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的特征是什么_成语的特征是什么的整体性和什么的凝固性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解答有关成语的特征是什么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现在,我们就开始探讨一下成语的特征是什么的话题吧。

1.成语的美学特征。

2.文字方面四字成语有哪些特点是什么

3.现代汉语成语有哪些特点

4.成语特点解释

5.这四字成语有什么区别?

6.什么是成语活用(汉语修辞学)

成语的特征是什么_成语的特征是什么的整体性和什么的凝固性

成语的美学特征。

       成语的美学价值袁顺芝成语是融精练性、形象性、警辟性于一体的语言单位,是语言中的精华。它们内容充实,形象具体,结构洗练,音调和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刻的表现力,较集中地体现了语言的优美和多彩,给人以美感和启迪。

文字方面四字成语有哪些特点是什么

        ? 成语的特点与类型

        成语的特点

        (1)历史的沿用性

        成语是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沉淀后形成的,它得经历一定的时间筛选,有些所谓的“新成语”如:秋雨含泪、兆山羡鬼,其实不能够划在成语的范围。很多的成语出于历史典故,从这些成语中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窥探出当时的历史环境、价值判断等,如源于《战国策》的狐虎威、画蛇添足等。还有很多成语出自于古老的神话传说,比如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这些成语形成于几千年以前,历史悠久。除了源于历史之外,现代成语中的不少传统成语仍保留着古代汉语的遗迹。

        (2)完整与固定性

        成语的形成是经过时间筛选的,经过了很多年的使用与流传,最后才展现在我们现代人面前。它的内部具有规律与韵律,无论从意义上来说还是从韵律上说,它都是不可调整的。成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四个字”,有些字可能没有具体的含义,但不能因此就把它删掉或者省略。同时,成语也具有固定性,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调换布局顺序。如“喜气洋洋”不能改为或用作“洋洋喜气”,这种用法不仅很别扭、不自然,而且也是对成语的不尊重。

        (3)形式的简洁性

        汉语成语简洁、明了,所要表达的意思全都融入到这四个字当中,让人回味无穷、意蕴横生。那为什么成语是四言,而不是五言、六言、七言或者其他形式呢?首先,是表达上的需要,正如上文提到的,成语所表达的意思是很复杂的,所以如果音节太少,在大多数情景下,是不能表达出完整的意思的,但如果音节过多,就显得累赘,反而没有必要创造出“成语”这种语言形式了。所以,四言是最好的中庸选择。

        汉语成语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汉语成语分为不同的类别。比如,可以按照时间年代来划分,先秦、春秋战国、唐、宋、元、明、清等;也可以按照类型来划分,比如文化、政治、经济等。我想按照来源,将汉语成语分个类。

        (1)出自神话故事

        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鹏程万里、开天辟地等,这类成语都比较生动,同时便于理解和记忆,在学习这类成语时也比较有趣。来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一般都历史悠久。

        (2)出自寓言故事

        如坐井观天、拔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等。和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一样,这类成语也比较生动,易于理解和记忆。在学会运用这类成语的同时,也会学会一些生活哲理。

        (3)出自历史典故

        如一字千金、一字之师、一箭双雕、一饭千金、一目十行等。

        (4)出自诗文语句:例如

        “水落石出”,语出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花开)而幽香,佳木(美好的树木)秀而繁阴(浓密的树荫),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5)出自口头俗语:例如

        “利令智昏”、“亡羊补牢”、“等都是古时的俗语俚词;“改头换面”、“拐弯抹角”、“七手八脚”等都是后世流传于民间的口语。

现代汉语成语有哪些特点

       1. 四字成语中,含"文"字的有哪些

        含“文”的四字成语好多:偃武修文 偃:停止;修:昌明,修明。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 咬文嚼字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

        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一文不名 一个钱都没有。

        一纸空文 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 以文会友 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

        以文乱法 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允文允武 形容能文能武。 质非文是 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

        主文谲谏 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

        广文先生 ①唐杜甫称郑虔为“广文先生”。②泛指清苦闲散的儒学教官。

        班马文章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与班固的并称。泛指可与班固、司马迁相比美的文章。

        半文半白 文言和白话夹杂。亦作“半文不白”。

        半文不白 文言和白话夹杂。同“半文半白”。

        秉文兼武 犹言能文能武。 秉文经武 执掌文事,经营武备。

        不名一文 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

        形容极其贫穷。 不直一文 鄙视之词,犹言毫无价值。

        比喻无能或品格卑下。 出文入武 指文武兼备。

        单文孤证 仅有的证据。意指不足凭信。

        重厚少文 持重敦厚而少于文饰。 大有文章 指话语、文章、或已表露的现象之中,很有令人难以捉摸的意思或别的情况。

        大做文章 比喻为达到某种目的,在某些问题上横生枝节,或借题发挥,扩大事态。 百代文宗 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

        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 表面文章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博文约礼 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不立文字 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 不文不武 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才兼文武 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 粗通文墨 粗:略微;通:通晓。

        文墨:指写文章。稍微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

        大块文章 大块:大地。原指大自然锦绣般美好的景色。

        后用以称赞别人内容丰富的长篇文章。 道德文章 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地下修文 旧指有才文人早死。 典章文物 指法令、礼乐、制度以及历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断发文身 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

        多文为富 以多学知识、技能为富有。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

        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繁文缛节 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

        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反面文章 从事情的反面做的文章。

        多指反语。 废文任武 文:文治;任:任用;武:武力。

        废掉文治,任用武力。指轻文重武。

        分文不名 名:占有。一分钱一个铜板也没有。

        比喻非常贫困。 分文不取 一个钱也不要。

        比喻不计报酬。 分文不直 直:同“值”。

        一分钱一文钱也不值。形容没有任何价值。

        浮文巧语 华丽而空泛的言词。 高文典册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官样文章 旧时官场中有固定格式和套语的例行公文。比喻光注意形式,没有实际内容的空话,或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

        龟文鸟迹 指古代的象形文字。 慧业文人 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

        骥子龙文 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原为佳子弟的代称。

        后多比喻英才。 较武论文 较:比较,评论。

        评论武艺,谈论文章。 经文纬武 治理国家的本领,文的武的都具备。

        临文不讳 临:及;讳:避讳。作文时不须避讳。

        被发文身 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

        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 奇文共赏 少见的好文章大家一道欣赏。

        奇文瑰句 瑰:珍奇。优美的文章。

        深文周纳 周纳:罗织罪名。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也指不根据事实,牵强附会地给人硬加。 识文断字 识字。

        指有一点文化知识。 斯文扫地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

        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酸文醋 形容装出一副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同文共轨 同文: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共轨:全国车辙阔狭相同。统一文字,统一车辙。

        比喻国家统一。 望文生义 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

        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微文深诋 想尽办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纬武经文 指有文有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温文尔雅 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

        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

        文不对题 文章里的意思跟题目对不上。指人说话或写文章不能针对主题。

        文不加点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文从字顺 从:服从,顺从;顺:通顺。

        指文章通顺。 文房四宝 俗指笔、墨、纸、砚。

        文风不动 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损坏或改变。

        文过饰非 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文君新寡 指妇女死去丈夫不久。 文君新醮 醮:旧指女子出嫁,这里指再嫁。

        原指汉代卓文君嫁司马相如事。后指寡妇再嫁。

        文理不通 指文章在词句和内容方面都行不通。 文人无行 喜欢玩弄文字的人,品行常常不端正。

        文人相轻 指文人之间互相。

2. 非四字成语有什么特征

        非四字成语包括三字的、五字的、六字的等等。

        非四字成语的特点:1、字数上,少于或者多于四字(这是同义反复,但的确是一个特征,形式上的特征)。2、归类上,通常具有交叉性,既可归入成语,也可能归入其他熟语,比如三字成语多数都可归入惯用语或一般的固定短语,五字的、六字的等等也可能归入谚语等。

        3、结构上,不像一般的四字成语那么稳定,通常可以在中间插入其他成分,或者在其前后接续其他内容,成为半固定的成语。例如“一去不复返”也可说成“一去就不复返了”,“八字没一撇”可以说成“八字还没一撇呢”,“日久见人心”也可说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语体色彩上,四字成语多数比较典雅,书面色彩较浓,有的还保留着文言色彩,而非四字成语色彩比较多样,常常有口语色彩,例如“礼多人不怪”、“行行出状元”等。5、句法上,四字成语可做多种句子成分,很少有单独成句或单独成为复句中的分句的,而非四字成语常常是单独成句(成单句,或者单独构成复句中的一个分句)。

        以上是我临时总结,属于原创成果,引用时请注明。

3. '四字成语'和‘四字词语’有什么区别

        “四字成语”和“四字词语”在概念意义、结构形式、表达意义的整体性等方面不同。

        1、概念意义不同:

        四字成语是成语中常见的一种形式,(成语多为四字,也有三字、五字、七字的成语),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中的定性的一种有特殊特色的词。

        四字词语是词语中词组的一种,而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是一种常见的形式。

        2、结构形式不同:

        四字成语由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成,一般成语都有着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结构说法,不能随意更改。

        四字词语是由语素组成的词,其没有固定的形式要求,其格式也是多种多样。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更改,

        3、表达意义的整体性不同

        四字成语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其意义并不是简单的成分构成进行叠加,而是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展出特殊的意义。

        四字词语往往只是字面意思,可以拆开使用,整体放在一起表达的意思没有更深一步概括。

       

扩展资料:

        一、成语的特征:

        1、结构固定性:

        成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随意更变或增减语素。成语里的语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随意更改。

        2、意义整体性:

        成语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它的意义往往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如“狐虎威”,表面意义是“狐狸借老虎的威势”,实际含义是“倚仗别人的权势去欺压人”。

        3、语法功能的多样性:

        从汉语语法的角度来看,汉语成语在句子里相当于一个短语,因为短语在一个句子中能充当不同的成分,所以成语的语法功能也具有多样性。

        4、风格具有典雅型:

        成语通常来自古代文献或俗语中,其语体风格庄重、典雅。

        二、词语的构成:

        1、单纯词:

        由一个语素组成词,自由的单音节语素和所有的双音节、多音节语素都可以组成单纯词。如:山、水、天、地、人、有、土、红、凑;仿佛、苍茫、水果、蜈蚣、琉璃、参差、蹉跎、敌敌畏、阿司匹林、萨克斯、麦克风等。

        2、合成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

成语特点解释

       成语具有形式整齐、音律和谐、结构固定、言简意赅的特点.

        汉语成语最明显的特点是四个音节构成的占大多数,占成语的95%以上.有人对《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作过统计,结果是:它共“收条目17934个.其中由四音节构成的有17140个,约占总数的95.57%”.书面上用四个汉字来记录,基本上都是四字格.可以说,四音节形式是成语区别于熟语中的其他成员(如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的一个显着标志.为什么汉语成语以四字格为基本形式呢?这大概跟我国传统文化中以对称平衡为美,以不对称不平衡为不美的审美情趣不无关系.成语的这种形式对汉语语汇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代汉语中许多四字格类的固定短语大多从成语发展而来,成为了新的成语,例如扬长避短、一分为二、一穷二白、不正之风等等.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具有音乐美,成语突出地表现了汉语的这一特点.其音律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成语的四个音节大多是两两相对,匀称整齐,节奏鲜明.其二、平仄相间,音调高低起伏,具有旋律美.例如:山清水秀 、行云流水、 豁然开朗、侃侃而谈.成语的这个特点,我们通过本课程第四章“语言的声音美”的学习之后,将会体会更深.

        成语是人们长期运用语言的结果,它具有结构的定型性和意义的完整性的特点,其结构成分和结构关系一般不能随意更改.例如“抱头鼠窜”、“鼠目寸光”、“胆小如鼠”等成语反映了汉民族人民对老鼠的厌恶心理,若将其中的鼠改为“兔”、“龟”等,不符合汉民族的心理习惯.

        成语形式简练但涵义丰富,极富表现力.例如“乘风破浪”除了表示迎着艰险、一往无前外,还隐含着“具有远大抱负”的意思,这是一般的自由组合的词语所不及的.试比较下列两例: ①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一日千里.②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速度极快. 比较可知,例①除了表现高速度之外,还隐含着一种巨大的气势,例②用的是自由组合的词语,表现力明显不及前者.又如“东郭先生”是明代马中锡《中山狼传》中的人物,因救助被人追逐的中山狼,反而几乎被狼所害,比喻不分善恶、滥施仁慈的人.“南郭先生”是《韩非子.内储说上》一则寓言中那个“滥竽充数”的人物,比喻无其才而居其位的人.这些成语表现的都是具有某类特征的人.

        成语大多言近旨远,或蕴含深刻的哲理,或表达一种深刻的思想.例如滴水穿石、唇亡齿寒、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物极必反、相反相成、欲速则不达等.使用成语有助于表达透辟精当,含蓄而深刻,加强语言的表现力.

这四字成语有什么区别?

       成语具有形式整齐、音律和谐、结构固定、言简意赅的特点.

       汉语成语最明显的特点是四个音节构成的占大多数,占成语的95%以上.有人对《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作过统计,结果是:它共“收条目17934个.其中由四音节构成的有17140个,约占总数的95.57%”.书面上用四个汉字来记录,基本上都是四字格.可以说,四音节形式是成语区别于熟语中的其他成员(如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的一个显着标志.为什么汉语成语以四字格为基本形式呢?这大概跟我国传统文化中以对称平衡为美,以不对称不平衡为不美的审美情趣不无关系.成语的这种形式对汉语语汇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代汉语中许多四字格类的固定短语大多从成语发展而来,成为了新的成语,例如扬长避短、一分为二、一穷二白、不正之风等等.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具有音乐美,成语突出地表现了汉语的这一特点.其音律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成语的四个音节大多是两两相对,匀称整齐,节奏鲜明.其二、平仄相间,音调高低起伏,具有旋律美.例如:山清水秀 、行云流水、 豁然开朗、侃侃而谈.成语的这个特点,我们通过本课程第四章“语言的声音美”的学习之后,将会体会更深.

       成语是人们长期运用语言的结果,它具有结构的定型性和意义的完整性的特点,其结构成分和结构关系一般不能随意更改.例如“抱头鼠窜”、“鼠目寸光”、“胆小如鼠”等成语反映了汉民族人民对老鼠的厌恶心理,若将其中的鼠改为“兔”、“龟”等,不符合汉民族的心理习惯.

       成语形式简练但涵义丰富,极富表现力.例如“乘风破浪”除了表示迎着艰险、一往无前外,还隐含着“具有远大抱负”的意思,这是一般的自由组合的词语所不及的.试比较下列两例: ①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一日千里.②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速度极快. 比较可知,例①除了表现高速度之外,还隐含着一种巨大的气势,例②用的是自由组合的词语,表现力明显不及前者.又如“东郭先生”是明代马中锡《中山狼传》中的人物,因救助被人追逐的中山狼,反而几乎被狼所害,比喻不分善恶、滥施仁慈的人.“南郭先生”是《韩非子.内储说上》一则寓言中那个“滥竽充数”的人物,比喻无其才而居其位的人.这些成语表现的都是具有某类特征的人.

       成语大多言近旨远,或蕴含深刻的哲理,或表达一种深刻的思想.例如滴水穿石、唇亡齿寒、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物极必反、相反相成、欲速则不达等.使用成语有助于表达透辟精当,含蓄而深刻,加强语言的表现力.

什么是成语活用(汉语修辞学)

        1. ‘四字成语’和‘四字词语’有什么区别

        ‘四字成语’和‘四字词语’区别:

        1、成语结构固定

        成语都有它自身的固定结构,这是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不能将成语中的字词随便颠倒和增删。成语是语言里作为一个意义完整的单位出现的,不能把成语中的字、词拆开以后去理解成语的意思。

        2、成语有特定的典故

       

        成语是古代汉语词汇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1)这四字成语有什么区别扩展阅读

        成语的基本特征:

        1、结构固定性

        成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随意更变或增减语素。

        例如“唇亡齿寒”,不能改为“唇亡牙冷”、“唇亡牙寒”、“唇无牙冷”;“胸无点墨”,也不能增加成“胸中无有一点墨”。

        此外成语里的语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随意更改。

        例如“来龙去脉”不能改为“去脉来龙”;“汗马功劳”不能改为为“功劳汗马”。

        2、意义整体性

        成语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它的意义往往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如“狐虎威”,表面意义是“狐狸借老虎的威势”,实际含义是“倚仗别人的权势去欺压人”。

        “兔死狗烹”,表面意义是“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实际含义是“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废寝忘食”,表面意义是“不顾睡觉,忘记吃饭”,实际含义是“极为专心努力”等等。

        3、语法功能的多样性

        从汉语语法的角度来看,汉语成语在句子里相当于一个短语,因为短语在一个句子中能充当不同的成分,所以成语的语法功能也具有多样性。

        汉语成语形式多样,如上文所说的有四字成语、五字成语、六字成语、七字成语、八字成语等等,其中四字成语是汉语成语的主要形式。所以这里对成语语法功能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四字成语充当句法成分的分析。

        4、风格具有典雅型

        成语通常来自古代文献或俗语中,其语体风格庄重、典雅。

        2. 四字成语和四字词语区别

        他们的区别是成语更能准确的用四个字表现出更多的思想内容。有联想空间。而后者只有直接的一个意思。是平面的感觉。也许。当代的一些4字词语在100年后也会被编入成语大典里也没有人么不可能的呢。

        3. 请问四字成语和四字词语有什么区别

        “四字成语”和“四字词语”在概念意义、结构形式、表达意义的整体性等方面不同。

        1、概念意义不同:

        四字成语是成语中常见的一种形式,(成语多为四字,也有三字、五字、七字的成语),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中的定性的一种有特殊特色的词。

        四字词语是词语中词组的一种,而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是一种常见的形式。

        2、结构形式不同:

        四字成语由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成,一般成语都有着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结构说法,不能随意更改。

        四字词语是由语素组成的词,其没有固定的形式要求,其格式也是多种多样。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更改,

        3、表达意义的整体性不同

        四字成语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其意义并不是简单的成分构成进行叠加,而是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展出特殊的意义。

        四字词语往往只是字面意思,可以拆开使用,整体放在一起表达的意思没有更深一步概括。

        4. 成语大全四字成语 什么不同

        什么什么不同 :

        与众不同、

        截然不同、

        迥乎不同、

        高低不同、

        好恶不同、

        人大不同、

        花样不同、

        和而不同、

        人心不同、

        好尚不同

        5. ‘四字成语’和‘四字词语’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区别

        成语(chengyu,idioms)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内的结构形式和容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 形象鲜明的作用.

        6. 什么什么不同四字成语

        与众不同 [yǔ zhòng bù tóng]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跟大家不一样。

        出 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这是今日令中第一个古人,必须出类拔萃,与众不同,才觉有趣。”

        截然不同 [jié rán bù tóng]

        生词本

        基本释义

        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出 处

        《茅盾选集·封建的小市民文艺》:“并且对于群众心理的作用上;《啼笑因缘》和《火烧红莲寺》也截然不同。”

        迥乎不同 [jiǒng hū bù tóng]

        生词本

        基本释义

        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

        出 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我们所弹的曲子,一人弹与两人弹,迥乎不同。”

        好恶不同 [hǎo è bù tóng]

        生词本

        基本释义

        爱好和憎恶各不相同。形容人的志趣、志向和思想感情各异。

        花样不同 [huā yàng bù tóng]

        生词本

        基本释义

        指丝织品的式样花色各不相同

        出 处

        唐·卢言《卢氏杂说》

        和而不同 [hé ér bù tóng]

        生词本

        基本释义

        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褒义

        出 处

        先秦·孔子《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好尚不同 [hào shàng bù tóng]

        生词本

        基本释义

        所喜欢的和所推崇的各不相同

        出 处

        《与杨德祖书》

        7. 四字词语与成语的区别是什么

        成语是必须有典故的,有来源的,有故事的,例如:守株待兔,拔苗助长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小时候都学过的

        五彩缤纷

        这种四字词语只是一般的形容词

        8. 四字词语与成语的区别是什么

        成语绝大部分是四个字的,所以大部分成语属于四字词语。不同的是成语都是有典故的,往往有其引申义,而普通的四字词语没有。

        9. 怎样分辨成语和四字词语它们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四字词语是由四个字组成的常用词。

        四字词语是指广义的概念,包括成语和非成语,也叫固定词组或自由词组。

        四字词组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被大量运用于说话、文章里。

        自由四字词组不同于固定词组,它们是可以随意拆散,随意组合的。

        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充分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绝大部分是由四个字组成的。

        特点:

        ①结构的相对定型性。

        ②意义的整体性。

        ③时间和空间的习用性。

        ④形成的历史性。

        ⑤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

        来源:

        ①历史故事。

        ②寓言故事。

        ③神话或其他传说。

        ④古典文学作品。

        成语是语言词汇中的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汉语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例如:

        言简意赅

        勇往直前 相反相成 实事求是

        诲人不倦 经年累月 千钧一发 缘木求鱼

        削足适履 七手八脚 细大不捐 坐井观天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人民口里常说的习用语。有些意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从字面上就不易理解,特别是典故性的。如“汗牛充栋”“虎踞龙蟠”“东山再起”“草木皆兵”之类,在汉语成语里占有一定的比例。中国历史悠久,成语特别多,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最主要的一点是习用语和谚语是口语性质的,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成语跟习用语、谚语是不一样的。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如“狐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他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

        在人民口里常说的一些四字习用语也可以归入成语里来。如“咬文嚼字”“拖泥带水”“阳奉阴违”“不三不四”“心直口快”之类,与成语的结构相同。在成语中也有些是接受外来文化而出现的。如“天花乱坠”“当头棒喝”“不可思议”“不二法门”都是。

        成语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较少。例如“空中楼阁”“鼎鼎大名”“青出于蓝”“有声有色”“欢天喜地”等都是四字成语。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五十步笑百步”“

        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之类,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成语之所以一般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

        四字的语法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主谓式:名副其实、盛气凌人、杞人忧天、胸有成竹;

        动宾式:好为人师、莫名其妙、视为畏途;

        联合主谓式: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

        联合动宾式:知己知彼、养精蓄锐、防微杜渐、发号施令;

        联合名词式:粗心大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

        联合动词式:突飞猛进、勇往直前;

        动补式:逍遥法外、问道于盲;

        兼语式:以邻为壑、令人生畏。

        成语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上面只是简单举例的性质。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对比以及加重的措辞方法。如“阳奉阴违”“外强中干”“五光十色”“一知半解”“七嘴八舌”“患得患失”“不寒而栗”等各有妙用。所以文学家对成语的运用都非常注意。

        成语跟专名、科学术语、谚语、歇后语、引语和由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从某些方面看来,也有相似之出。譬如专名和科学术语都是固定词组;谚语、歇后语、引语不仅是固定词组或句子,而且意味也有些与成语相似;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比较简练,形式跟绝大多数的成语一样,如“东西南北”“春夏秋冬”之类,但是这些都不是成语。把成语跟专名、科学术语等的区别搞清楚,这就有助于断定什么是成语,什么不是成语。

        成语跟专名不同:专名和成语虽然都是由几个字组成的固定词组,但是专名是表示特定概念的,例如“李庄小学”只是一个学校独有的名称(当然,可能有重名),“广安人民公社”只是一个公社独有的名称。成语则是表示一般概念的,例如“七零八落”这个成语,既可以用来形容开败了的花朵,又可以用来形容被打败的军队,也可以用来形容稀疏零散的人群。又如“津津有味”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任何一个人对于某些事物特别感觉有兴趣。

        成语跟科学术语不同:科学术语是表示科学概念的,不是表示一般概念的。例如“主观能动性”“革命乐观主义”“无限花序”“平行四边形”,这些科学术语,尽管都是由几个字组成的固定词组,可是并不是成语。

        成语跟谚语不同:谚语绝大部分是句子而不是词组。谚语经常用在人民大众的口语里,用在文章里的比较少。谚语往往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不象成语那样具有文言色彩。谚语的形式,不象成语那样整齐。例如“坐山观虎斗”“天下乌鸦一般黑”之类的谚语,都不是那么整齐。当然,如果把这些谚语一定说是成语,也是可以勉强的。

        成语跟歇后语不同:歇后语是一种固定的句子,一定要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用事物作比喻,后一部分是从正面作说明。写文章为了收到鲜明、形象、生动、具体的表达效果,也可以像引用成语似的引用歇后语。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泥菩萨洗脸——越洗越难看”“蜜饯黄连——先甜后苦”这些话,都是歇后语而不是成语。

        成语跟引语不同:在古人的著作中有个别语句,如“勾心斗角”(见杜牧《阿房宫赋》)“水落石出”(见苏轼《赤壁赋》)等,因为时常被人们使用,后来就成了成语。但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两句诗。这两句诗不是人们时常使用的,而是在文章中偶尔被引用了。因此这类语句应该称之为引语,不能看做是成语。

        成语跟由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也不一样,因为成语由四个字组成的占绝大多数,所以有些人往往把由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尤其是文言色彩比较浓厚的普通词组,也看做是成语。应当指出:凡是一个词组里的词可以抽换的,就应该把它看做普通词组。例如“根本改变”这个词组,在某种场合,也可以改为“彻底改变”“基本改变”或“大大改变”。又如“密切合作”这个词组,可以改为“紧密合作”“肆意挥霍”,可以改为“任意挥霍”或“随意挥霍”。这几个词组改了以后,并不影响内容,使人感到也很合适。像这样可以自由改动的词组,都是普通词组。至于成语,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成成语的词,一般不能用其他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来替换。例如“虎口余生”这个成语,就不能改为“狼口余生”或“豹口余生”,也不能改为“虎嘴余生”。又如“不管哪个殖民主义者怎样花言巧语地侈谈和平,也掩盖不了他们的侵略本质。”在这个句子里,不但不能把“花言巧语地侈谈和平”改为“花言地侈谈和平”,或“巧语地侈谈和平”,就是改为“巧语花言地侈谈和平”也是非常勉强的。

        成语跟专名、科学术语和歇后语的不同,看起来相当明显。成语跟引语、普通词组、谚语的区别,一般说来也是清楚的,但是有的也不容易分辨。我们应该承认有些固定词组或相当固定的词组是介于成语与谚语、引语或普通词组之间的,对这类词组,不必一定去划分它的界限。例如“一文不值”,它是普通词组,因为把它该为“不值一文”“不值一钱”或“一钱不值”都毫不勉强。但是,这个词组毕竟有相对的固定性,极象成语,把它看作成语,也未尝不可以。又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把它看做成语或谚语皆无不可。

        10. “成语”和“四字词语”的区别是什么

        成语都是词语,但是词语不一定是成语。

        成语(chengyu,idioms)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文字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新词典词语丰富,信息量大。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词语有2字、3字及4字的分类,但请注意,词语不属于成语一类。像:五彩缤纷 这种四字词语只是一般的形容词。

        58 评论 分享 举报

        其他类似问题

        2019-07-06请问四字成语和四字词语有什么区别?11

        2012-04-14请问"四字词语"与成语的区别是什么?18

        2012-01-24成语与四字词语的区别?107

        2018-01-06成语和四个字的词语有什么区别3

        2017-04-05‘四字成语’和‘四字词语’有什么区别176

        2014-08-28成语和四字词语的区别是?3

        2012-04-14请问四字词语与成语的区别是什么?22

        2016-12-12四字词语与成语的区别是什么14

        更多相关四字词语是不是成语的问题 >

        为你推荐:

        特别推荐

成语几个字

       成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他是现代词汇组成部分之一,而且具有构成辞格的特殊功能,是我国宝贵文化的财富。它既有稳定性的一面,又有灵活性的一面。这种灵活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成语活用。首先要指出的是,成语活用是在了解了成语愿义的基础上的活用,要以原成语为基础和依据。所以成语和成与活用是源与流的关系,我们要想了解流,必须要弄清楚源。那么,我们就是先说说这个源——成语。一.成语特点:

       (1)形式整齐

        汉语成语最显著的特点是大多由四字构成,书面上由四个汉字记录,这是汉语独有的语音形式。成语的四音节形式,是在汉族文化传统,心理习惯影响下,在汉语语汇长期发展下形成的。成语中的四个音节,既可以满足容纳丰富的语言信息的需要,表意清楚。又能构成错综复杂的语法关系,而且形式又简单,不至于太松散。

       (2) 音律和谐

        成语是人们在长期反复运用语言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它的每一个结构要素,都已失去了独立性,而相互依存,凝结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定型化的语言单位。

       (4) 言简意赅

        成语的内容十分丰富,他通过提炼的形式,传递出丰富的信息,所以言简意赅是成语在表义上的突出特征。许多成语往往具有双层含义,真实意义常隐于字面意义的背后,引发人们广泛的联想,这也是成语具有独特魅力的重要原因。如“守株待兔”“偃旗息鼓”形象而含蓄的说明了深刻的哲理,令人深思。

       成语以其结构的凝固性,意义的完整性,声律的和谐性,被公认为是民族语言的珍品。成语言简意赅,透过简短的形式,领悟丰富的内涵,常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成语本身常由修辞形式凝结而成,富有语言魅力。加上成语用字典雅古朴,字字取精用宏,韵味独具,气势不凡。成语具有如此多的特点为什么还要活用呢?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它活用的原因。

       二、成语活用的原因

       (一)喜闻乐见

       成语的独特特点和成语以四字格为主的形式,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对称美,均衡美,反映在语言结构就是钟爱四字格。

       (二)陌生的美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过:“人们喜欢被不寻常的东西所打动。”改换成语中的字词,偏离成语的常规,要么语意理解偏离,要么语言符号(读音用字)偏离,目的是创造一种“不寻常”的东西来,用不同凡响,别具一格的形式和理解,产生一种陌生美,顿悟美,去“打动人心”,激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并把这种不寻常的感受引向预测的最佳境界。

       三、成语活用的主要方式

       (1)易序式。

       改变成语语素的词序。如:“万头攒动,碑前啜泣重。一颗巨星陨落去,谁不首疾心痛!……”其中“首疾心痛”由“痛心疾首”易序而成,这是为了押韵。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重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将“损人利己”该为“损己利人”,很好地概括了革命作家柔石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高尚情操和高贵品质。

       (2)易字式。

       改换成语中的某个字。如:“水落油出”、“燃煤之急”、“虎头豹尾”便是由成语“水落石出”、“燃眉之急”、“虎头蛇尾”易字而成的。

       (3)扩充式。

       在成语中间嵌入其他的词语。如“标新立异”、“披星戴月”有人分别扩充为“标现代化之新,立现代化之异”、“披星而出,戴月而归”。

       (4)节缩式。

        将四字成语节缩成两字(或三字)。如“大方之家”、“抛砖引玉”、“画蛇添足”常被简缩

       (5)离析式

       拆开成语,另成新意。如“有土而不豪,是绅而不劣”(茅盾)由“土豪劣绅”离析而成;“已到了悬崖,为何还不勒马?”由“悬崖勒马”离析而成。

       (6)标点式

       在成语中间插入标点符号,另造新意。如《望“洋”兴叹》(标题)中的“洋”加引号代指洋货,强烈地讽刺了某些国人的崇洋心态。“对!牛弹琴。”在成语中加一叹号,并在最后加一句号,则使成语“对牛弹琴”变成了句子,并能有力地回击对方,达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艺术效果。

       (7)否定式。

       反弹琵琶,对一些成语的意义给予否定。《“旁观者”未必“清”》、《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即是此类标题。

       (8)易色式。

       改变成语的感彩、语体色彩或使用范围。“一世之雄”是褒义的,鲁迅曾用来讽刺那种装腔作势、色厉内荏的英雄,这是易褒为贬;“野心勃勃”是贬义的,《红岩》中李敬原用它来赞扬成岗,这是贬词褒用。要结合语境很容易理解。

       (9)别解式。

       临时赋予成语以新的意义。如:“二楼三楼——厂长书记;四楼五楼——亲戚、‘关系’;工人阶级——顶天立地;知足常乐——咱不生气。”(《中国青年报》)“顶天立地”原来意思是形容英雄气概,这里是说工人们在分房时得到的是一般人不爱住的最高(顶天)、最低(立地)层,“顶天立地”被赋予新的意义。一些人视婚姻如儿戏,常好说“我们要再结再离(再接再励)”,用的也是成语的别解式。

       (10)意译式。

       如:“然而祸不单行,掉在井里的时候,上面又偏来了一块大石头。”(鲁迅《故事新编?薇》)后一句便是成语 “落井下石”的意译。

       成语几个字如下:

       成语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五字成语,六字成语等,一直到十三字,大多由四字组成。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扩展资料:

       1、成语的基本特征:结构固定性:成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随意更变或增减语素。例如"唇亡齿寒",不能改为"唇亡牙冷"、"唇亡牙寒"、"唇无牙冷";"胸无点墨",也不能增加成"胸中无有一点墨"。

       2、此外成语里的语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随意更改。例如"来龙去脉"不能改为"去脉来龙";"汗马功劳"不能改为为"功劳汗马"。

       3、意义整体性:它的意义往往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例如"兔死狗烹",表面意义是"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实际含义是"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4、语法功能的多样性:从汉语语法的角度来看,汉语成语在句子里相当于一个短语,因为短语在一个句子中能充当不同的成分,所以成语的语法功能也具有多样性。

       5、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6、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好了,今天关于“成语的特征是什么”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成语的特征是什么”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