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诗是褒义还是贬义_打油诗对社会的影响
1.打油诗,非打油诗和顺口溜的区别
2.怎样写打油诗
3.诗与打油诗的区别
4.古代打油诗是为了什么
5.反映社会现象的打油诗
“打油诗”起源于唐代,当时财阳有个姓张的穷秀才,名叫“张打油”.张打油喜欢舞文弄墨,但没有名气.有一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张打油坐在家里,眼望窗外一片雪白,不禁诗兴,写了一首“咏雪诗”: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诗描写大雪,诗虽粗俗,却很传神.应该说,这首诗没有一个“雪”字,对雪景却描绘得很逼真;近景、远景、动物、静物都写到了.“笼统”,形容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雪片飘洒大地,但盖不住井口,它自然是个“黑窟窿”.黄狗身披雪,变成了白狗;白狗身披雪,身子显得臃肿.一个“肿”字,非常形象,显示出作者对生活观察很细致.由这俚俗的诗句再来看作者的名字,这“张打油”十有八九是识字不多的市井平民,或许是贩浆织履之徒,但有点聪明.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对百姓的思想感情感受最为深切,情动于中,遂凭借对诗歌的某些感悟,以质朴通俗的语言歌而咏之,流传于民间.后来,人们就这种随口押韵、没有寄兴、诗意诙谐的滑稽诗称为“打油诗”,带有一定贬义.
打油诗,非打油诗和顺口溜的区别
1、起源时间不同
打油诗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而诗最早可追溯到先秦,古代诗歌源头可溯流到《诗经》与《楚辞》。
2、写作规范不同
打油诗不太讲究格律,也不注重对偶和平仄。而诗则有平仄和押韵的要求,通常要求对仗工整,表现手法多样,有严格的形式规定。
3、作用不同
打油诗常被用来对社会百态作出嘲弄及讥讽,也可以作为谜语。而诗则要求抒情言志,正如《礼记·乐记》记载:“诗,言其志也。”(译文:诗是表述心志的)
百度百科--打油诗
百度百科--诗歌
怎样写打油诗
一、顺口程度不同
1、顺口溜更加通俗,纯用口语,念起来很顺口,极度口语化。
2、非打油诗、打油诗则相对没有那么顺口。
二、特征不同
1、顺口溜节奏感特强,欢快感更强。
2、打油诗在本质上不必然好笑,但其语言特色的大白话,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好笑。
3、非打油诗不一定有节奏感和幽默感。
三、格式不同
1、顺口溜每句长短没定数,只要顺口,几字都可。
2、打油诗有固定规格,具有格律诗的特征,一般5字或7字。
3、非打油诗无格式要求。
扩展资料
打油诗,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不拘于平仄韵律,要求的文学知识和格律不高,便于普通人口耳相传。同时是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对现实的批判,对社会的认识以及面对生活所表达的一种形式。打油诗,创造起来较易,便于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便于记忆等。?
新民谣在语音形式上的最大特色是“押韵”。由于民谣非一般的口头说话,因而同诗歌、曲艺和唱词等一样,或多或少要讲究一点韵辙,这样人们听起来就悦耳和谐,念起来才顺口易记。
新民谣的主要特色表现在遣词造句上,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
1、用词精当,鲜明的形象色彩跃然纸上。
2、句式整齐,犹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
3、搭配异常,看似不合规范其实自有奥妙其中。
4、省略甚多,民谣自身特点所致。
百度百科-顺口溜
百度百科-打油诗
诗与打油诗的区别
打油诗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不高雅)诗体,常被用来对社会百态作出嘲弄及讥讽。想要写出打油诗,只需要记住这三步:
确立主题
一个优秀的打油诗,必须具有一个思想主题,无论是对一件事、一个人、还是一个景,主题尽量要真实。
句尾押韵
打油诗可以不讲平仄,也不必字字押韵,但所有句子的尾字需要押韵,这样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才能被人记住。
语言通俗
打油诗要接地气,因此打油诗的语言一定要通俗易懂。
打油诗就像是我们小时候的儿歌。比如《丢手绢》传唱度高的原因就是好记又好唱。
古代打油诗是为了什么
1、通俗程度:顺口溜比打油诗更加通俗,纯用口语,念起来很顺口,极度口语化。
2、具体特征不同:顺口溜节奏感特强,如押韵更多、更密、语句更短等,通常就导致了沉淀回味性更弱,欢快感更强。打油诗在本质上不必然好笑,但其语言特色的大白话,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好笑。
3、文字格式不同:顺口溜每句长短没定数,只要顺口,几字都可。打油诗却有固定规格,具有格律诗的特征,一般5字或7字。
4、使用手法不同:打油诗偶尔会用典故,但顺口溜绝不可用。说到排比句,打油诗不会用到,但是顺口溜却恰恰常用。打油诗也会用作谜语。
顺口溜是指“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句子长短不齐,纯用口语,念起来很顺口。”我们以为把当代流行的这种语言现象称作“民谣”可能更为贴切一些。所谓“民谣”,即“民间歌谣,多与时事政治有关”。
打油诗(doggerel),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相传由中国唐代作者张打油而得名。后世则称这类出语俚俗、诙谐幽默、小巧有趣的诗为“打油诗”。另外,有时作者作诗自嘲,或出于自谦,也称之为“打油诗”。
打油诗虽然不太讲究格律,也不注重对偶和平仄,但一定会是押韵,亦通常是五字句或七字句组成。打油诗常被用来对社会百态作出嘲弄及讥讽,也可以作为谜语。
扩展资料
打油诗是作者对现实社会、现实生活丑恶的感应,当然也有对真善美的感应,但主要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任何社会、任何时代,只要有可笑可恨之事,就会有幽默风趣、冷嘲热讽的打油诗应运而生。
而顺口溜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易于上口,悦耳响亮,好念好记,且幽默诙谐,生动形象。正因为如此,新民谣传播起来快速、广泛。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看,新民谣从语音、语法到修辞都表现出一套完善的系统特色。
在高度通俗直白的前提下,感觉特别短促快捷的就是顺口溜,感觉相对平、长的就是打油诗,而两者之间,存在模糊地带。有些顺口溜就是打油诗,有些打油诗也可以是顺口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打油诗
反映社会现象的打油诗
古代打油诗是:
1、释义
打油诗是旧体诗的一种,即俳谐体诗。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不拘于平仄韵律。相传由中国唐代作者张打油而得名。清代翟灏在其《通俗编·文学·打油诗》中曾引张打油《雪诗》云:“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后世则称这类出语俚俗、诙谐幽默、小巧有趣的诗为“打油诗”。另外,有时作者作诗自嘲,或出于自谦,也称之为“打油诗”。
2、由来
打油诗,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不拘于平仄韵律,要求的文学知识和格律不高,便于普通人口耳相传。同时是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对现实的批判,对社会的认识以及面对生活所表达的一种形式。打油诗,创造起来较易,便于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便于记忆等。打油诗流传开来。
3、文学价值
打油诗是典型的俗文学。也许正因为这“俗”,一些“正统”文人才把它视为旁门。但文化名人周作人说:“思想文艺上的旁门往往比正统更有意思,因为更有勇气和生命。”周作人对旁门文艺的高度评价,也适用于对众多名人打油诗的评价。许多精彩的打油诗确实比好多正统的诗歌更有意思。打油诗的魅力在于它的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还有就是通俗性。不但诗本身有趣、幽默、俚俗,暗含讥讽,包容文史知识,体现名人的个性、爱好、轶事和思想,而且很多与诗有关的故事也很生动有趣。打油诗正如爱因斯坦给卓别林的信中写道:“你的**,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看懂”,而显得同样伟大。
以下是一些反映社会现象的打油诗:
1. 不伦不类像傻瓜,日本看了笑哈哈。还说俺是侵略者,穿上军服你是啥?
2. 都有老来日,步履蹒跚行路迟。还望儿女孝心至,切记父母养育时。
3. 少男少女真大方,表演接吻大街上。父母老师若看到,看你脸面往哪放?
希望这些打油诗能够对社会现象的真实现状起到一个调侃呼吁的作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