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讲四德是什么_五讲四德打一生肖有哪些含义
1.古人俗语“男怕属鸡,女怕属羊”,这是什么意思呢?
2.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经典有哪些
3.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三令五绅,三教九流 是哪些?
三从四德是中国古代习俗之一,“三从”与“四德”的合称。“三从”指妇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意思是说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不要胡乱地反驳长辈的训导,因为长辈们的社会见识丰富,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与丈夫一同持家执业、孝敬长辈、教育幼小;如果夫君不幸先己而去,就要坚持好自己的本分,想办法扶养小孩长大成人,并尊重自己子女的生活理念。这里的“从”并不是表面上的“顺从、跟从”之意,而是“辅佐、”的意思。
德、言、容、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言”,要有知识修养,言辞恰当,语言得体;其次是“容”,即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最后是“工”,即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
扩展资料:
1、"三从四德"是压迫、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要求。也是男性选择妻子的标准。三从四德虽然对古代妇女有重要意义,但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也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对"三从四德",首先应该看到,这些对妇女的要求规范是特定时代、出于某种需要产生的,并且随着社会的变化也有一些变化。随着时代的推移,"三从四德"在儒家整体文化框架下,强调"从父"时,也需要听从母亲;强调从夫,妻子也"与夫齐等"。
特别是"孝文化"的提倡,儿子对母亲特别对寡母的尊孝,也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今天如能代之以时代新内容如"德"重在文明礼貌修养,"言"、"功"重在才能和创造性的培养,"容"适当注重修饰而不刻意化装美容等,也颇有借鉴意义。
参考资料:
古人俗语“男怕属鸡,女怕属羊”,这是什么意思呢?
很多人认为羊的命不好,属羊的女人一定不能嫁,尤其是一些老人。在他们的思维中,属羊的人是很坏的,遇到这样的人会带来一些厄运。但是为什么属羊的女人不吉利呢?是谣言吗?为什么属羊的女人嫁不出去?很多人都很好奇。有些属羊的人也很委屈,经常被别人歧视,觉得很不公平,想证明自己。
为什么属羊的女人命不好
第一,生肖本身没有好坏之分。
生肖,也叫十二生肖,搭配十二地支,依次为:子舒、丑牛、银虎、毛土、陈龙、四射、五马、未央、神后、姬友、后沟、海珠。在中国古代,它不仅用来代表年,出生的年份,而且还用来代表月,日和小时。
也就是说,生肖是什么,只是意味着一个人出生在哪一年。好坏之间能有什么区别吗?
二、旧社会的女人,有几个的人?
女人过去讲究“三从四德”。先不说女德、女言、女尊严、女功德这“四德”。就说这三拜吧,说的是“在家为父,出嫁为夫,死后为子”,意思就是女人结婚前要听父亲的,结婚后要听丈夫的。
三、羊女的命运有好有坏,类似于其他生肖。
每个人的熟人,比如朋友,亲戚,同事,邻居,几乎都是羊女。可以知道有多少属羊女命不好,有百分之几是属羊女。如果不确定,可以多认识一些人。最后的结论应该是:母羊的命运不比其他女性生肖动物差。
根据多年的实践,羊女命不好的比例和其他生肖差不多。
4.生肖决定不了命运。
生辰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主要因素,而生肖,只是八字中的一个字,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仅仅因为这个女生属羊就说她命不好,是不可信的。
为什么属羊的女人不能娶
在民间传说中,属羊的女生有很多贬义。他们认为属羊的女生生活艰辛,羊年被称为丧偶年,不适合结婚,甚至有“十羊九不全”的说法。
但羊在古代是吉祥物,宋代版本《说文解字》写道:“羊,叶翔。”
那么,本来是灵兽的羊星座,为什么最后变成了大家避之不及的“祸害”呢?
其实跟古代的相面术有关系。在古代,任燕被称为“眼睛”。如果一个人只露了眼睛而没有看到,从相面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他将死于剑下的征兆(因为只有死人才会翻白眼)。
到了唐代,相面术进一步把这种说法限定在女性身上,说“一个女人有四个白眼,五个丈夫持家。”你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女人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眼睛,就要杀五夫。
这种说法起初并不令人信服,但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生了一件事:《佩觉蒙大夫》中一位名叫赵的美貌妃子去迎面,相面的人坦率地承认:“我的妻子是长眼弱视,有四只白眼睛。她怕自己被毁了,要小心。”后来这个叫赵的妃子真的因为通奸被毁了。虽然福柯没有参与,但“四眼白睛”的女人不能拥有它的观点被广泛传播。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经典有哪些
生肖文化的由来
十二生肖的产生与天文学也是密不可分的。在那个时代我们的先民们体验真那种寒暑交替的循环往复生活。宋代孟浩的《松墨纪闻》中曾这样记载:“女真旧绝小,正硕所不及,其名概不知纪年,问则曰,我见青草几度矣,盖以草一青为一岁。”
后来有关天者发现月亮的盈亏周期可以用来丈量岁月的长短。他们发现12次月圆为一岁,这一惊人的发现,是最初历法最精度的成果之一。于是十二便被看作为传达天意的天之大数。
后来有一些学者便以12种动物配12地支,于是生肖年的方式便应运而生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十二生肖排列的顺序绝对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并不是一代人就可以完成的。 用当今流行的话语来诠释它,那么就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生肖纪年法体现出的是中华民族仙人之哲思睿智。它对后世的生活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男怕属鸡
要知道古代人对世界的认知是不全面的,也是不科学。他们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十里八村自己周围的这一片地方。他们没有现在的场所,也没有那么多活动。大部分都是劳作过后点在家中休息。稍微头脑有些聪明,有点儿学识的人,当村子里或者是邻村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时,他们就会把几件没有关联的事情以某一种奇怪的关系串联在一起。就这样有许多忌讳性的俗语应运而生了。
那么男怕属鸡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在古代来说,鸡的形状与我们所说的凤凰有些许的相似。俗语常说望子成龙,在古代人的脑海中,龙才是男人的象征。希望所有的男人能飞黄腾达,像龙一样翱翔的天空之中。但是鸡则不同了。
我们都有生活在常识,鸡叫三遍意思是天马上就要破晓了。也就是说鸡叫就寓意着天亮。在古代天亮了人们就要开始劳作了,古代的劳动人民过着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生活。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鸡是提醒人们劳作的一种动物。人都是有惰性的,可以舒服的躺在家里,谁又愿意出去在太阳下劳作呢?
所以人们就认为鸡代表着一种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在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中,属鸡的男子常常会被人们认为就是天生的奴隶,一辈子都没有翻身的可能。所以呀,男子都害怕自己成为奴隶,成为为他人干活的人。他们都认为熟悉的男子是不会具有好的命运的。男子怕属鸡,这一俗语也就渐渐的流传开来。
女子怕属羊
谈到了男怕属鸡,那么这句俗语还有他的下半句“女怕属羊”。那么羊又怎么得罪了女性呢?其实女怕属羊,这一忌讳在中国的历史上存在并不是很长时间。这句俗语出现在晚清时期。
我们都知道晚清时期是王朝没落的一个时期。那时候闭关锁国,夜郎自大。最终使中国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许多文人自发救国,但最终还是被那时的慈禧太后给打入大牢中。在对外战争中清朝也使屡战屡败。不停地对外割地,不停地向外国赔款。因为慈禧太后手中掌握着实权,皇帝只是一个虚权。所以,皇帝所主张的运动也大部分在慈禧太后的扰乱之下,以失败告终。
农民整日生活在沉重的赋税的压力之下,可谓是民不聊生,苦不堪言。于是一些人在暗地里便拿起慈禧太后的属相做起了文章。慈禧太后便是属羊的。因为羊同有相同的音,在男尊女卑的社会,认为女子本应是属阴男子属阳。就是男子的阳气会让他升官发财。但是对于女子来说则正是相反。
古代的女子讲究三从四德,相夫教子。希望女子就是规规矩矩在家中,而不是出去抛头露面。那些什么纲常束缚了那时太多人的思想。但是有了慈禧太后的先例,她掌管国家大权,甚至剥夺了皇权。她给百姓带来了灾难。百姓难免在背地里唉声怨气,因此一些人就会认为属羊的女生都比较掌权强势。
除此之外,女子怕属羊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叫做“十羊九不全”。“十羊九不全”最早出现在清朝咸丰年间之后,之前并未出现过“十羊九不全”的说法,这样的说法也是因慈禧太后而衍生出来的。因为当时在民间中有一些人是反对属羊的慈禧太后当政的。所以这些人便以讹传讹的说,是因为慈禧太后的属相误国。
辩证来看待
不论是男怕属鸡还是女怕属羊归根结底都是一种封建迷信的说法。但是并不能否认古人的智慧,许多古人总结出来的俗语、谚语在如今看来也是正确的。对于古人所给出的男怕属鸡女怕属羊这一句俗语也是存在着合理之处的。
如今我们看古装剧中皇上穿的衣服叫做龙袍,皇上坐的椅子叫做龙椅,皇上的衣服上还会绣着龙的图腾。因此,可以看出龙作为男子的美好象征。而凤呢,就则是女子的象征了。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鸡的别称也叫做凤。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男子怕属鸡也是有一定道理可追寻的。
当然在当今这个社会来看,自己的前途命运和自己的属相其实并无多大关联。我们谁也不能决定自己要属什么,该属什么。俞敏洪曾经这样说过,他说有人说我天生没有大富大贵的命,可是我偏偏不信,我就要过上好的生活来,让他们看看自己曾经说过的话是多么荒谬可笑。
对于流传下来的东西,我们不能不信,但也不能全信。文化的传承,讲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所有想要的东西,还要自己脚踏地实地去争取,而不是一味地相信所谓的俗语。
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三令五绅,三教九流 是哪些?
传统文化纵览
1、简介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农家、农民起义、锄头;皇宫官府、宫庭文化、帝王学。
2、诸子百家
1.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 ;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 2.道家(老子、庄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 3.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4.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 5.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子》) 6.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7.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8.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9.家( 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三国演义》、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施耐庵(《水浒传》) 10.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武《孙子兵法》思想:强调作战前一定要做好准备) 11.医家(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王冰、张从正、朱震亨、李时珍、张景岳)
3、琴棋书画
4、传统文学 主要是指诗词曲赋。
《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 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5、传统节日
6、中华诗词
古诗、律诗、绝句、近体诗、无题诗、自度曲(词)、传统诗词等。
7、中国戏剧
8、中国建筑
还有一些:://baike.baidu/view/40254.htm
传统道德观:
一、国家思想:
吴起与魏王泛舟江河,魏王夸说山河之险,固若金汤。吴起历举夏商各朝代的山河之险和亡国之痛,说:国家强盛在德政,不在山河之险。有德,天下归心,无德,舟内之人皆为寇仇。
《盐铁论》:“以道德为城,以仁义为郭”,又曰:“以道德为胄,以仁义为剑”。《左传》晋。“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又,季文子相三君,而无私积,死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器备,忠于公室。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古代先贤懂得思想的对立统一是和谐发展的根本动力。先秦时期,中国形成了“和”与“同”的概念。同是简单的同一,而和则是集合了许多不同的因素而形成的统一。以音乐为例,必须有“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等声音,才能组成乐曲。“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王夫之:“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二、政治理念:德政
《尚书》“惟德动天,无远不届。”
《管子》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季梁说:“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国君应当把人民的利益看作是自己的利益,才能巩固。当权者“命在养民”。
楚国令尹子文说:“夫从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旷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无日矣。”
得失关键是“民”,是民心的向背。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亦然。政,正也,以君之意诚心正,所以正人之不正也。
1.为君者修德以感人,感化天下。德字从心者,以其得之于心也。以身率人,使人感化,躬行其实,以为民先。
2.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为政以德,不但不可生事扰民,而且要爱民;而爱民如子,国家理财以养民为本,爱养民力;
3.统治者要平易近人,亲民爱民。
孟子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主张仁政论,仁义论,他认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仁政必须与广大民众的利害相连,忧乐相通,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
《礼记》提倡“明德,亲民,止至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德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即引导,率先;政,谓法制禁令;齐,所以统一思想。引导人民遵守法令,不服从则处以刑罚;刑法使人民不敢犯法,苟免于刑。但人民不见善,就无法从不善转变为善。以德引导人民,以礼节划一,人民就会知耻并不断追求善行。
朱熹:主张为政以德。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德又礼之本也……然政刑能使民远罪而已。德礼之效,则有以使民日迁善而不自知,故治民者不徒恃其末,又当深探其本也。”“礼以一之,耻于不善,而又有以至于善者”。是讲统治者发挥道德教化的作用,用感化和养民为本的方法,使民从不善至于至善。
人的吉凶祸福是人自己的事,与天地鬼神没能关系。“吉凶由人”,“祸福无门,惟人所召”。古代无神论者驳斥了祷祝、咒术、和卜筮等迷信思想。齐国政治家晏婴认为齐君生病,是由于“纵欲厌私”和“斩刈民力”的结果,祈祷也是无用的。他说,虽有“善祝”,也抵挡不住人民群众对统治者的诅咒,“民人苦病,夫妇皆诅。祝有益也,诅也有损。……虽有善祝,岂能胜亿兆人之诅?”
三、民本思想: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民为邦本。
中国历代都相信君权神授,商纣王文武兼才,自比太阳,老百姓说:“时日曷丧,予与汝皆亡!”表现出人民愿与之同归于尽的强烈反抗情绪。西周建国后,总结商朝亡国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只有“保享于民”,才能“享天之命”。西周统治者认为天命并不是永远不变的,天命以民心为转移,“天惟时求民主”,上帝关心下民,为民求主,“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什么是天?天就是民意,“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管子》中对民有认识,“分而视之则愚,合而视之则圣”。
中国古代产生了无神论思想。春秋时代,人们认识到鬼神不能支配人,“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
“鬼神非人所亲,惟德是依。”
“天道远,人道迩也,非所及之。”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认为虐待老百姓的“有为而治”是恶政;他警告当政者:“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后汉马衍《车铭》:“乘车必护轮,治国必爱民;车无轮安处,国无民谁与?”
四、观念:
《管子》中,就有让人民“仓廪实”、“衣食足”,才能发展生产,富强国家,而想让人民遵守道德规范,就要让他们衣食无忧,“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中国传统思想,都注重和道德教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提出“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道德价值体系。希望把人培养成君子贤人,由个人的修身,达到齐家和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以个人道德品质为基础的“德治”。
认仁以为先,功利为后,以仁义制万事。
德是一种心理的道德或善心;礼是制度品节,礼者,理也,亦言礼之属于天理。克己复礼,就是克服战胜自身的私欲,恢复天理,提高人的道德境界。这个礼或天理,就是道德。对当权贵富人者说,一是要节欲,而不是纵欲,事无巨细,要谨察,“一念之萌,必谨而察之,此为天理耶?为人欲耶?果天理也,则敬而扩之,……果人欲也,则敬以克之”。拨乱反正,正人心,明纪纲。克字,就是杀贼工夫,欲之贼。
五、义利之辨
义利关系,是道德哲学的价值观念。儒家重义轻利,但对国家的公来讲,要讲功利,造福于民;而对个体而言,不能光讲利,更要讲义。义利之别,就是要分别得天理人欲,公私、邪正。义利之分,是天理人欲、公与私之别。
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属于天理之公。
义,是天理之所宜。义者,宜也,根于人心之固有的理,即仁义之心。追求利,要按天理办事,即按道德的要求去处分。一事当前,是理当如此,就当做,合乎天理仁义的分寸。自天子至于庶人,得本其仁义之心而处万事,谨守天理之所宜,而不追求不义之财利。《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春秋左氏传》齐庆氏亡,分其邑与晏子,晏子不受。人问曰:“富者,人所欲也,何为不受?” 晏子对曰:“无功之赏,不义之富,祸之媒也。”东北某**站的一位普通下岗妇女,面对五百万大奖,且**不记名不挂失,能毅然将**归还原主,这就是仁义之心,是义举。较之那些贪渎者,不乏受高等教育有官位者 ,更能代表中国人的道德心。
利者,人情之所欲,是人欲之私。利,生于物质与我的关系之中,属于人欲之私。何心隐:“人为天地之心”,肯定人的欲望的合理性,但提倡寡欲,反对纵欲。有的主张义利并重。人欲有合理性,但如果只讲利,计较利害,就不好;殉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己随之。孔子要求“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的欲望,恢复礼制。譬如有白金遗道上,君子认为他人之物,不可妄取,小人则以为利而据为己有。
重义轻利说。朱熹认为,“古圣贤之言治,必以仁义为先,而不以功利为急,……天下成万事本于一心,而仁此心之存……此心既有,乃克有制,而义者此心之制之谓也。”“极言之,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谋其功。”君子之学,不能专在利害上计较,应注重正义、明道。
六、尚俭:
朱熹:反对穷奢极欲,认为应该奢不违礼,俭不失中。主张以道为乐,处贫泰然,以不足为足,无不足则富贵与贫贱处之一也。
俭而有度为德。
以道为乐,乐天知命,天理为乐。
朱熹:他认为君子在富贵与贫贱之间的选择取舍,要合乎仁这个标准。“君子所以为君子,以其仁也,若贪富贵而厌贫贱,则是自离其仁,而无君子之实矣。”于道不当富贵,则应视富贵如浮云,无动于衷,即使富贵找来也不要;反之,于义当贫贱,则应安贫乐贱,处贫贱而不去。
《尚书》“玩人丧德,玩物丧志。不做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民物贱用物,民乃安……所宝惟贤,则迩人安。”
《晏子》:“其文好者身必剥,其角美者身见煞,甘泉必竭,直木必伐。”
《礼记》:“好田好女者,亡其国。”
七、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维护等级秩序的支柱,也是宗法社会的道德原则。将存天理具体体现在家族内的父子、夫妻、兄弟关系,和君臣(个人与国家)关系以及人与人关系上。
三纲:纲,网上大绳也。三纲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与此相适应的是忠、孝、节等道德规范。
甲.父为子纲 是三纲五常的基础。宗法社会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父亲是一家之长,是生产和分配的决策者,子女对父亲要绝对服从;父亲有过,子女也只能低声下气和颜悦色地劝说,父母不听劝反而鞭打儿子,可谓劳苦,亦不就疾怨,愈当起敬起孝,毫无怨言地去尽孝道。与父为子纲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便是孝。孝悌为仁之本,作为父为子纲的核心。这个仁是爱的意思,行爱自孝悌始。亲亲、仁民、爱物三者是仁事,亲亲是第一件事。如以仁作水源,则孝悌是第一池,仁民是第二池,爱物是第三池。
古代以孝治国,提倡孝道。朱熹利用国家的力量来倡导孝道。他在《示俗》中称:“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在《晓谕兄弟争财产事》中,写道:“劝谕士民务修孝悌忠信之行,入事父兄,出事长上,敦厚亲族,和睦乡邻。”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孝弟,其心和顺、柔恭,必无犯上作乱之事。
乙.君为臣纲
是三纲之首,从中央到地主,构成了王权的机构。王权是父权的扩大,君主被称为国民之君父,地方官吏被称为父母官。君是宗法社会利益的最高代表,享有最高的权力,具有最高的权威。中国古代宗法社会,是移孝为忠,将对父母的孝,扩大到对君主的忠。与君为臣纲相对应的的道德规范便是忠。
所谓忠,其一就是尽自己的心,尽心尽力,克尽一切私欲,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其二,忠是诚实不欺。把忠君的道德行为规范推广,用于待人处事,则是忠恕。“推己及人为恕”,推测自心,己所欲,人亦所欲,己所不欲,人亦所不欲,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忠恕正是仁。
丙.夫为妻纲
人之大伦,夫妇居一。朱熹主张妇女三从,在家从父,适人从夫,夫死从子。他反对不 嫁娶礼仪办婚事的“引伴为妻”,规定不得“聚集男女,昼夜混杂。”他并认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丁.四德 五常
孟子提出著名的“四端”说,认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人先验地具有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素质或品德。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无此四端者,就是没有人性,也就算不得是个人。例:路见小孩落井,人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而出手相救,所以如此,并非与小孩的父母相熟,也不是要在亲朋中邀取好名声,更不是害怕遭受处分。可见人皆有仁爱之心。
朱熹在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提出了仁、义、理、智、信的道德项目,作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以及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
仁——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
首先,仁是爱之理。朱熹认为,人的仁义理智信的五常,根源于五行(木火金水土),是五行之性也。盖木神曰仁,则爱之理也,其发为恻隐。“仁是爱之理,爱是仁之用。”
其次,仁是心之德。即得之于心的爱的本源。仁是天地生物之心,天地之生人与万物,便是天地之德显示诸仁,人与万物生生不绝,显示天地之仁;天地把生生之仁心,藏在人与物中。人与物,都是天地之用。爱由心生。去私欲,做到不违仁,就是心之德,即仁的生物之心,符合于德。仁是天地之生气,人之所以为人,其气则天地之气,仁是一种温和之气,其气则天地阳春之气,其理则天地生物之心。譬若谷种,生之性便是仁。生的意思是仁。
仁,是天地生物之心,人与物得天地生物之心以为心,仁心,即是生,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受天地之气以生,故此心必仁。言人而不言仁,则人不过是一块血肉罢了。仁是本体,是万理之原,万事之本,仁即是心,即天德之元,表现为爱人爱物的宽容大度。
仁包含义、理、智三者,仁为四德(仁、义、理、智)之首,管束得四德;仁也是五常之首。四德存于人的本性之中,虽未表现出来,四德已具有,所以仁统义、礼、智。能仁则后三者(义、礼、智)自在其中矣。
仁包含四德五常,所以仁体现为“事亲孝,事兄弟,及物恕”,而且还体现在“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这便是孝悌、忠恕、恭敬、仁义、礼智等政治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盖木神曰仁,则爱之理也,其表现是恻隐;火神曰礼,则敬之礼也,表现为恭敬;金神曰义,则宜之理也,表现为羞恶;水神曰智,则别之理也,表现为明断是非;土神曰信,则实有之理也,表现为忠信。
义者,事之宜也;即做事适宜,恰当;按仁的要求去做,就是义。
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所谓天理之节文,即礼即理也;二是作为人事之仪则,具规范的意义;礼则为谦逊,合乎仁的仪式礼节。
智,即明断见识;智则为明辨。能分清什么是仁,什么不是仁,就是智。
信,约信也,即守信、诚实的意思,信便是真个有仁义礼智,不是虚的。好学则智。智者见于未萌,智者不惑,是是非非谓之智。
人秉五行之秀而生,故其为心也,未发由具仁义礼智信之性以为之体,已发则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诚实之情以为之用。
以自然界的五行,来比附和衍生出五常,则五常成为超社会超时空的永恒存在的东西了。
戊.五伦
朱熹把社会的人伦关系归纳为五伦,即即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即五品等级,是人世的大伦,人不能改变,也不能超越,五伦是先天的,生而具有的,不是后天人为的。
与五伦对应的,是亲、义、别、序、信。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之理,天之所命,出于人心之本然,非后来所强加的。
在五伦之中,君臣、父子两伦最重要,是天之经,地之义,因此在五常中,仁义也最重要,仁莫大于父子,义莫大于君臣,是三纲之要,五常之本,人伦天理之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五伦既是天经地义,但因为气禀所偏,人欲所昏,固有的,却被蒙蔽,因此需要教育人们,启迪人们固有的之心,于是先王立学校以教其民,必使天下之人,皆有不失其性,不乱其伦而后已。设官教民,既不使人不失仁义礼智之性,也使人不乱人伦之理。古代听讼之断,必以人伦为重,以人伦为善恶是非和量刑的准绳。
对传统的道德精神,以及由这种道德形成的民族心理、民族人格和价值观,我们要继承其超时代、超因果的绝对性合理内核。道德精神是由个人根据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自觉选择的,作这种选择,需要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来履行道德义务。从道德中升华出一种巨大的、崇高的和永恒的精神力量,孔子讲“杀身成仁”,孟子讲“舍生取义”、“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推重无私无畏的大丈夫和浩然正气等等,就是我们民族的道德正气。这种道德正气的精神力量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是极端重要的。我们要重视人格能力和人生价值观的培养,高扬中华民族的道德正气,这也是新、新道德发展的前提,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解析: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令五申 ( sān lìng wǔ shēn )
解 释 令:命令;申:说明。再三命令和告诫。
出 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示 例 柯岩《我的爷爷》:“他们~、巧立名目也搞不出我任何问题。”
近义词 千叮万嘱
歇后语 八个老汉划拳
典 故
春秋时候,有一位著名军事学家名孙武,他携带自己写的“孙子兵法”去见吴王阖庐。吴王看过之后说:“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过了,是不是拿我的军队试试?”孙武说可以。吴王再问:“用妇女来试验可以吗?”孙武也说可以。于是吴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宫中美女,请孙武训练。 孙武将她们分为两队,用吴王宠爱的两个宫姬为队长,并叫她们每个人都拿着长戟。队伍站好后,孙武便发问:“你们知道怎样向前向后和向左向右转吗?”众女兵说:“知道。”孙武再说:“向前就看我心胸;向左就看我左手;向右就看我右手;向后就看我背后。”众女兵说:“明白了。”于是孙武使命搬出铁钺(古时用的刑具),三番五次向她们申戒。说完便击鼓发出向右转的号令。怎知众女兵不单没有依令行动,反而哈哈大笑。孙武见状说:“解释不明,交代不清,应该是将官们的过错。”于是又将刚才一番话详尽地再向她们解释一次。再而击鼓发出向左转的号令。众女兵仍然只是大笑。 孙武便说:“解释不明,交代不清,是将官的过错。既然交代清楚而不听令,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说完命左右随从把两个队长推出斩首。吴王见孙武要斩他的爱姬,急忙派人向孙武讲情,可是孙武说:“我既受命为将军,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遂命左右将两女队长斩了,再命两位排头的为队长。自此以后,众女兵无论是向前向后,同左向右,甚至跪下起立等复杂的动作都认真操练,再不敢儿戏了。 这故事原出于“史记”的“孙子吴起列传”。后来;人们把孙向女兵再三解释的做法,引伸为“三令五申”,即反复多次向人告诫的意思。例如某地 *** 向食品商店屡次告诫食品要清洁卫生,以免损害顾客健康,我们便可说:对于食品商店要保证清洁卫生, *** 已“三令五申”:大家都早已知道了。
三教:儒教、佛教、道教
九流:九流
在《汉书·艺文志》分别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九流可细分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但却有不一的说法。
上九流
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佛祖、天、皇上、官、阁老、宰相、进、举、解元
佛祖、仙、皇帝、官、斗官、秤、工、商、庄田
佛祖、仙、皇帝、官、烧锅、当、商、客、庄田
中九流
举子、医生、相命、丹青、书生、琴棋、僧、道、尼
秀才、医、丹青、皮(皮影)、弹唱、金(卜卦)、僧、道、棋琴
举子、医、风水、批、丹青、画、僧、道、琴棋
举子、医、风水、批、丹青、相、僧、道、琴棋
下九流
师爷、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时妖、盗、窃、娼
高台、吹、马戏、推、池子、搓背、修、配、
打狗、卖油、修脚、剃头、抬食合、裁缝、优、娼、吹手
巫、娼、大神、梆、剃头、吹手、戏子、街、卖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