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于蓝而胜于蓝_青出于蓝
1.青出于蓝的意思
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哪里?青和蓝分别是指什么?
3.青出于蓝是什么意思?
4.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处典故介绍 “青”和“蓝”分别是什么意思?
青色是从蓝色中取出来的却比蓝更胜一筹,冰,是水变的却比水寒冷。比喻师傅不一定比徒弟好,学问的高低在于自己。
选自:
《劝学》荀子
原文节选: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于物也。(君子生 通:性)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译文:
譬如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块是冷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但是(用火萃取)使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到)如圆规画的一般的标准了,即使又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 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青出于蓝的意思
青出于蓝(qīng chū yú lán),意思是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 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 后人 胜过 前人 。 出自《 荀子·劝学 》。
拓展:整句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色本来是从蓝草中取得的,可是从蓝草中取得的青色,比蓝草更青;冰本是由水凝结而成的,可是由水凝成的冰比水更凉。由此可见,比喻学生超过老师,青年超过老一辈,就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或“青出于蓝”。
典故:后魏人李谧,字永和,学习很用功,少年时代就读了很多书。他的老师孔璠,学问本来也不错,可是几年以后,李谧的学识就胜过了老师。结果,孔璠反过来又向李谧请教了。人们作了一首歌谣:“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青,比喻学生;蓝,比喻老师。歌谣的意思是:学生成了老师,老师请教学生;究竟谁是老师并不一定,问题在于谁更精通学问。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哪里?青和蓝分别是指什么?
青出于蓝的意思意思是靛青是从蓼蓝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蓼蓝更深。后用“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
1、出自:《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示例:愈变愈妙,可谓~矣。 清·平步清《霞外捃屑》卷六。
3、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4、典故:后魏人李谧,字永和,学习很用功,少年时代就读了很多书。他的老师孔璠,学问本来也不错,可是几年以后,李谧的学识就胜过了老师。结果,孔璠反过来又向李谧请教了。
人们作了一首歌谣:“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青,比喻学生;蓝,比喻老师。歌谣的意思是:学生成了老师,老师请教学生;究竟谁是老师并不一定,问题在于谁更精通学问。
5、近义词:略胜一筹、后来居上、后起之秀、后发先至、后继有人。
6、反义词:不可企及、每况愈下、减师半德。
青出于蓝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于荀子的《劝学》,青是一种颜料,而蓝是一种叫蓝草的植物。这句话其实说的,也就是本来你是从他那里学习东西,最后反而你比他更厉害了。
1、学生比老师厉害其实是经常出现的。
其实,关于这种故事经常发生,比如在古代的时候,就有一对师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有一个姓李的学生,从小成绩就很好,不管看什么书都记得特别快,对于学习也非常的认真各种有名的书籍,他都是熟读在心。
而他最初的老师觉得他这么厉害,而自己恐怕已经没有什么好在教他的了,再这么下去就只能耽误他的成长,所以就让他去拜一个比自己更厉害的老师,那个老师是孔子的后人,在他们那个地方也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学识非常渊博。
2、一开始默默无名的人,通过努力也会变成非常厉害的。
所以那个学生在自己成年的时候就去找了那个学者拜师,而且两个人见面之后,对方也觉得他非常的不错,就同意让他做自己的学生,而这样出名的学者,当然是会有很多学生的了。
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也没有觉得这位学生有什么特别的,就只是把它当成普通的学生一样看待,但是后来他的努力打动了老师,因为他经常喜欢去找老师问问题,而且每次都会跟老师聊上许久,而且天色很晚的时候就会在老师家的书房休息一晚上再回去。
3、从别人那里吸收到知识,后来自己再迸发出比别人更多的知识。
而第二天老师起来上厕所的时候发现他居然还在学习就很惊讶他的努力,通过这样的日积月累,他变成了老师学生中的最厉害的。
后来老师有解答不出来的问题还会去请教他,反而从他到那里得到了答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本来是要教授他知识的是老师,反而最后他比老师还厉害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处典故介绍 “青”和“蓝”分别是什么意思?
意思:靛青是从蓼蓝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蓼蓝更深。 后用来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
读音:qīng chū yú lán
出处:《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举例:清·况周颐《蕙风词话》:“恐梦似真;翻新入妙;不特不嫌沿袭;几于青胜于蓝。”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扩展资料近义词:
后来居上?[ hòu lái jū shàng ] ?原来是表示不满的话,认为帝王用臣不能像堆柴禾那样,把新进的放在旧臣之上。后用以指后起的超过了先前的。
出 处:《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反义词:
每况愈下?[ měi kuàng yù xià ] 原作每下愈况。意思是验猪的肥瘦,越踏在猪的股脚处,其肥瘦状况越明显。后多作每况愈下,形容情况越来越坏。
出 处:《庄子·知北游》:“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况愈下。”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一句非常经典的诗句,这句话最早出自荀子的《劝学》。字面意思是,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寓意后人要胜过前人,学生要超过老师。可能还有很多小朋友不太清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典故是怎样的,这次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背后发生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上的一段井喷期,当时实现了很多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荀子也正是其中一位。
这句话出自战国时期文学家荀子的《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青:是指靛青,青色颜料。蓝:是指蓼蓝,一种植物。
意思是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的。
譬如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块是冷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
荀子用靛青比喻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后起之秀,而用蓝草比喻他们的老师或前辈。
南北朝时期,老师孔璠和学生李谧就演绎了一段青出于蓝的故事。
李谧从小就是个学霸,他记性好,学习认真,四书五经倒背如流。有这样的优等生,做老师的也很欣慰。李谧那时候的老师还不是孔璠。
李谧学业见长,有一天,老师觉得自己教不了这个学生了,再教下去就是误人子弟,决定给他推荐一个更加优秀的老师——孔璠。孔璠是当地名人,算得上是博学鸿儒。老师对李谧说:“你去给孔璠当学生吧,方圆百里之内,恐怕只有他能当你的老师了。”
李谧在十八岁那年才去拜孔璠为师,两人一谈,孔璠觉得这个学生基础扎实,悟性不差,就把他收下了。孔璠因门下学生众多,最初也没有对李谧特别关注,只不过把他当成普通的一员。但李谧的勤奋引起了孔璠的注意,不久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使孔璠确信李谧是可造之才。一天,李谧去孔璠家请教问题,师生投缘,一聊就没个完。等聊得差不多了,一看天色已经很晚了,孔璠说:“你住的地方离这儿远,干脆你就在我家书房囫囵着睡一觉,明天再回去吧,咱师生之间也别太见外。”李谧点头答应了。第二天清晨,天刚破晓,孔璠起来小解,看见书房还亮着灯,觉得奇怪,到窗外一看,只见李谧还坐在书案前认真看书呢,原来他一宿未睡。孔璠赞许地自语道:“学习的劲头这么大,我这辈子还第一次看到,这小子今后有出息。”
知识在于积累,李谧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成效慢慢显现出来,几年后在孔门弟子中已经是第一人,孔璠也十分赏识他。有一次,孔璠遇到一个问题,想了半天想不明白,这时他突然灵机一动:何不找李谧问问,没准他明白。于是孔璠很郑重地向李谧请教,李谧还真给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那时候极讲究师道尊严,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不能随便颠倒的,大学者孔璠向学生李谧请教这件事有点石破天惊,立刻在好友之间传开了。老朋友和孔璠开玩笑:“你向自己的学生请教,就不怕别人笑话?”孔璠坦然一笑,说:“没办法,谁让他知识比我渊博呢。学习的目的在于求知,谁知识多谁当老师。”后来当地人编了一首短歌来赞颂这件事:“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就是说:李谧青出于蓝,超过了老师;谁当老师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明白道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社会规律,我们应对这种现象感到欣喜。如果老师超不过学生,后辈比不上前辈,将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健康的社会应该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提供必要的支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