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的早餐,是什么?

2.《魔道祖师》中的武力值排行是什么样的?

3.古代六畜谁地位最高?古人最大肉食来源是什么?

平分秋色打一生肖羊是什么_平分秋色是什么意思解释

羊油有补虚、润燥、祛风、化毒的作用,也可以做菜,做面,具体做法如下:

主要材料:海带丝50g,香菜20g,盐少许,八角2个,花椒8粒左右,大葱少许,姜少许,羊蝎子若干块,羊肉一块,干豆腐丝100g,面粉500g,食用油若干,辣椒面若干,羊油250g。

1、羊蝎子和羊肉冷水焯烫,重新下锅(大锅),满满一锅水,放入姜片,葱段,八角,花椒,煮2个小时。

2、小锅熬羊油。

3、熇好的羊油倒入辣椒面中榨出香香的辣椒油。

4、羊肉一个多小时后捞出,撕成碎肉备用,继续煮羊蝎子骨。

5、放入干豆腐丝,海带丝,香菜末,盐。

6、将面下入锅中。

7、此时的辣椒油已经凝固。

8、捞出的面和菜,把撕好的羊肉放进去一些。

9、挖一块凝固的辣椒油,拌好。

10、根据口味,放胡椒粉,醋即可完成。

扩展资料

羊油呈白色或微**蜡状固体,相对密度0.943~0.952。熔点42~48℃。碘值38~42。皂化值194-199。主要成分为油酸、硬脂酸和棕榈酸的甘油三酸酯。

羊油从羊的内脏附近和皮下含脂肪的组织,用熬煮法制取。用于制肥皂、硬脂酸、甘油、脂肪醇、脂肪胺、脂肪酸、润滑油等。 新鲜的酯经精制后可供食用。

百度百科-羊油

你的早餐,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生活物资比较匮乏,吃肉基本上是上层社会的专利,普通百姓只有在节日或者过寿的时候才有机会吃到肉食。而且,在古代牛是非常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历朝历代也非常重视牛的社会地位,最严重的时候,杀牛需要以命相抵。所以,从历史上来看,中国人对吃猪肉有着比较强烈的愿望。很有意思的历史现象是,在禁止杀猪的明朝,猪肉居然逐渐占领了中国百姓的餐桌,一直到今天。

猪肉的逆袭

早在先秦时代,中国就出现了“六畜”之说。所谓“六畜”,包括马、牛、羊、猪、狗、鸡。“六畜”除去产地基本不在中原并用来骑乘的马之外,其余五种再加上鱼,构成了古代中国人肉食的主要部分。其中,牛、羊、猪又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

周代的《礼记》将牛、羊、猪称为“大牢”,是只有国君及卿大夫才有资格享用的佳品,至于底层百姓,一如汉代的《盐铁论》所说,“非乡饮酒、膢腊、祭祀无酒肉”,通常只能在逢年过节及庆典时将吃肉作为一种享受。

牛肉虽然贵为“大牢”之一,上古时期亦用于祭祀与食用。但自从春秋后期铁犁、牛耕出现后,牛成为重要的劳动工具,历朝历代三令五申禁止宰杀耕牛,一如唐武宗所言,“牛,稼穑之资,中国禁人屠宰”,遂令牛肉逐渐淡出肉食行列。至于《水浒》中大块吃牛肉的描写,实在是一种梁山好汉对统治秩序的挑战。

牛肉之外,同在“大牢”之列的羊肉与猪肉一度曾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平分秋色。汉代既有“泽中千足彘(250只猪),此其人皆与千户候等”的记载,亦有许多人家拥有“千足羊(250只羊)”的说法,足见养猪与养羊难分伯仲。

然而在进入魏晋以后,猪的饲养规模开始萎缩,羊肉从此成为中国人主要肉食长达千年之久。南北朝时期的《洛阳伽蓝记》已称“羊者是陆产之最”。唐代文人笔下经常出现的是“羊羔美酒”,猪肉却鲜有提及,这从《太平广记》中有关唐代肉类的记述总共有105处,羊肉独占47处,而猪肉只有12处便可见一斑。

《太平广记》甚至有佛教在家居士亦不能断除羊肉的记述。“唐姚待,梓州人,常持金刚经”,但是当周遭有人杀羊并招呼同吃时,他也会忍不住去吃。这从侧面反映吃羊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常态。

羊肉饮食经过唐代的高速发展,在宋代已成社会时尚,所谓“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宋朝宫廷御厨一年开销羊肉43万斤,而猪肉只有4100斤,“御厨止用羊肉”甚至成了两宋皇室的“祖宗家法”。

到了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元代,羊肉更是独占鳌头,非但蒙古人以之为主食,汉人食用羊肉同样普遍,就连风行高丽的汉语口语教科书《老乞大》也说到“做汉儿饭”,有羊和鸡。

然而,羊肉占优的局面到了明代以后为之一变,猪肉成功翻盘。明代初期的永乐年间留下的一份御膳菜单显示食材包括羊肉5斤及猪肉6斤,羊肉渐落下风;到明代后期光禄寺留下的宫廷岁用牲口数记录则是18900口猪,10750头羊,猪肉已是后来居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干脆写道:“猪,天下畜之。”

清代的“猪强羊弱”势头更加明显,每过春节,京城常常要杀猪近十万头。经过两千年后,猪肉终于“逆袭”成功了。

《魔道祖师》中的武力值排行是什么样的?

宁夏的早晨,是在 肉香、面香、茶香交织的 硬核早餐中醒过来的。

银川早餐店端出一碗碗 面肺子羊杂碎, 固原则将羊肉做成扎实的肉丸子点缀 生汆面; 中卫人心心念念的 烩小吃少不了 夹板子和 油炸素丸子, 石嘴山人清晨也馋酸辣软糯的 大武口卷凉皮。

最好吃的羊肉搓面,就在自家楼下。摄影/砍柴书生

吴忠早茶,则自成一派,与广东早茶、扬州早茶平分秋色。八宝茶清甜热闹,牛肉面汤鲜面韧,几十种面点和小菜精致可口,最重要的则是那份和亲友或生意伙伴一起从早上吃到中午的悠闲。

早餐的真谛,正是 宁夏人的选择: 既要吃饱又要吃好,羊肉、碳水、茶我都要!

宁夏人的早晨,是羊肉味儿的!

宁夏滩羊鲜美不膻,享誉全国,而从早就开始吃羊肉,正是独属于宁夏人的幸福。

羊杂碎,银川人早起的动力

羊杂碎店一般在早上六点多开门,老板三两下便盛好一碗热气腾腾的 羊杂碎,舀上大勺红艳艳的 羊油辣子,撒上绿油油的香菜末,香浓的羊汤里, 羊肚、羊肝、羊心、羊脸肉若隐若现,大半碗的 面肺子白里透粉。

半碗面肺子,厚厚一层羊辣油。摄影/健忘的行摄世界

这 面肺子最具宁夏特色,制作前要将暗红的羊肺清洗6遍,直到变成白色,然后灌注面浆,入水煮熟,再切成条状。

吃的时候一定要配上 三角茴香饼,面肺子的口感又像肉又像面,幼滑厚实,羊杂脆嫩柔韧的极致鲜美在唇齿间炸裂,在这萧瑟秋风中,能温暖你一整天。

羊肚柔韧、羊心耐嚼、羊肝厚实……摄影/戈文

羊肉馅,美味的不二法门

羊肉融入宁夏人早餐的三十六计,除了做羊杂,便是甘心做配角。

羊肉调和,精髓在于 米面交融,加洋芋、豆腐等煮作一锅,羊肉切丁爆炒加进去,最后浇上辣椒热乎乎地吃一碗,汤浓鲜美,饭香肉烂。

羊肉粉汤,总带着几分节庆早晨的气息。摄影/咏梅127

羊肉粉汤,也叫 “头脑”,主角是扁豆凉粉,羊肉煮汤,切片点缀; 羊肉粉汤水饺,别名 “皮条拉石头”,或许水饺包着羊肉馅,作为节庆必吃,藏着宁夏小孩的童年回忆

带有南方基因的 馄饨、生煎,在宁夏也可以是羊肉馅,肉嫩味鲜,皮薄馅多。宁夏的南北融合气质,有种迷人的反差感 。

水煎包则是更具西北本土气质的面食。摄影/Mia唐

羊肉面,吃饱就是爽

想知道宁夏人有多热爱 羊肉,还得看早晨的一碗 羊肉面。

不论是家楼下总会有的经典款 羊肉臊子面和 羊肉搓面,还是宁夏特供 羊排小揪面、 生汆面,变的是面的形态,不变的是羊肉。

家常又美味,羊肉臊子面深入人心。摄影/砍柴书生

羊肉丁爆炒出香味,加豆腐、辣椒等炝一锅红汤臊子,再下入手擀面,一碗羊肉臊子面就能端上桌;而羊肉和洋芋、豆腐、西红柿一起炒的臊子,下入宁夏特色手搓面,就是羊肉搓面。

固原生汆面的特色就是小肉丸。摄影/砍柴书生

羊排小揪面要用切块羊肋排最地道,固原特色生汆面里放羊肉丸子,才是正解。这些羊肉面各有特色,面香和肉香难解难分,早晨吃一碗,就能成为这一整天工作学习的底气。

没想到吧,西北也有早茶文化!

吴忠早茶,即 宁夏吴忠市的早茶文化,是西北地区少有的早茶文化,也是“塞上江南”的集中体现。

吴忠当地的早茶都在 拉面馆里,开上一间包厢,亲朋聚会或者谈生意,边吃边聊。不同于广东早茶和扬州早茶的精巧细腻,吴忠早茶就突出一个 硬核扎实——吴忠人习惯先喝八宝茶,上一大桌面点和小菜,五香牛肉按斤切,最后用一碗牛肉面收尾。

古代六畜谁地位最高?古人最大肉食来源是什么?

笔者在此总结了魔道祖师的前三武力排行,仅供参考。

第三:聂明玦:赤峰尊聂大,一生凛然正气的河间王,三尊之首,主修刀道,射日之征所向披靡,斩下温若寒长子温旭之首,实力远超瑶妹。愤怒时爆发力极强,面对温若寒时被正共情的魏无羡拿与自身比对,几乎平分秋色。不过因为霸下刀邪作祟,再加上瑶妹一曲乱魄抄,最终奈何英雄气短,惨遭分尸。

第二:蓝曦臣:泽芜君蓝大,君子端方,温柔款款的蓝氏家主,三尊排行老二,世家公子之首。佩剑朔月,洞箫裂冰,年少时同弟弟和魏无羡等人除水祟时展现强劲实力。射日之征主力之一,在聂明玦对瑶妹大发脾气之后能及时出手制止聂大的暴力行为。总体实力在书中鲜有描写,但从最后众人与瑶妹一战可以看出,才刚恢复一点内力的蓝大实力就已经在瑶妹之上了,加之一道剑气重击苏涉让其长剑脱手。

第一:温若寒:曾经如日中天的岐山温氏最后一代家主,上一辈的至强者。射日之征时被瑶妹激怒的聂明玦在其眼前也毫无还手之力。魏无羡曾与聂明玦头颅共情时,也有直接指出他的实力是压倒性的。目测其可正面硬抗三尊联手不落下风,而他最终被瑶妹阴死,篇幅极短,寥寥一句便带过了。自然也是衬托了瑶妹的诡计多端。

这三者的排行仅依照众多资料参照,并不是官方排行。

古代六畜分别是马、牛、羊、鸡、犬、豕,豕就是猪。因为早期人类对生物的认识有限,所以选择了这六畜进行驯服饲养,经过千年的岁月才将它们变为家畜,直到现在人类最主要的肉食来源依然还是六畜中的牛、羊、鸡、猪。在古代并不是所有六畜都能拿来食用,例如,马是重要的交通、作战工具,而牛是重要的劳作工具,所以他们一般是禁止宰杀的。那对于古人来说,他们最主要的肉类来源究竟是什么呢?

如果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提到“肉”,那么绝大多数人的下意识反应都是猪肉,这是现代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造就的。但其实在古代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中,很长一段时间里,羊肉才是餐桌上的主角,猪肉与羊肉的缠斗,历经了千年。

中国人驯养家畜的历史悠久,在先秦时代,就开始饲养马、牛、羊、猪、狗、鸡,是为“六畜”。六畜当中,牛、羊、猪属“太牢”,就是祭祀会用到的肉类。在《国语·楚语下》里有一段关于汉时饮食习惯的介绍:“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说是天子牛羊猪都吃,诸侯吃牛肉,卿能吃羊肉,大夫次之吃猪肉,鱼肉算是肉类里不那么值钱的,当然,有肉吃也不错了,庶民日常都只能吃菜。

明明有六畜,怎么打进决赛圈是羊和猪呢?来看看它俩晋级的原因。

六畜中马的产地不在中原,且基本用于骑乘,这高于了食用的价值,自然舍不得吃。

牛一般会用来祭祀,地位高的人也会吃,但自从春秋后期发明了铁犁开始,牛就算重要劳动工具了,由此历朝历代三令五申禁止宰杀耕牛,唐武宗就说了,“牛,稼穑之资,禁人屠宰”。人们与牛基本上是伙伴关系,自然死亡后才能被用作他途。至于《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大口吃牛肉,则是特例,他们本就持挑战统治规则的心态,算是一种饮食朋克。

鸡、狗的产肉量与大型牲畜没法比,自然也不是主要肉类来源。余下同属太牢的羊、猪,都有粉丝。

孔子曾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送我十条咸猪肉,我就收他做学生;鸿门宴上,项羽曾赏了樊哙一生彘肩,樊哙放在盾牌上,切来便吃。

羊肉这边也有故事。鲁宣公二年,郑国打宋国,为宋国将领华元驾驭马车的羊斟,因在前夜没被分到羊肉吃,而别人都有,第二天赌气,驾着马车就把华元送给了敌国。成了一碗羊肉引发的惨案。

此时猪羊在食用量上几乎平分秋色,既有“泽中千足彘(250只猪)”,也有许多人家拥有“千足羊(250只羊)”的说法。

从魏晋起,猪羊的食用比重开始有了倾斜,羊肉开始占据了上风,并一直维持了千年之久。这或许是受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风俗影响,此时猪的饲养规模开始萎缩,在南北朝时期,《洛阳伽蓝记》已称“羊者是陆产之最”。

羊肉的领先势头在唐朝一直保持,《太平广记》中有关唐代肉类的记述总共有105处,羊肉独占47处,而猪肉只有12处。文人笔下有“羊羔美酒”,却没有“猪仔美酒”一说。

唐代有一种特殊的宴会叫“烧尾宴”,是为了官员庆贺升迁所办,其名字来源,据说也与羊有关。因为新羊融入羊群会被欺负,只有火烧新羊的尾巴,才能使它顺利融入。所以进入更高一级的官场,也要“烧尾”,以祈仕途顺利。

有一次韦巨源升官做了尚书,宴请宾客,在他的烧尾宴之上,除却个别熊、鹿山珍,硬菜基本由羊肉构成。

比如一道“通花软牛肠”,是用羊骨髓与牛肉搅拌在一起做成香肠,再用羊油烹制。“羊皮花丝”即细切的羊肚丝;“逡巡酱”即为鱼肉羊肉制作的酱,鱼羊为鲜;“五生盘”即羊、猪、牛、熊、鹿5种肉的拼盘;“格食”便是用羊肉、羊肠拌豆粉煎制而成等等。最夸张的是“升平炙”,一道菜用三百条羊舌、鹿舌烤熟后拌在一起,即寓意能言善辩,又体现君臣一条心。如此盛宴,桌上也不见猪肉的身影。

至宋朝,羊肉更是愈发拉大了领先的身位。《宋史》里有这么个段子,宋仁宗“宫中夜饥,思膳烧羊”。说是宋仁宗饿了,半夜起来想吃羊肉,宋仁宗是否对羊肉爱得深沉不清楚,只是宫中“御厨止用羊肉”啊,没别的肉。这时宫廷御厨一年开销羊肉43万斤,而猪肉只有4000斤。

宫里爱用羊肉,自然上行下效,从官员到民间,羊肉也成为了餐桌上的头等肉食。民间无论婚丧嫁娶,还是考上了秀才举人,乃至烧香还愿,如果没有一只羊在案上放着,那简直拿不出手。

著名吃货苏东坡在京城做官的时候,吃羊肉吃到腻味,说“十年京国厌肥羜”,但在被贬至惠州后,又还是念念不忘,他在给弟弟苏辙的信中写,惠州市场寥落,商品匮乏,然而每日杀一只羊。

苏轼是被贬斥来的罪官,自然没资格同当地权贵争抢好的羊肉,于是他私下嘱咐杀羊的人,给他留下一些没人要的羊脊骨,取回家后,苏轼先是将羊脊骨彻底煮透,再浇酒撒盐,用火烘烤,烤至微焦,在骨间摘剔碎肉,他自称这就像吃海鲜虾蟹的感觉和滋味。不知不觉,还开创了羊蝎子的古典主义吃法。苏轼说唯一的缺点便是,自己把骨头上的肉剔光了,围绕在身边的几只狗都显得闷闷不乐。

韩宗儒是苏轼的好友,不知道是不是被苏轼所影响,也酷爱羊肉,无奈家里穷,买不起。当时苏轼的字已在北宋闻名,韩宗儒便将苏轼写给他的信送给殿帅姚麟,一次就换了十几斤羊肉。发现了这个生肉之道,韩宗儒开始频繁写信,有人告诉了苏轼其中玄机,苏轼也不恼,在韩宗儒又派仆人来催回信的时候,便笑答,你回去说,今天屠户休息,没肉吃了。所谓“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也成了一段社会时尚。

不过,也是苏东坡,在被贬黄州时,留下了流传至今的“东坡肘子”和那首著名的《猪肉颂》: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尽管猪肉在当时尚处于有钱人不屑吃,没钱的人不会吃的边缘地位,但毕竟和价高量少的羊肉(受疆域问题影响,此时宋朝的羊肉主要已经依靠进口了)相比,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能有肉吃就不错了。《东京梦华录》就记载了,开封每晚都有数十人驱赶着上万头猪进京的壮观场面。

因此,虽然在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元代,羊肉仍然独占鳌头,当时的汉语口语教科书《老乞大》中写到“做汉儿饭”,主要还是羊和鸡,但猪肉的地位已经在悄悄地开始逆转。

到了明代以后,这样的格局彻底发生了改变。据《明宫史》所说,皇家过年的餐桌上就有了烧猪肉、猪肉包等一系列猪肉硬菜。明代后期光禄寺留下的宫廷岁用牲口数记录则是18900口猪,10750头羊,可见猪肉已是后来居上。

餐桌上的变革,实则是社会经济的反映,即使明代朱姓皇帝曾严令禁止杀猪,违者重罚,也无法阻碍由人口空前繁衍所带来的畜牧业萎缩等问题。猪吃得杂,饲养的用地面积小,猪粪还可以做肥料,比起羊来,养着要划算太多了。在同面积土地能产出养活十倍人口粮食的情况下,人们更愿意种谷物、养猪,而不是放羊。朱姓皇帝的禁令也仅维持了三个月便作废了。

也因此,虽然清朝皇帝从关外来,也并没有改变这种“猪强羊弱”的势头,反而更加明显。每至春节,整个京城的猪肉消耗量能达到10万斤。猪肉的地位也是飙升,在乾隆的除夕大宴餐桌上,有猪肉65斤、野猪肉25斤,而羊肉只有20斤。

时至今日,就饮食习惯而言,猪肉已成为大多数中国人餐桌上的主流,羊肉则主要在部分的北方地区受到青睐。不过,也有个别的南方地区,由古老传统延续而来的饮食习俗仍然涵养着当地人的味蕾。

四川简阳,便是其中之一,此地有着悠久的养羊、吃羊肉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此时简阳还叫牛鞞,“户户具鸡豕,十里闻羊香”就是此地的写照。据《简州志·职官》记载,在牛鞞县,历任县长中有一个叫董和的人,他与此处羊肉吃法的起源有着些许关系。

相传某日,牛鞞县的一个农民带着四只羊乘船过河,由于船小拥挤,一只成年公羊不慎落水。羊也不会游泳,很快便沉入河底。没想到江中鱼儿被沉羊所吸引,争相啃食,这一幕刚好被一渔民看到,便撒网捕鱼。到了家中,剖开鱼肚,渔民发现鱼肚里满是羊肉,于是他突发奇想,洗净鱼身,连着鱼与其肚里的碎羊肉一同下锅烧煮,没想到出锅后汤汁嫩白,羊的膻味和鱼的腥味还就此中和。消息传开,县长董和也来尝试做这一道菜,菜名也就定为了“董和鱼羊烩”。

这便是简阳羊肉汤起源的一种说法,至于真实程度,也不可考。也有说羊肉汤最早是当地人向三国名将简雍进献的药方,当时简雍积劳成疾,久治不愈,一老者提供了羊肉炖萝卜这一方子,简雍一吃,果有奇效。后来,人们又在汤中加入猪骨、鲫鱼等料,炖的时间延长,一瓮子锅水通过十个小时左右的熬制,那汤最后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汤色也变得又白又香。

古传的熬制方法实属一绝,但在简阳羊肉汤封神的路上,也还有些阴差阳错的历史原因。

众所周知,简阳羊肉汤,用的是当地产的大耳羊,其肉质细嫩且有嚼劲,膻味也低。大耳羊是一个杂交类群的后代,其血统里,一部分是简阳本土的“火疙瘩山羊”,一部分是来自美国佐治亚州的“努比羊”。这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华西医科大学将托管的美国赠送的10只努比亚山羊,用以改良简阳龙泉山脉一带的本地羊,才诞生了助力简阳羊肉名震一方的大耳羊。

当然,简阳的美食不仅仅只有羊肉汤,羊肉汤只是简阳餐饮九绝里的一绝。其余诸如海底捞(没想到吧,海底捞的创始地是简阳)、简阳豌豆汤、吴氏大枣兔、月英凉粉、云龙水酥、贾家毛鸭子、蒋卤鹅、手撕盘龙鳝,皆是饕餮客们不容错过的美食。

四川的千年美食文化,怎能错过简阳呢。

这样的价格小官和普通百姓自然是负担不起的,由此在民间,猪是主要肉类来源,《东京梦华录》称,上万头猪每天从乡野被贩子们收购送入东京,再由无数的“郑屠户”宰杀这些猪,给普通百姓的餐桌上送去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