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的翻译是什么?

2.弃甲曳兵现在的含义

3.“以五十步笑百步”怎么解释。十二生肖解哪个肖好。

4.曳兵弃甲什么意思

5.弃甲曳兵猜三个数

6.曳兵弃甲的意思

7.弃甲曳兵什么意思

曳兵弃甲打一生肖动物有哪些寓意_曳兵而走什么意思

[鼠]鼠目寸光 鼠肚鸡肠 鼠窃狗盗 投鼠忌器 胆小如鼠 牛牛鬼蛇神 牛刀小试 牛鼎烹鸡 汗牛充栋 对牛弹琴 九牛一毛 气壮如牛 虎虎视眈眈 虎口余生 虎头虎脑 虎背熊腰 虎头蛇尾 虎落平阳 虎穴龙潭 放虎归山 谈虎色变 如虎添翼 骑虎难下 为虎作伥 与虎谋皮 藏龙卧虎 狐虎威 羊入虎口 狼吞虎咽 龙行虎步 龙吟虎啸 龙争虎斗 龙盘虎踞 龙腾虎跃 生龙活虎 降龙伏虎兔兔死狐悲 兔死狗烹 狡兔三窟 鸟飞兔走 守株待兔龙龙腾虎跃 龙飞凤舞 龙马精神 龙凤呈祥 画龙点睛 来龙去脉 攀龙附凤群龙无首 降龙伏虎 一龙一猪 老态龙钟 笔走龙蛇 龙潭虎穴 叶公好龙 望子成龙 车水马龙 人中之龙 蛇蛇蝎心肠 画蛇添足 惊蛇入草 龙蛇混杂 杯弓蛇影 牛鬼蛇神 打草惊蛇 虚与委蛇 笔走龙蛇 春蚓秋蛇 马马到成功 马不停蹄 马革裹尸 一马当先 老马识途 汗马功劳 万马奔腾 犬马之劳 万马齐喑 一马平川 天马行空 快马加鞭 走马看花 信马由缰 蛛丝马迹 兵荒马乱 人仰马翻 人困马乏 鞍前马后 人强马壮 猴年马月 青梅竹马 单枪匹马 招兵买马心猿意马 悬崖勒马 千军万马 香车宝马 指鹿为马 害群之马 厉兵秣马 塞翁失马 盲人瞎马 脱僵之马 金戈铁马 羊羊质虎皮 羊肠小道 羊入虎口 亡羊补牢 虎入羊群 歧路亡羊 顺手牵羊 猴猴年马月 沐猴而冠 尖嘴猴腮 杀鸡吓猴 杀鸡儆猴毛蒜皮 鸡鸣狗盗 鸡飞蛋打 鸡犬不宁 鸡犬不留 鸡犬升天 闻鸡起舞 杀鸡吓猴 杀鸡取卵 偷鸡摸狗 鹤立鸡群 小肚鸡肠 鼠肚鸡肠 呆若木鸡 狗狗急跳墙 狗尾续貂 狗仗人势 狗血喷头 犬马之劳 猪狗不如 鸡犬不惊 鸡零狗碎 兔死狗烹 鼠窃狗盗 狼心狗肺 狐朋狗友 狐群狗党 偷鸡摸狗 画虎类狗 丧家之狗 关门打狗 白云苍狗 猪猪突豨勇 猪狗不如 杀猪宰羊 封豕长蛇 凤头猪肚 蠢笨如猪 一龙一猪 、鸟鸟尽弓藏 笨鸟先飞 如鸟兽散 小鸟依人 惊弓之鸟 飞禽走兽 珍禽异兽 衣冠禽兽 凤毛麟角 鸦雀无声 燕雀安知 鹤立鸡群 鹤发童颜 风声鹤唳 莺歌燕舞 草长莺飞 燕语莺声 鹊巢鸠占 鹦鹉学舌 蜻蜓点水 一箭双雕兽困兽犹斗 如鸟兽散 人面兽心 飞禽走兽 珍禽异兽 衣冠禽兽 洪水猛兽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引狼入室 声名狼藉 杯盘狼藉 豺狼成性 狐疑不决 鹿死谁手 中原逐鹿 象牙之塔 盲人摸象猫鼠同眠 黔驴技穷 一丘之貉 管中窥豹 鱼虫金蚕脱壳 蝇头微利 花飞蝶舞 螳臂挡车 鱼跃鸟飞 如鱼得水 独占鳌头 井底之蛙 瓮中捉鳖 虾兵蟹将 鹬蚌相争 如鱼得水 沉鱼落雁 缘木求鱼[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 鹤立鸡群 鸡鸣狗盗 鹬蚌相争 蛇鼠一窝 狼狈为奸 龙腾虎跃 虎头蛇尾 龙马精神 虫臂鼠肝 城狐社鼠 鼠食鲸吞龙腾虎跃 龙骧虎步 龙潭虎穴 龙跃凤鸣 车水马龙 指鹿为马 [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的寓意] 喻招来灾难:引狼入室 喻三心二意:心猿意马 喻以乱真:鱼目混珠 喻同类悲伤:兔死狐悲 喻年老志高:老骥伏枥 喻骗人离开:引蛇出洞 喻大功告成:马到成功 喻招来的灾难——引狼入室 喻三心二意——心猿意马 喻大功告成——马到成功 喻同类悲伤 ——兔死狐悲 喻以乱真—— 鱼目混珠 喻年老志高——老骥伏枥 喻虚张声势——狐虎之威 喻徒劳无益——杯水车薪 喻骗人离开——调虎离山 喻混淆是非—— 狐虎威 喻勾结作恶—— 狼狈为奸 喻谙熟事物—— 庖丁解牛 喻粗略地观察事物——盲人摸象 喻可寻迹象—— 蛛丝马迹 喻比人突出—— 鹤立鸡群 喻甘为效劳 ——鞍前马后 喻在中原争夺天下——逐鹿中原 喻非常寂静—— 鸦雀无声 喻扩充人力—— 招兵买马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的翻译是什么?

弃甲曳兵,汉语成语,拼音是qì jiǎ yè bīng,指丢弃盔甲,拖着兵器逃跑。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曳兵弃甲造句如下:

1、长剑剑锋芒利,一剑挑去,官兵或是双目已盲,或是五官缺失,或是断腿少臂,或是破肚开膛,如同剁豆腐般把那群官兵打得七零八落,弃甲曳兵。

2、这一仗,八路军大显神威,打得鬼子弃甲曳兵,狼狈而回。

3、不得已征兵数千,出去对阵,可奈兵心未固,遇了敌将,当即弃甲曳兵,纷纷溃散。

4、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5、她从未放下自我防卫,直至有朝一日,不得不弃甲曳兵。

6、国民党军队整团、整师、整军弃甲曳兵,仓皇而逃。

7、好了,好了,达尔,现在什么都还没有做你就已经有弃甲曳兵逃走的念头了,这可不行,可千万别灭了自己的威风。

8、又持六般法宝舞于手中,火光中斩妖破敌,狼兵惨叫不止,皆弃甲曳兵而走。

9、一句话说完扬手一鞭,向前疾驰,行约二三里远近,但听前面鼓声大作,喊声震天,自家的铁甲军如溃堤之水,四分五裂,弃甲曳兵,落落然迎面奔逃过来。

10、韩信回兵掩杀过去,一举全歼了已过河的齐、楚联军,齐王逃跑,尤且战死,留在东岸尚未渡河的齐、楚联军见主帅已死,纷纷弃甲曳兵,落荒而逃。

弃甲曳兵现在的含义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的翻译是: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

出自先秦孟子弟子录的《寡人之于国也》。

原文节选: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以五十步笑百步”怎么解释。十二生肖解哪个肖好。

弃甲曳兵现在的含义是提醒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坚持和平、友爱的原则,反对战争和暴力。

弃甲曳兵,这个成语描绘了一种战败后狼狈逃窜的景象。在古代战争中,战士们身披坚硬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英勇地冲锋陷阵。然而,一旦战败,他们不得不丢弃沉重的盔甲,拖着疲惫的身躯,逃离战场。这种败逃的情景,既反映了战士们内心的绝望和无助,也凸显了战争残酷无情的一面。

这个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对战争胜败的一种见解。他通过这个成语,揭示了战争对士兵和国家的摧残,以及对和平生活的破坏。因此,这个成语也被用来警示人们,要珍惜和平,避免战争。

在当今世界,虽然我们已经远离了古代战争的硝烟,但是这个成语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坚持和平、友爱的原则,反对战争和暴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弃甲曳兵造句

1、这场战斗,对我军来说,是一场决定性的胜利。看着敌军弃甲曳兵,败退而去的背影,战士们欢呼起来,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2、敌人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最终只能弃甲曳兵而逃。他们的士气低落,无心再战,只能狼狈地离开战场。看着他们落荒而逃的背影,我们心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3、看着敌人弃甲曳兵而逃的背影,我们的士兵们忍不住欢呼起来。敌人的士气瞬间崩溃,原本威武的阵列瞬间瓦解,只留下了一地的兵器与破碎的铠甲。这一战,不仅提升了我们的士气,也再次证明了我们的决心与勇气。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弃甲曳兵

曳兵弃甲什么意思

“以五十步笑百步”是一个汉语成语,来源于《孟子·梁惠王上》。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因为自己只向前走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已经向前走了百步的人,忽视了对方在同样距离内也做出了努力和贡献。这个成语一般用来批评那些只看自己优点,忽视别人付出的人。

至于十二生肖的解法,这是一个中国传统的谜语游戏。每个生肖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性格,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者一种情况。比如:

1. 子时(23:00-00:59)——鼠

鼠主管子时,此时为夜晚,比较幽暗。老鼠作为夜行动物,自然喜欢在夜晚出没。所以,子时属于老鼠。

2. 丑时(01:00-02:59)——牛

丑时是凌晨一点到凌晨两点,此时是农历的丑时。丑与牛相配,因此此时属于牛。

3. 寅时(03:00-04:59)——虎

寅时是凌晨三点到凌晨四点,此时是农历的寅时。寅与虎相配,因此此时属于虎。

4. 卯时(05:00-06:59)——兔

卯时是凌晨五点到早上六点,此时是农历的卯时。兔在此时出来觅食,因此此时属于兔。

5. 辰时(07:00-08:59)——龙

辰时是早上七点到早上八点,此时是农历的辰时。传说中龙在此刻飞升,所以此时属于龙。

6. 巳时(09:00-10:59)——蛇

巳时是早上九点到早上十点,此时是农历的巳时。蛇在此时出来觅食,所以此时属于蛇。

7. 午时(11:00-12:59)——马

午时是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此时是农历的午时。马在此时出来觅食,所以此时属于马。

8. 未时(13:00-14:59)——羊

未时是下午一点到下午两点,此时是农历的未时。羊在此时出来觅食,所以此时属于羊。

9. 申时(15:00-16:59)——猴

申时是下午三点到下午四点,此时是农历的申时。猴在此时出来觅食,所以此时属于猴。

10. 酉时(17:00-18:59)——鸡

酉时是下午五点到晚上六点,此时是农历的酉时。鸡在此时出来觅食,所以此时属于鸡。

11. 戌时(19:00-20:59)——狗

戌时是晚上七点到晚上八点,此时是农历的戌时。狗在此时看家护院,所以此时属于狗。

12. 亥时(21:00-22:59)——猪

亥时是晚上九点到晚上十点,此时是农历的亥时。猪在此刻开始休息,所以此时属于猪。

这些是十二生肖在十二小时中的代表时间,每个生肖都有自己的象征和寓意。

弃甲曳兵猜三个数

曳兵弃甲的意思是:拖着兵器,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一、成语拼音:

Yè bīng qì jiǎ。

二、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用于战败。

三、近义词及释义:

丢盔弃甲:盔、甲,古代作战时保护头和身体的战帽、战衣。丢了头盔,扔了铠甲。形容打败仗后逃跑的狼狈相;比喻做其他事情失败了。

曳兵弃甲的例句: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曳兵弃甲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孟子问王曰:今有战者,兵刃已交,其负者曳兵弃甲而走,五十步而止,足以笑百步者否。

3、韩信回兵掩杀过去,一举全歼了已过河的齐、楚联军,齐王逃跑,尤且战死,留在东岸尚未渡河的齐、楚联军见主帅已死,纷纷曳兵弃甲,落荒而逃。

4、长剑剑锋芒利,一剑挑去,官兵或是双目已盲,或是五官缺失,或是断腿少臂,或是破肚开膛,如同剁豆腐般把那群官兵打得七零八落,曳兵弃甲。

5、一句话说完扬手一鞭,向前疾驰,行约二三里远近,但听前面鼓声大作,喊声震天,自家的铁甲军如溃堤之水,四分五裂,曳兵弃甲,落落然迎面奔逃过来。

6、不得已征兵数千,出去对阵,可奈兵心未固,遇了敌将,当即弃甲曳兵,纷纷溃散。

7、又持六般法宝舞于手中,火光中斩妖破敌,狼兵惨叫不止,皆弃甲曳兵而走。

8、出南京的路造已经被封死了,路上除了曳兵弃甲的逃兵就只有手无寸铁的老弱妇童。

9、她从未放下自我防卫,直至有朝一日,不得不曳兵弃甲。

10、好了,好了,达尔,现在什么都还没有做你就已经有曳兵弃甲逃走的念头了,这可不行,可千万别灭了自己的威风。

曳兵弃甲的意思

答案是:789

弃甲曳兵 [ qì jiǎ yè bīng ]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qì jiǎ yè bīng ]

丢掉铠甲,拖着兵器,形容打败仗逃跑时十分狼狈的样子。

出 ?处

《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弃甲曳兵什么意思

曳兵弃甲的意思是拖着兵器,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梁惠王上》介绍:

是由战国时代孟子创作的一篇文言文,出自《孟子》。《梁惠王》是《孟子》第一篇的篇名,《孟子》和《论语》一样,原无篇名,后人一般取每篇第一章中的前两三字为篇名。《孟子》共七篇,东汉末赵岐为《孟子》作注时,将每篇皆分为上、下,后人从之。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封邑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位的人和下位的人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

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他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他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

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如果以道义为后却以利益为先,不夺得国君的地位不会满足。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说利呢。”

“弃甲曳兵”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丢掉兵器,拉着破旧的车辆逃跑。它通常用来形容失败、溃败的军队或个人在战败后仓皇逃散的情景,表达了一种懦弱、无助的形象。

“弃甲曳兵”一词源于中国古代战争史实,据说战争时,有些士兵在战斗中失利,无法继续作战,便丢弃了自己的兵器,拉着车辆逃跑。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一种懦弱和胆怯的表现,因为他们不仅丢弃了自己的武器,还让自己的队伍失去了抵抗能力。

在现代汉语中,“弃甲曳兵”常用于比喻某个人或组织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不仅无法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仰,还会取懦弱、逃避的行为,放弃抵抗或追求,失去勇气和决心。例如,“在面对挑战时,不能弃甲曳兵,应该勇往直前,迎难而上。”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能够退缩逃避,而应该勇敢面对,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