白是否具有在复杂的权力结构中从事政治活动的实际能力,也许是很可疑的,但作为诗人,这种信念更多地成为他追求和歌颂壮丽人生的出发点。他从无数古代英雄的风度、气派中吸取力量,把现实的理想投影到历史中去,从而在诗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画廊。他歌颂崛起草泽、际会风云的英雄,如《梁甫吟》写太公望:“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八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歌颂视功名富贵如草芥的义士,如《古风》其十写鲁仲连:“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歌颂爱才若渴、礼贤下士的英主,如《行路难》其二中的:“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赞美傲岸不驯、坚持布衣尊严的名臣,如《梁甫吟》中的郦食其:“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他笔下的英雄大多是在动荡变乱的非常时期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且和抒情主人公打成一片,浑然而不可分。例如他在赠酬友朋的诗中说:“风水如见资,投竿佐皇极。”(《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自言管、葛竟谁许,长吁莫错还闭关。”(《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在醉醒后自抒其志云:“傅说板筑臣,李斯鹰犬人。欻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安史之乱起,李白视形势如楚汉相争,并以张良、韩信自况:“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猛虎行》)他入永王璘幕府后,又以谢安自比:“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直至他六十岁投军时,还以西汉大侠剧孟自许:

       “半道谢病还,无因东南征。亚夫未见顾,剧孟阻先行。”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生在盛世的李白而对乱世英雄致以礼赞,当然不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因为通过这类人物,诗人更能够抒发自己“心雄万夫”的气概和热情,表现在历史中建立辉煌功业、积极创造自我价值的人生愿望。同时,这也成为时代理想的人格化写照。

       李白把排难解纷的济世理想和纵放不羁的个性自由统一起来,以求得圆满的人生。他对人生道路的设计是分两步进行的:首先是建立奇功伟业,如云:“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赠韦秘书子春》)“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酒酣舞长剑,仓卒解汉纷。”(《送张秀才谒高中丞》)而功成之后,却又不贪恋富贵名位,而以“五湖”、“沧州”为家,向往自由的生活。他早年在干谒求仕期间不讳言这一点:“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旁。”(《玉真公主馆苦雨》)在仕途最得意时不放弃这一点:“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翰林读书言怀》)“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直到晚年,他仍矢志不移:“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赠韦秘书子春》)这种人生理想集中表现了诗人“羞伐其德”和热爱自由的意识:“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

       “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这些诗句都是诗人心迹的自我表白。由于他的自由意识是如此强烈,当遇到现实生活中丑恶力量的阻梗时,他的愤怒和抗争也表现得格外强烈。

       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李白的个性之活跃和解放是少有的。

       他一生不以功名显,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李白反权贵的思想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自觉和成熟起来的。在早期,主要表现为“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正如他在诗中所说:“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流夜郎赠辛判官》)“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玉壶吟》)他有时也发出轻蔑权贵的豪语,如“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等,但主要还是表现内心的高傲。而随着对高层权力集团实际情况的了解,他进一步揭示了布衣和权贵的对立:“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第十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古风》第三十九)“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蝘蜓嘲龙,鱼目混珍;嫫母衣锦,西施负薪。”

       (《鸣皋歌送岑征君》)并对因谄事帝王而窃据权位者的丑态极尽嘲讽之能事,如《古风》之二十四: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发出了最响亮的呼声: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个艺术概括在李白诗歌中的意义,正如同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在杜诗中一样重要。在天宝末日益恶化的政治形势下,李白又把反权贵和广泛的社会批判联系起来。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既为屈死的贤士仗义抗争,也表达了对朝廷的失望和轻蔑:

       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在《书情赠蔡舍人雄》、《古风》第五十一、《登高丘望远海》等诗中,李白甚至借古讽今,对玄宗本人提出了尖锐的斥责。

       总之,可以说他把唐诗中反权贵的主题发挥到了淋漓酣畅的地步。任华说李白“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杂言寄李白》),这种在权贵面前毫不屈服、为维护自我尊严而勇于反抗的意识,是魏晋以来重视个人价值和重气骨传统的重要内容,李白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秀传统而成为诗坛巨星的。

       李白的诗歌充满热烈的人生之恋。他的诗往往于旷放中洋溢着童真般的情趣,如:“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中太守醉起舞。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落日欲没岘山西,倒着接蓠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襄阳歌》)生活如同馥郁的浓酒使诗人心醉,这当然不是说生活中没有悲哀和痛苦,但诗人的乐观精神足以使他超越和战胜忧患意识,所谓“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襄阳曲》之四),就是他旷达心态的写照。他的《行路难》三首之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即使写失路的忧愁,也没有丝毫寒促蹇涩的危苦之词,诗中出现的黄河、太行、海上、日边等意象,以及拔剑四顾的雄姿,扬帆渡海的遐想,都具有着壮美的情。他永不安于寂寞和孤独,如《月下独酌》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只有充溢着生命活力的诗人才能发出如此的奇思妙想。他有一首《短歌行》,诗中构想道:“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富贵非所愿,为人驻颓光。”这里没有嗟老叹卑的哀惋,却用“劝酒”的天真想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无限依恋之情。这些诗篇以其纯真的情趣,感召着被庸俗的生活所淹没了的美好的人性,并因此而获得永久的魅力。

       李白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感受力,他善于把自己的个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笔下的山水丘壑也无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他在《日出入行》诗中说:“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又说:“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我以文章。”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具有英风豪气,又追求单纯高洁的心境,这些不同的性格侧面也就形成了他的山水意境的两大类型:一类是在气势磅礴的高山大川中突出力的美、运动的美,在壮美的意境中抒发豪情壮思;另一类则着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在秀丽的意境中表现纤尘不染的天真情怀。例如他笔下的黄河、长江,奔腾咆哮,一泻千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横江词》)。他笔下的山峰高耸峻拔,峥嵘奇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梦游天姥吟留别》)。他用胸中之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对自然伟力的讴歌,也是对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礼赞,超凡的自然意象是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浑然一体的。同时,李白又写了许多具有晶莹透剔的优美意境的山水诗。例如“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寻阳送弟昌岠鄱阳司马作》);“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山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西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等。这些诗以明朗纯净取胜。

       李白的山水诗与其说是对自然形貌的逼真描绘,不如说是按诗人个性被改造和理想化了的图景。他只求把握整体的气势或氛围,凭倏来飙起的感兴泼墨写意,而略去具体的细节,甚至连观照景物的视觉转移的顺序也往往毫不在意。李白的山水诗又是无往而不抒情的,他善于把山水物色和特定的情绪渗透、交融在一起,在“景”的形势和“情”的特征之间有着“同构互感”的微妙的呼应关系。例如他初出蜀时写的《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从豁然开朗的开阔处着笔,写出了一个初上征途的青年富于展望的情怀。而晚年遇赦获释后所写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则是从江流迅疾的速度着手,抒发了轻快活脱的心情。李白把汉魏以来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和生活实感结合起来,娴熟地掌握了传统文化积淀的意蕴,在妙手偶得之间留下了令人咀嚼的隽永韵味。例如《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诗中的“浮云”、“落日”,既是眼前景,又是古诗中有着特定情感内容的比兴意象,意谓游子一去如浮云飘泊无止,故人惜别又似落日依依,缘情布景而不留凿痕。又如“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首两句既点明了季节和时辰,又用“云”和“雁”的意象喻指离别和远行。此外如“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西辉逐流水,荡漾游子情”(《游南阳清泠泉》)等等,也无不在传统意象和生活实感的统一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李白自由解放的思想情操和具有平民倾向的个性,还使他能更深入地开掘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情美。这里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如《子夜吴歌》其三: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有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如《秋浦歌》十四: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有心心相印,情投意合的爱情要求,如《夜坐吟》:

       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冰合井泉月入闺,金釭青凝照悲啼。金釭灭,啼转多,掩妾泪,听君歌。歌有声,妾有情,情声合,两无违。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也有人物交往中的天真情态,如《越女词》其三:

       耶溪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他的纯真的友情,常常能摆脱等级意识的污染。如《赠汪伦》、《哭宣城善酿纪叟》等诗,所写的都是普通百姓。李白晚年所作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更集中表现了这一点: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飡。

       这位在权贵面前傲岸不羁的诗人,在一个普通的农妇面前却感动得难以进食。所有这些诗篇,都无不是以理想的光轮使日常生活题材焕发出诗意的丰。

       总之,李白是时代的骄子、盛世的歌手。他的诗歌以蓬勃的浪漫气质表现出无限生机,成为盛唐之音的杰出代表,从而出色地完成了初唐以来诗歌革新的历史使命。正如李阳冰所说:“陈拾遗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并尽。”(《草堂集序》)李白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主要即在于此。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在文学史上,从六朝到隋唐是审美观念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虽在曹丕就已提出“文以气为主”(《典论·论文》),钟嵘也提倡“自然英旨”(《诗品》),但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六朝的艺术趣味仍是更多地偏向于典雅文饰;至盛唐诗歌转以主体意兴的天才抒发和自然表现为鹄的,前人的这些审美理想才真正得到充分的体现。而李白在这方面又正是一个集中的代表。明代的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以“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两句话概括李白诗歌的总貌,这一特点体现于李诗的艺术形象、抒情方式和诗歌语言等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他与众不同的鲜明的艺术个性。

       李白对形象的捕捉能力是很强的,但是当诗人的澎湃诗情无法为寻常的形象所容纳时,诗人就展开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和幻想,以气骋词,来实现艺术的变形。这种变形的依据是诗人感情的强度,它使形象突破常规而染上了奇幻的色彩。

       例如,诗人往往改变现实生活中事物大小、多少、轻重的比例关系,通过形体规模的变形来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他忽而化重为轻,如“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结袜子》),“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忽而又化轻为重,如“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江上吟》)。在这种对比关系中,诗人写出了他的愤激和自信。李白的写景诗又常常打破空间方位的拘限,把天上地下、四面八方任意安排,通过空间的变形展示出诗人宽阔的襟怀。例如他的《横江词》六首,本来是从“横江”(在今安徽和县)这一地点着眼的,但诗人的视角却没有限于这个局部的地段,它忽而跳到远在江宁城外的瓦官阁,甚至到了地处江宁县北、比瓦官阁更远的三山,忽而又跳到当涂西南三十里的天

       好了,关于“鹏的文学形象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积累”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鹏的文学形象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积累”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