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途而废的成语故事_半途而废的成语故事视频
好久不见了各位,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半途而废的成语故事”的问题。如果你还不了解这方面的内容,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请跟我一起来探索一下。
1.半途而废的故事和含义简短
2.“半途而废”的主人公是谁?“半途而废”的典故是什么?
3.成语故事:半途而废
4.半途而废的成语故事
5.半途而废故事简介50字左右
半途而废的故事和含义简短
1、成语故事:东汉时,河南郡有一位贤惠的女子,人们都不知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是乐羊子的妻子。一天,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向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因为它的名字令人厌恶;也不吃别人施舍而呼唤过来吃的食物,宁可饿死。更何况拾取别人失去的乐西。这样会玷污品行。”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非常惭愧,就把那块金子扔到野外,然后到远方去寻师求学。一年后,乐羊子归来。妻子跪着问他为何回家,乐羊子说:“出门时间长了想家,没有其他缘故。”妻子听罢,操起一把刀走到织布机前,严厉地说:“这机上织的绢帛产自蚕茧,成于织机。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有一寸长;一寸寸地积累下去,才有一丈乃至一匹。今天如果我将它割断,就会前功尽弃,从前的时间也就白白浪费掉。”妻子接着又说:“读书也是这样,你积累学问,应该每天获得新的知识,从而使自已的品行日益完美。如果半途而归,和割断织丝有什么两样呢?”乐羊子被妻子说的话深深感动,于是又去完成学业,一连七年没有回过家。
2、半途而废,汉语成语,拼音为bàntúérfèi,意思是半路上就停下来了,比喻做事不能坚持到底,有始无终。出自西汉·戴圣《礼记·中庸》。
“半途而废”的主人公是谁?“半途而废”的典故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半途而废这个成语,那么这个典故的主人翁是谁?是乐羊子,但此人并非战国时魏国名将乐羊。为何又有史料把这两个人混为一谈呢?想要知晓答案,我们还得从两个人各自的故事说起。
战国时期攻灭中山国的乐羊。
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各自成为诸侯,这是战国的起点,按理来说,一个国家被分裂了,那么分裂的几部分都会相应地被削弱,但魏国却打破了这个常理,因为它是战国初期最先称霸的诸侯国。
魏国经过李悝的变法而强极一时,既然强大了自然要对外扩张,魏文侯环顾四周的诸侯,发现没有适合攻打的地方,因为周边没有软柿子,自己是要立威的,当然要挑稳胜的战役来打,万一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上,那就不好玩了。
乐羊
于是乎,魏文侯注视到了赵国背后的中山国,觉得这个软柿子倒是可以捏一下,出兵打仗将军自然不能少,魏国此次攻伐中山的统兵将领就是乐羊,乐羊也不负众望,在魏文侯的鼎力支持下,耗时几年,最终灭了顽强抵抗的中山国。
乐羊也因此声名鹊起,成为了魏国崛起路上攻灭它国的大功臣,并且被封在了灵寿(《史记》记载: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灵寿此地属于中山国,后来魏国衰落,中山国又复了国,再后来又被赵国所灭,这也是乐羊的后辈乐毅起初是赵国人的原因了。
汉朝时期因妻子而成名的乐羊子。
说完了乐羊,我们把目光转移到乐羊子,乐羊子有史料记载他是东汉名将,但是能查到的他的事迹却寥寥无几,他的出名似乎全是因为有一个非常贤惠的妻子,并且他们夫妻俩还给我们贡献了两个引人深思的小故事。
人的运气要是好,走路也能捡钱包,乐羊子就是运气比较好的人,只不过他捡的不是钱包,而是金饼,乐羊子高高兴兴就拿回家给妻子去了,结果乐羊子不仅没有被表扬,反而被妻子臭骂一顿,说的乐羊子羞愧不已。
乐羊子妻
于是乐羊子就把金饼给放了回去,他的妻子用实际行动教育了乐羊子做人要拾金不昧(《后汉书》记载:乐羊子妻的原话为:志士不饮盗泉,廉士不食嗟来)。
乐羊子被妻子教育后,就外出去求学,当一个人常年在外,自然免不了想家和思念妻子,于是乎,乐羊子在外面呆了一年,就偷偷跑回家以解相思之苦。
为何会把乐羊子和乐羊混为一谈?
乐羊子本以为到家后,妻子会嘘寒问暖,给自己准备丰盛的饭菜,结果妻子却不咸不淡地问他为何回来,乐羊子支支吾吾,就说了自己想家了,学业还没有完成,结果妻子拿起剪刀就想把自己辛辛苦苦织的布给剪断。
乐羊子急忙问妻子,这是为何,他的妻子就说了学习就如同织布一样,如果中间被截断,则是半途而废(《智囊》记载:今若断斯机,则前功尽捐矣!学废半途,何以异是),这也是半途而废典故的出处,乐羊子听后更加惭愧,接下来整整七年没有回家。
魏国名士
那么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人物又怎么会被说成十一人呢,这是因为冯梦龙先生的《东周列国志》,正是在这本著作里,把乐羊子的故事安插在了乐羊的身上,只是为了让战国时期乐羊的形象更加鲜活。
飞鱼说:
乐羊和乐羊子是不是同一个人?其实并不是,一个生在战国一个长在汉朝,半途而废的主人翁是乐羊子,但此人并非战国时魏国名将乐羊。
不过说到乐羊,我们还必须说道说道乐羊攻灭中山之后的事情,乐羊攻灭中山之后,常常居功自傲,魏文侯也不说什么,就赐给了乐羊两大箱?宝贝?,乐羊自然欣喜,但当他打开箱子的那一刻,石化了。
魏文侯
因为箱子里都是乐羊攻打中山不利,群臣弹劾乐羊的奏折,整整两大箱,乐羊感激涕零,对着魏文侯的方向,拜了两拜并说,攻灭中山并不是他的功劳,而是魏文侯的用人不疑(《吕氏春秋》记载:中山之举,非臣之力,君之功也)。
由此可见,战国初期魏国的强大,其实是因为有魏文侯这样的明主,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而反观魏文侯的子孙后代,那真是一代更比一代昏,不仅不能知人,还处处怀疑臣下之心叵测,这也是魏国自魏文侯后一直走下坡路的根源所在了。
成语故事:半途而废
嗯半途而废的主人公是东汉时期河南郡的一位女子,她也是一位很贤惠的妻子,人们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她的丈夫叫乐羊子。半途而废的故事主要是说,这位妻子的丈夫乐羊子去外面求学。因为想念妻子,所以学求学一年之后就回家看望妻子。但是妻子看到他回来,就问他为什么回来?乐羊子说我不为别的,就是想家没有其他理由。
这时妻子就带着丈夫来到她织布的地方,并对丈夫说:?你看求学就跟织布一样,是靠点滴积累起来的。我织了这么长的布,是花很多心思在里面的。于是她就拿起剪刀把织的布全给剪断了,并对乐羊子说:?你现在中途回家,就相当于我织了很长时间的布却被我剪断一样。
就算前面织的再好,但是一旦被剪断,之前所有的努力全都是白费的。你在外求学应该点滴积累,一心一意读书,不应该三心二意,如果那样你之前付出的所有努力都会像这匹布一样,半途而废。
他的丈夫乐羊子看到妻子这样做深受感动,于是又继续去外面求学,这一去就是7年没有回过家。
所以这个故事的主要意思就是告诉人们做事不要前功尽弃,要一鼓作气努力攻克难关,否则就会半途而废,那之前付出的努力也就有始无终了。
所以半途而废这个字的解释就是,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犹豫,最终会前功尽弃。
其实这位女子之前就感化过乐羊子,有一次乐羊子在外面捡了一块金子回来,妻子对乐羊子说:?什么叫有志气,有志气就是宁可饿死也不吃别人呼唤过来的食物。宁可渴死,也不吃盗泉里的水。所以你现在捡了别人的东西,那如果不还回去,就会有损你的品行。
半途而废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半途而废成语是古代汉语词汇有的一种长期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二字和多字的'。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接下来将会选择个成语,一起来聊聊它的典故、出处,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语言精华。
今天咱们来聊聊:半途而废。
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列子传》。
东汉时,一个叫乐羊子的读书人。他的妻子聪明贤慧。有一天,乐羊子在道上捡到一块金子带回到家中,其妻看见后说:"捡到别人的东西而带回到自己的家中,这是一种很不光彩的行为。"乐羊子一听顿时很羞愧,便把捡到的那块金子放回到原处。不久乐羊子离家去远方求学,但是只过了一年他的就回来了,妻子问他为何这么快就回来了。乐羊子回答:"走后我很想念你,因此就回来看看。"妻子听完,拿了一把剪刀把他带到织布机前说:"你瞧,这布的原料的蚕茧,然后用织布机一丝丝把它编织出来,经过很长时间才能织出成寸、成尺、成丈的娟布。如现在用剪刀一下子把它剪断了,就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娟布也织不出来了。你在外边求学也是这样,要持之以恒地用功攻读,如半路就停下来不走了,那不是和用剪刀剪断丝线一样,前功尽弃吗?"乐羊子一听顿受启发和鼓舞,马上告别妻子又出外继续求学,一去就是七年。为鼓励他求学上进,在此期间,其妻还省吃俭用资助乐羊子。
现通常用这典故比喻做事情没有完成就终止了。
;半途而废故事简介50字左右
半途而废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它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传说中,有一个年轻人叫做孙悟空。他在学习如何变出三头六臂的神通时,遇到了困难。他的师傅告诉他,只要坚持练习,就能够成功。于是,孙悟空每天都刻苦练习,终于练成了三头六臂的神通。
然而,孙悟空却没有坚持下去,而是半途而废了。他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强大了,没有必要再继续练习。但是,当他遇到强大的敌人时,却发现自己的神通还远远不够用,无法战胜对手。
通过这个传说,我们可以看出,半途而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如果半途而废,将会面临失败和挫折。因此,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都应该坚持不懈地努力,不要半途而废。
东汉时,河南郡有一位贤惠的女子,人们都不知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是乐羊子的妻子。一天,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向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因为它的名字令人厌恶。也不吃别人施舍而呼唤过来吃的食物,宁可饿死。更何况拾取别人失去的乐西。这样会玷污品行。”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非常惭愧,就把那块金子扔到野外,然后到远方去寻师求学。
一年后,乐羊子归来。妻子跪着问他为何回家,乐羊子说:“出门时间长了想家,没有其他缘故。”妻子听罢,操起一把刀走到织布机前说:“这机上织的绢帛产自蚕茧,成于织机。
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有一寸长;一寸寸地积累下去,才有一丈乃至一匹。今天如果我将它割断,就会前功尽弃,从前的时间也就白白浪费掉。”
妻子接着又说:“读书也是这样,你积累学问,应该每天获得新的知识,从而使自已的品行日益完美。如果半途而归,和割断织丝有什么两样呢?”乐羊子被妻子说的话深深感动,于是又去完成学业,一连七年没有回过家。
扩展资料:
半途而废,中国古代典故之一,出自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后转化为成语,本义为路走到一半停了下来,比喻事业没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终,做事有头无尾。
故事寓意:做事如果每次做到一半就放弃,那么我们最后肯定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功,只有坚持到底,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完成,我们才能一步一步前进,在胜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立下了目标,就要敢于实践,努力完成,只会空想是不对的,半途而废也是不对的。
百度百科--半途而废
今天关于“半途而废的成语故事”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