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成语故事_3至6岁成语故事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3-6岁成语故事”的理解。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1.6岁儿童读物好书推荐

2.3岁孩子玩成语接龙,一连能接200个,硕士妈妈:这样做你娃也行

3.写出与孔子有关的一个成语故事,急呀

4.学习成语可以丰富孩子历史文化知识,3-6岁的孩子成语启蒙怎么学?

5.麻烦大家帮我找下有关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

6.5-6岁儿童绘本推荐

3-6岁成语故事_3至6岁成语故事

6岁儿童读物好书推荐

       6岁儿童读物好书推荐如下:

       1、经典故事类的绘本:《红狐狸和小鸭子》、《蓬蓬头教授的万灵药》、《苏和的白马》、《神奇小老鼠》系列、《巴巴爸爸》系列等。

       2、童话、寓言和成语故事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成语故事》等。

       3、哲学启蒙类:《一片树叶落下来》、《风中的树叶》、《风到哪里去了》、《石头汤》、《摇摇晃晃的桥》、《驴小弟变石头》、《100万只猫》等。

       4、职业启蒙教育类:《小朋友的职业体验》系列。

       5、数概念培养类:《阶梯数学》系列、《生活数学游戏》系列等。

儿童读物

       儿童读物(children's books or reading matter)是指少年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知识读物、连环画、游戏样式读物等的总称。儿童发展(Child development)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

       一般指从出生到成熟(青年初期)的过程,也有一些学者从胎儿期开始进行研究。儿童生理方面的发展表现为身长、体重、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的变化。

3岁孩子玩成语接龙,一连能接200个,硕士妈妈:这样做你娃也行

       与手不释卷相关的成语故事

       2011-5-11 06:33 提问者: ghskjdagoeqo | 浏览次数:1110次

        我来帮他解答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还能输入 9999 字插入删除插入地图删除地图插入视频视频地图回答即可得2分经验值,回答被选为满意回答可同步增加经验值和财富值

参考资料:

匿名回答提交回答取消

       2011-5-11 07:22 满意回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故事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列举自己及前人的例子,如“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谓老而好学。”吕蒙深受感动,从此发奋学习,学问提高很快 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 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 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 再读些《左传》、《史记》等一些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 停了停,孙权又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 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为什么你就没有时间呢?”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并坚持不懈。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出处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

       原文:

       凡先生之游⑴,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⑵,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⑶;或⑷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⑸坊肆⑹中发⑺书而对勘⑻之。或径行⑼平原大野,无足⑽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⑾;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⑿复之。

       编辑本段编辑本段字词注释

       注释:

       (1)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旅行。先生,指顾炎武。 (2)厄塞:险要的地方。 (3)曲折:详细情况。 (4)或:有的。 (5)即:靠近,引申为走向。 (6)坊肆:街市中的客店。 (7)发:打开 (8)对勘:核对校正。 (9)径行:直接行走。 (10)无足:没有值得。 (11)诸经注疏: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 (12)熟:仔细认真。

       译文: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随身用许多马和骡子装书。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向退休的差役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有时直接走过平原旷野,没有什么值得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然有忘记的,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仔细认真地查看。

       编辑本段文章解读

       解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许多人对顾炎武的最初认识,恐怕就源于这句充满爱国激情的名言。这位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对待读书做学问老老实实,认认真真。《顾炎武手不释卷》一文,用非常精简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好学不倦的顾炎武。凡顾炎武所到之处,书始终伴随左右,“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坐在马背上背诵经黄,“偶有遗忘”,还要找书认真复习。可贵的是顾炎武并不是读死书,一旦发现与平日所闻不合,还要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正是有这一精神,顾炎武根据实地考察,完成一部集文献资料与实地历史考察相结合的著作——《天下郡书》。

       手不释卷

       解 释 :

       形容读书或看书入迷,手都不舍得松开书,形容勤奋好学。有时也比喻十分喜爱。

       编辑本段出 处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编辑本段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指十分勤奋好学。

       编辑本段示 例

       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凡嗜好的读书,能够~的原因也就是这样。” 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筹,手不释卷。(清·王晫《今世说·德行》)

       编辑本段造 句

       ◎ 回厦门后,他仍手不释卷地阅读着、摘录着、思考着,关于鲁迅与文艺思潮、流派关系的材料,不知不觉地又积累了一大叠。 ◎ 谷秸的最大乐趣,是手不释卷,闭门读书。 ◎ 他的一生养成了好读的习惯,一直到老年仍然每天手不释卷。 ◎ 说到学习,现在有很多同志可谓手不释卷,无时不学,因此,他们进步也快。

       编辑本段近义词

       学而不厌、爱不释手 、手不释书

       编辑本段反义词

       不学无术追问太长了,谢谢,希望能在200字以内。。。

        回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许多人对顾炎武的最初认识,恐怕就源于这句充满爱国激情的名言。这位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对待读书做学问老老实实,认认真真。《顾炎武手不释卷》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列举自己及前人的例子,如“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谓老而好学。”吕蒙深受感动,从此发奋学习,学问提高很快 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 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写出与孔子有关的一个成语故事,急呀

        3岁孩子玩成语接龙,一连能接200个

        硕士妈妈:这样做你娃也行

        上周末堂妹带着她女儿曦曦来我家做客,结果我就被曦曦的聪明伶俐给震惊住了。按理说本人也算是见多识广,平时也没少接触聪明孩子,可是像曦曦这样的,还真的是让我目瞪口呆。之所以我会这么说,是因为曦曦才3岁,而且还不识字,可是却出口成章,成语连篇。实在太厉害了!

        当我对她说,曦曦下午姨妈带你和哥哥姐姐一起去公园看桃花好不好呀,结果曦曦很开心地回答说好呀好呀,公园还有小鸟,鸟语花香太棒了!这?我瞬间就惊呆了有没有,她才3岁呀,鸟语花香都会说了,于是我就问她曦曦居然还会说鸟语花香,宝贝太棒了,你每天学成语是不是特别累呀?结果曦曦摆了摆小手,很大气地说这有什么呀,很简单的,我学得很轻松,都没有废寝忘食学呢!

        不得不说,才3岁的曦曦简直就是行走的成语小词典,而据我堂妹说,曦曦现在掌握的成语已经有两百个了,而且自从孩子学成语后,表达能力是越来越强,在幼儿园表现也很棒,经常被老师表扬。可谓是妥妥的小学霸。

        而说起学霸就不得不提我堂妹自己的经历了,堂妹从小就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异,大学毕业后直接被保研,硕士期间学的正是中文,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学霸。而她毕业后就进了我们当地最好的中学教语文,因此也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在培养孩子这一块,堂妹可谓是权威。

        曦曦之所以能够出口就是成语,就离不开堂妹的培养,在堂妹看来,孩子6岁前,正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这时候孩子的时间又多,好奇心又比较强,记忆力也很不错,因此这时候让孩子学成语就非常合适,这样孩子以后上小学后也会受益匪浅。

        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成语学习对于幼儿来说未免太早了,学习起来也太困难了,其实啊, 大家大可不必担心。像曦曦虽然才3岁,而且还没开始识字,但是却学得非常轻松,而且成语量也非常大。那么堂妹到底是用什么方法教曦曦的呢?难道是曦曦遗传了堂妹的学霸天赋才可以?

        当我向堂妹提出这个问题后,堂妹非常自信地告诉我,其实办法很简单,每个孩子都可以。堂妹说,她在教曦曦学成语的时候,首先就是给孩子听成语故事,这对于小朋友来说,可谓是非常有吸引力,因为小朋友都喜欢听故事,而每一个成语背后都几乎包含着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于是从曦曦两岁起,每天晚上睡觉前,表妹都会给孩子听成语故事,这样孩子就自然而然的对成语产生了兴趣。很好地避免了生硬的学成语带来的枯燥感。

        而且堂妹还建议说,家长们在给孩子听成语故事的时候,最好从“动物”类的成语开始,这样孩子就会更容易投入到故事的情境中。像常见的守株待兔,浑水摸鱼,虎头蛇尾等等,这些成语就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更容易接受。

        当孩子对成语有了一定的兴趣之后,家长们就可以买一些成语漫画书,让孩子接触更多的漫画故事,一般来说,漫画风格都非常夸张有趣,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变得更有想象力,而且丰富的图画也会让孩子的视觉审美更强。此外,用的形式让孩子理解成语的意思,孩子往往会更一目了然,更容易掌握。

        在这里也建议家长们在选漫画书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权威性高,并且色彩丰富的,这样孩子在学习成语的时候,就会更准确,而且视觉冲击更强烈,记忆也就更深刻。像我之前买过很多漫画书,结果单单一个“后羿射日”的成语就有好几个版本,这就让我产生了怀疑,更糟糕的是,错误的印刷还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错误。

        此外,选漫画书,最重要的就是要符合孩子的发展需求,牛仔小时候,我给他买了一套水墨风格的成语漫画书,结果牛仔年龄太小了,对这种风格的完全欣赏不了,最后这本书只能被束之高阁。

        而堂妹则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多方对比之后,很快选中了最适合小朋友的《漫画成语故事》,这本书风格新颖有趣,用色丰富强烈,而且故事内容严谨,权威性和趣味性都很高,据堂妹说,这本书的作家任长虹老师也非常善于给小朋友作画,是国内知名的大画师。而且这套书性价比也很高,全套4本,包含成语320个,整体售价只要49元,算下来非常划算。

        此外,家长们要想让孩子更好地学习成语,也可以陪孩子玩成语卡片。像堂妹在教育西西学成语的过程中,就专门买了一套成语接龙的卡片。

        之后母女俩就经常找时间在一块玩成语接龙,刚开始每人手里拿6张,慢慢地增加到了10张、20张,孩子不仅掌握了更多的成语量,在接龙的过程中,因为要找出第一个字和对家成语卡片最后一个字相同的成语,因此,曦曦也在玩耍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认识了很多字。

        这套卡片共160张,包装放在一个铁盒子里,非常方便归纳。而且每张卡片的四个角都设计成了圆角形,让孩子在玩耍中很好地避免了误伤。可谓是非常贴心。而且里面还附带了说明书,介绍了很多种玩法。可谓是乐趣无穷。

        那天听了堂妹的介绍之后,妙妙姐也赶紧给孩子们下单了一套,结果收到后,牛仔每天晚上都缠着我要玩成语接龙,后来我自己又找到了好几种玩法。比如抽签,就是将10个成语卡片背面放着,然后家长和小孩交替抽牌,最后看谁手里的可以连成成语接龙,那么就算谁赢。

        不得不承认,有了这套成语接龙的卡片,孩子的兴趣更高了,掌握的词汇量和成语量也更多了。

        再结合前面的那套《漫画成语故事》可谓是珠联璧合,让孩子轻轻松松就变得出口成章!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以后写作文枯燥无味,没有文采了。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下期见。

学习成语可以丰富孩子历史文化知识,3-6岁的孩子成语启蒙怎么学?

       1岁: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9月28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关于孔子出生年月有两种记载,相差一年,今从《史记?孔子世家》说。?

       2岁:公元前550年(鲁襄公二十三年)孔子在鲁。?

       3岁:公元前549年(鲁襄公二十四年)其父叔梁纥卒,葬于防山(今曲阜东25里处)。孔母颜征在携子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4岁:公元前548年(鲁襄公二十五年)孔子在鲁。?

       5岁:公元前547年(鲁襄公二十六年)孔子弟子秦商生,商字不慈,鲁国人。?

       6岁:公元前546年(鲁襄公二十七年)弟子曾点生,点字皙,曾参之父。?

       7岁:公元前545年(鲁襄公二十八年)弟子颜繇生,繇又名无繇,字季路,颜渊之父。?

       8岁:公元前544年(鲁襄公二十九年)弟子冉耕生,字伯牛,鲁国人。?

       9岁:公元前543年(鲁襄公三十年)孔子在鲁。这一年,郑国子产执政,“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左传?襄公三十年》)郑国大治。后来孔子对子产的政绩评价很高。?

       10岁:公元前542年(鲁襄公三十一年〕弟子仲由生,字子路,卞人。?是年鲁襄公死,其子躌继位,是为昭公。?

       11岁:公元前541年(鲁昭公元年)孔子在鲁。?

       12岁:公元前540年(鲁昭公二年)弟子漆雕开生,字子若,蔡人。?

       13岁:公元前539年(鲁昭公三年)孔子在鲁。?

       15岁:公元前537年(鲁昭公五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故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16岁,公元前536年(鲁昭公六年)郑铸刑鼎。弟子闽损生,字子骞,鲁国人。?

       17岁:公元前535年(鲁昭公六年〕孔母颜征在卒。是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19岁:公元前533年(鲁昭公九年)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

       20岁:公元前532年(鲁昭公十年)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21岁:公元前531年(鲁昭公十一年)是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此“鄙事”当包括“委吏”、“乘田”。?

       27岁,公元前525年(鲁昭公十七年〕郯子朝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30岁:公元前522年(鲁昭公二十年〕自十五岁有志于学至此时已逾15年,孔子经过努力在社会上已站住脚,故云”三十而立”。(《论语?为政》)是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鲁国访问。齐景公会见孔子,与孔子讨论秦穆公何以称霸的问题。弟子颜回、冉雍、冉求、商瞿、梁鴷生。回字渊,雍字仲弓,求字子有,瞿字子木,皆鲁国人;鴷字叔鱼,齐国人。?

       31岁:公元前521年(鲁昭公二十一年)弟子巫马施、高柴、宓不齐生。施字子期,陈国人;柴字子高,齐国人;不齐字子贱,鲁国人。?

       32岁:公元前520年(鲁昭公二十二年)弟子端木赐生,赐字子贡,卫国人。?

       34岁:公元前518年(鲁昭公二十四年)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聘,问乐于苌弘。?

       35岁: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发生内乱。《史记?孔子世家》云:“昭公率师击(季)平子,平子与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齐。”孔子在这一年也到了齐国。?

       36岁,公元前516年(鲁昭公二十六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得到齐景公的赏识,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于,被晏子阻止。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37岁:公元前515年(鲁昭公二十七年)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由齐返鲁。吴公子季札聘齐,其子死,葬于瀛、博之间。孔子往,观其葬礼。弟于樊须、原宪生。须字子迟,鲁国入;宪字子思,宋国人。?

       38岁:公元前514年(鲁昭公二十八年)晋魏献子(名舒)执政,举贤才不论亲疏。孔子认为这是义举,云:“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

       39岁,公元前513年(鲁昭公二十九年)是年冬天晋铸刑鼎,孔子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40岁:公元前512年(鲁昭公三十年)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故自云“四十而不惑”。弟子澹台灭明生。灭明字子羽,鲁国人。?

       41岁:公元前511年(鲁昭公三十一年)弟子陈亢生。亢字子禽,陈国人。?

       42岁:公元前510年(鲁昭公三十二年)昭公卒,定公立。?

       43岁:公元前509年(鲁定公元年)弟公西赤生。赤字华,鲁国人。?

       45岁:公元前507年(鲁定公三年)弟子卜商生。商字子夏,卫国人。?

       46岁:公元前506年(鲁定公四年)弟子言偃生。偃字子游,吴国人。?

       47岁:公元前505年(鲁定公五年)弟子曾参、颜幸生。参字子舆,鲁国人。幸字子柳,鲁国人。?

       48岁:公元前504年(鲁定公六年〕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陪臣执国命”。(《论语?季氏》)《史记?孔子世家》云:“陪臣执国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阳虎欲见孔子,孔子不想见阳虎、后二人在路上相遇。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没有明确表态。此事当在鲁定公五年或鲁定公六年。?

       49岁:公元前503年(鲁定公七年)弟子颛孙师生。师字子张,陈国人。?

       50岁:公元前502年(鲁定公八年)自谓”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公山不狃以费叛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被子路阻拦。?

       51岁:?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九年)孔子为中都宰,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四方则之。弟子冉鲁、曹坅、伯虔、颜高,叔仲会生。鲁字子鲁,鲁国人:坅字子循,蔡国人:虔字子析,鲁国人;高字子骄,鲁国人:会字子期。鲁国人。?

       52岁: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升大司寇,摄相事。夏天随定公与齐侯相会于夹谷。孔子事先对齐国邀鲁君会于夹谷有所警惕和准备,故不仅使齐国劫持定公的阴谋未能得逞,而且逼迫齐国答应归还侵占鲁国的郓、鄵、龟阴等土地。?

       53岁:公元前499年(鲁定公十一年)孔子为鲁司寇,鲁国大治。?

       54岁: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十二年)孔子为鲁司寇。为削弱三桓,采取堕三都的措施。叔孙氏与季孙氏为削弱家臣的势力,支持孔子的这一主张,但此一行动受孟孙氏家臣公敛处父的抵制,孟孙氏暗中支持公敛处父。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弟子公孙龙生。龙字子石,楚国人。?

       55岁: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春,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到了卫国。十月,孔子受谗言之害,离开卫国前往陈国。路经匡地,被围困。后经蒲地,遇公叔氏叛卫,?孔子与弟子又被围困。后又返回卫都。?

       56岁,公元前496年(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子路对孔子见南子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郑国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古之遗爱”。?

       57岁:公元前495年(鲁定公十五年)孔子去卫居鲁。夏五月鲁定公卒,鲁哀公立。?

       58岁:公元前494年(鲁哀公元年〕孔子居鲁,吴国使人聘鲁,就“骨节专车”一事问于孔子。?

       59岁:公元前493年(鲁哀公二年)孔子由鲁至卫。卫灵公问陈(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去卫西行。经过曹国到宋国。宋司马桓?(左鬼右隹)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60岁: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孔子自谓”六十而耳顺”。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61岁:公元前491年(鲁哀公四年〕孔子离陈往蔡。?

       62岁:公元前490年(鲁哀公五年)孔子自蔡到叶。叶公问政于孔子,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在去叶返蔡的途中,孔子遇隐者。?

       63岁:公元前489年(鲁哀公六年〕孔子与弟子在陈蔡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后被楚人相救。由楚返卫,途中又遇隐者。?

       岁:公元前488年(鲁哀公七年)孔子在卫。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

       65岁:公元前487年(鲁哀公八年)孔子在卫。是年吴伐鲁,战败。孔子的弟子有若参战有功。?

       66岁:公元前486年(鲁哀公九年)孔子在卫。?

       67岁:公元前485年(鲁哀公十年)孔子在卫。孔子夫人亓官氏卒。?

       68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是年齐师伐鲁,孔子弟子冉有帅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答曰“学之于孔子”。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于归鲁。孔于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季康子欲行“田赋”,孔子反对。孔子对冉有说:“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丘亦足矣”。?

       69岁:公元前483年(鲁哀公十二年)孔子仍有心从政,然不被用。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孔子的儿子孔鲤卒。?

       70岁:公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孔子自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颜回卒,孔子十分悲伤。?

       71岁: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是年春,狩猎获麟。孔了认为这不是好征兆,说:“吾道穷矣”。于是停止修《春秋》。六月齐国陈恒弑齐简公,孔子见鲁哀公及三桓,请求鲁国出兵讨伐陈桓,没有得到支持。?

       72岁:公元前480年(鲁哀公十五年〕孔子闻卫国政变,预感到子路有生命危险。子路果然被害。孔子十分难过。?

       73岁: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孔子患病,不愈而卒。葬于鲁城北。鲁哀公诔之曰:“天不吊,不潎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为之守墓六年。弟子及鲁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孔子受到人们的奉祀

麻烦大家帮我找下有关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

       学习成语可以丰富孩子历史文化知识,国学启蒙,是一条通道,走过这里,亲近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这其中,成语因为其故事性强,适合成为国学启蒙中最先开始的部分。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作为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学习成语可以丰富孩子历史文化知识,同时每个成语背后是一个典故和寓意,还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概括和理解能力。对于3-6岁的孩子,启蒙阶段最重要是培养他们对成语的兴趣,绘本选择宜注重画面生动、故事性、互动性强。6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做一些进阶,选择对成语故事有来龙去脉的讲解,及字义、语法,现代延伸等。

       作者断张取艺向来擅长用孩子读的懂的语音,进行历史文学再创作。《逗逗镇的成语故事》这套书以漫画风格,通过讲逗逗小镇发生了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把传统成语重新解读。如果喜欢“逗逗镇系列”的孩子,那么这套书就会很讨他们喜欢。这套书可以做启蒙也可以做延伸,每本书尾延伸内容包括成语出处、成语解释和成语接龙。这套书是故事改编,介意这点的可以另做选择。

       游戏书的好处就是能在玩中让学成语不枯燥。《写给儿童的成语游戏书》全套有4册,包含了100个成语故事和100个游戏。从成语学习内容上讲,每个成语有出处、释义、故事、插图是比较全面的,是有延伸的。游戏内容是跨学科的,它涵盖了迷宫、拼图、涂色、连线、数字运算、常识等方面。这本书更适合有一定阅读积累的小朋友,也可以搭配成语绘本组合来读。《600图成语故事大书》是一本大画面绘本。4张图讲一个成语故事,全书按主题分为寓言典故篇、励志英才篇和智慧哲理篇三类,共讲了153个成语故事。

5-6岁儿童绘本推荐

       王亚南睡三脚床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怎样读书?

       特殊爱好

       几十年来,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为了读书,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他一些书刊,就是利用这时间,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断断续续看完的。

       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茶几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有一次,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地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认真地学,反复地读

       从来反对那种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集的大部分诗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诵。《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他从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过。他看过的《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种以上。一部《昭明文选》,他上学时读,五十年代读,六十年代读,到了七十年代还读过好几次。他批注的版本,现存的就有三种。

       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他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联共党史》及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各读了十遍。《***宣言》、《资本论》、《列宁选集》等等,他都反复研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画。

       不动笔墨不看书

       几十年来,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

       无所不读

       的读书兴趣很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一些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

       在他阅读过的书籍中,历史方面的书籍是比较多。中外各种历史书籍,特别是中国历代史书,都非常爱读。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历朝纪事本末,直到各种野史、稗史、历史演义等他都广泛涉猎。他历来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他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对中国文学方面的书籍也读得很多。他是一个真正博览群书

       鲁迅嚼辣椒驱寒

       央视国际 2003年07月21日 17:21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拾贝壳的孩子

       央视国际 2003年07月21日 17:14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一向反对死读书,滥读书。

       当时社会上有些人,学了一门知识赶学另一门知识,没一刻停息,只花时间去学别人的思想,却没时间锻炼自己的思想。结果,知识是学了些,智力却很少增长。

       卢梭对此很看不惯,就在他著的《爱弥尔》一书中说,这种人“就好比在海滩上拾贝壳的孩子,起初拾了一些贝壳,可是看到其他的贝壳时,他又想去拾,结果扔掉一些又拾到一些,乃至拾一大堆贝壳不知道选哪一个好的时候,只好通通扔掉,空着手回去。”

       是当国王还是读书?

       央视国际 2003年07月21日 17:13

       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

       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的阁楼里,也不愿当一个不能读书的国王

       顾炎武自督读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北宋宰相赵普

       《宋史》云: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头悬梁,锥刺骨

       囊萤夜读

       凿壁偷光

       闻鸡起舞

       凿壁偷光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篇后一语]

       这篇寓言写了匡衡少年时读书的两件事,一件是凿壁偷光,一件是借书苦读。他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的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

       ————————————————————————————

       巴金的读书方法

       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

       原来他的读书法就是静坐在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这样有许多好处:

       (1)不受条件限制,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巴金列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长期被德军包围的时候,有一位少女在日记中写着“某某型,《安娜·卡列尼娜》”一类的句子。当时没有电,也没有蜡烛,整个城市实行灯火管制,她不能读书,而是在黑暗中静坐回忆书中的情节。托尔斯泰的小说帮助她度过了那些恐怖的黑夜。另一个例子是他自己在十年内乱中的亲身经历。他说:“‘文革’期间要是造反派允许我写日记,允许我照自己的意思写日记,我的日记中一定写满了书名。人们会奇怪:我的书房给贴了封条,加上锁,封闭了十年,我从哪里找到那些书来阅读?他们忘了人的脑子里有一个大仓库,里面储存着别人拿不走的东西。”这两个事例说明,在一切不具备正常读书条件的情况下都可以“读书”。

       (2)温故而知新。通过回忆,将过去读过的书拿出来一点点地咀嚼,就象牛反刍一样,能进一步消化吸收。每回忆一次都会有新的理解,新的认识,新的收获。

       (3)能够不断地从已读过的书中吸取精神力量。巴金说:“我现在跟疾病作斗争,也从各种各样的作品中得到鼓励……即使在病中我没有精神阅读新的作品,过去精神财富的积累也够我这有限余生消耗的。一直到死,人都需要光和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顾炎武自督读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

       怎样读书?

       特殊爱好

       几十年来,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为了读书,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他一些书刊,就是利用这时间,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断断续续看完的。

       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一带向箱子书。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茶几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有一次,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地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认真地学,反复地读

       从来反对那种只图书、从来反对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集的大部分诗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诵。《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他从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过。他看过的《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种以上。一部《昭明文选》,他上学时讯,五真正十代读,六十年代读,到了七十年代还读过好几次。他批注的版本,现存的就有三种。

       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他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联共党史》及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各读了十遍。《***宣言》、《资本论》、《列宁选集》等等,他都反复研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划。

       不动笔墨不看书

       几十年来,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

       5-6岁儿童绘本推荐如下:

       1、经典故事类的绘本:《红狐狸和小鸭子》、《蓬蓬头教授的万灵药》、《苏和的白马》、《神奇小老鼠》系列、《巴巴爸爸》系列等。

       2、童话、寓言和成语故事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成语故事》等。

       3、哲学启蒙类:《一片树叶落下来》、《风中的树叶》、《风到哪里去了》、《石头汤》、《摇摇晃晃的桥》、《驴小弟变石头》、《100万只猫》等。

       4、职业启蒙教育类:《小朋友的职业体验》系列。

       5、数概念培养类:《阶梯数学》系列、《生活数学游戏》系列等。

       6、科普类:《十万个为什么》《小小少年·科普文学馆》系列、《神奇的生命》丛书、《聪聪科学绘本》丛书等。

       7、有助于建立自我认同感的读物:《不起眼的小象》、《袋鼠宝宝小羊羔》、《小不点》、《我爱当河马》和《小恐龙》等。

       8、桥梁书类:介于绘本和纯文字之间的“桥梁书”类读物,比如《长袜子皮皮》等。

       儿童绘本, picture book, 也就是咱们平常说的图画书。 但说成是图画书又有点不妥。因为还有不少带图画的儿童书籍不归在这个儿童绘本里面。

       好了,今天关于“3-6岁成语故事”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3-6岁成语故事”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