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的理解与运用52题_成语的理解与运用52题及答案

       接下来,我将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和个人观点来回答大家对于成语的理解与运用52题的问题。现在,让我们开始探讨一下成语的理解与运用52题的话题。

1.行测高频成语辨析?

2.初中常错成语及解释

成语的理解与运用52题_成语的理解与运用52题及答案

行测高频成语辨析?

        Ⅰ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如何轻松辨析国考行测中的高频成语(丽江地区)

        第一组:

        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泥沙俱下释义:指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随着水一起冲下。比喻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

        鱼龙混杂释义:比喻好人坏人混在一起。

        良莠不齐释义:莠:狗尾草,很像谷子,常混杂在和苗中。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差异分析:适用范围有所不同,泥沙俱下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适用范围较窄,一般情况下只用于人。

        第二组:

        鬼斧神工巧夺天工

        鬼斧神工释义:像是鬼神制造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巧夺天工释义: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差异分析:适用范围有所不同,鬼斧神工一般用于形容大自然景物的神奇;巧夺天工多用于形容人的技艺精湛。

        第三组:

        鞭长莫及望尘莫及

        鞭长莫及释义:鞭子虽长,也不能打到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望尘莫及释义: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

        差异分析:两词含义侧重有所不同。鞭长莫及侧重因某种原因或条件的限制不能做到某事。鞭长莫及侧重在能力等方面与他人相比差距较大

        第四组:

        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琳琅满目

        林林总总释义:形容人和事物众多。

        五花八门释义: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琳琅满目释义: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差异分析:含义侧重有所不同,林林总总侧重多而杂乱;五花八门侧重花样多

        或变化多端;琳琅满目侧重美好的事物多。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琳琅满目使用与美好的物品,多用于商品、装饰品等。林林总总五花八门适用范围较广

        Ⅱ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100组高频成语辨析

        颐指气使态度傲,改弦易辙态度变

        不绝如缕声细长,屡试不爽都不错

        知微见著小见大,扬汤止沸不彻底

        未雨绸缪先准备,出奇制胜不带宾

        文不加点一气成,无可厚非本有错

        不刊之论删不得,明日黄花过时物

        改弦更张制度变,评头品足挑毛病

        敬谢不敏婉推辞,耸人听闻多夸大

        釜底抽薪才彻底,汗牛充栋藏书多

        罄竹难书罪恶多,休戚与共同祸福

        师心自用太自负,狗尾续貂坏接好

        左右逢源事圆滑,不容置喙莫插嘴

        不绝如缕情势急,风声鹤唳太惊恐

        振振有词强夺理,浅尝辄止重表面

        同舟共济共患难,骇人听闻真正怕

        鳞次栉比屋多齐,沆瀣一气是小人

        粉墨登场政客坏,十室九空人口少

        噤若寒蝉不敢声,目无全牛技艺熟

        天马行空诗书文,执迷不悟不省悟

        殚精竭虑要学习,苦心孤诣勤钻研

        处心积虑带贬义,差强人意还满意

        浩如烟海资料多,三人成虎谎变真

        罚不当罪处罚重,无所不至坏事多

        不负众望不辜负,不瘟不火恰到好

        不可理喻太蛮横,如沐春风受教化

        胸无城府无心机,空穴来风有根据

        韦编三绝太刻苦,庆父不死制动乱

        倚马可待文思敏,万人空巷真热闹

        首当其冲遭头炮,不名一文太贫穷

        以邻为壑嫁祸人,望其项背可赶上

        谁执牛耳有权威,心劳日拙费心机

        感同深受代谢人,言不及义话无聊

        厚此薄彼有区别,别无长物是贫穷

        安之若素如平常,不可名状说不出

        暴虎冯河勇无谋,得意忘言相默契

        步人后尘模仿人,开门揖盗招祸患

        七月流火天气凉,仰事俯畜养一家

        得陇望蜀贪无厌,移花接木暗更换

        独树一帜自一家,明火执仗是强盗

        绵里藏针内心毒,想入非非思想奇

        遇人不淑嫁错人,赏心悦目心舒畅

        耳熟能详听得多,莫衷一是有分歧

        耐人寻味意味深,半斤八两带贬义

        左右为难难决定,格格不入不协调

        济济一堂人才多,置若罔闻不理睬

        化为泡影未实现,重整旗鼓败再来

        目不交睫睡不着,隔岸观火看热闹

        贻笑大方内行笑,东山再起任要职

        跌宕起伏变化多,蔚然成风好风气

        鱼目混珠假乱真,各有千秋有特色

        上下其手暗作弊,呼之欲出指人物

        痛心疾首是痛恨,琳琅满目好事多

        相得益彰是配合,指日可待好事现

        卓尔不群超常人,唇齿相依关系密

        各司其职尽职责,管窥蠡测小见大

        春意阑珊氛围衰,在劫难逃是灾难

        痛不欲生很悲伤,大快朵颐享口福

        如出一辙是相似,同室操戈内部争

        亦步亦趋乱模仿,歧路亡羊误歧途

        泥牛入海不复返,裹足不前有顾虑

        长此以往情况坏,百里挑一人出众

        隔岸观火只旁观,更仆难数人事多

        骨鲠在喉好难受,顾影自怜人失意

        顾影自怜自欣赏,过犹不及好过头

        海外奇谈无根据,含沙射影暗诽谤

        含英咀华细琢磨,汗牛充栋书籍多

        好高骛远不实际,河清海晏世太平

        恒河沙数数量多,呼天抢地极悲痛

        狐死首丘不忘本,狐死首丘念故乡

        虎踞龙盘地势险,怙恶不悛恶不改

        花里胡哨不实在,缓不济急行动慢

        恍如隔世太沧桑,毁家纾难捐家产

        讳疾忌医掩缺点,火烧火燎身体热

        火烧火燎心中焦,祸起萧强内部乱

        积不相能不和睦,吉光片羽指文物

        佶屈聱牙不顺口,间不容发间距小

        间不容 *** 势急,见风是雨判断错

        见风使舵含贬义,见缝插针善利用

        江河日下情况糟,胶柱股瑟太固执

        焦头烂额很狼狈,矫揉造作不自然

        竭泽而渔重眼前,戒骄戒躁防骄躁

        Ⅲ 涨分,行测考试72对高频成语辨析

       

        在公考中,什么题目最让你头疼呢?我猜大部分人的回答是逻辑填空。逻辑想要做的好,一定是要语义理解+词语辨析一起,这样才能提高正确率。那今天中公教育就为大家辨析一些公考中的高频成语,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成语、记忆成语。

        1. 积重难返 根深蒂固

        积重难返:经过长时间形成的坏思想作风或坏习惯,很难改变。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差异:“积重难返”侧重旧习或旧思想很难改变,“根深蒂固”侧重基础牢固。积重难返后一般跟的是不好的事情,根深蒂固可以形容坏习俗、坏习惯,也可形容好的东西。

        2. 捉襟见肘 顾此失彼

        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借以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亦比喻成资金、物质条件以及能力上的匮乏或欠缺。

        顾此失彼: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不能全面照顾。

        差异:都有“处境窘困,穷于应付”的意思。不同点在于: “捉襟见肘”侧重于指窘困,具有形象色彩,常形容经济困难; “顾此失彼”侧重于指穷于应付,常形容做事无法照顾

        全面。

        3. 五花八门 琳琅满目

        五花八门: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差异:“五花八门”侧重于花样多或变化多端,“琳琅满目”侧重于美好的事物多;“琳琅满目”适用范围较窄,常形容商品、装饰品、工艺品等美好的事物,“五花八门”范围较广。

        4. 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

        差异:两词语为易混淆词语。“不以为然”侧重不认为是对的,“不以为意”侧重轻视。

        5. 日新月异 翻天覆地

        日新月异:是指每天每月都有新气象,形容事物进步很快。

        天翻地覆:形容发生根本的变化。也形容秩序大乱。

        差异:两个词语都能形容变化,但是“日新月异”更侧重于变化的快,而“翻天覆地”更侧重于变化的大。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先带大家辨析这5组公考中常见的成语,当然公考中常见成语还有很多,需要大家自己下去不断积累,你才能成为一本中华小词典,才能在逻辑填空这部分取得更好的成绩。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每位即将考试的小伙伴都能取得一个自己满意的好成绩。

        Ⅳ 如何轻松辨析国考行测中的高频成语

        2019年国考如何轻松辨析行测中的高频成语

        在国考行测中,我们会遇到一类经常会考的题目——逻辑填空。一般情况下逻辑填空的题量在20道左右,常以两空、三空为主。两空题目每道考查8个词语,三空题目每道考查12个词语,相对来说考查的词汇量还是非常大的,这就需要考生在平常有一定的积累。那么今天就带大家做一些积累,一起来辨析国考中的常见高频成语。

        第一组:

        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泥沙俱下释义:指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随着水一起冲下。比喻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

        鱼龙混杂释义:比喻好人坏人混在一起。

        良莠不齐释义:莠:狗尾草,很像谷子,常混杂在和苗中。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差异分析:适用范围有所不同,泥沙俱下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适用范围较窄,一般情况下只用于人。

        第二组:

        鬼斧神工巧夺天工

        鬼斧神工释义:像是鬼神制造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巧夺天工释义: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差异分析:适用范围有所不同,鬼斧神工一般用于形容大自然景物的神奇;巧夺天工多用于形容人的技艺精湛。

        第三组:

        鞭长莫及望尘莫及

        鞭长莫及释义:鞭子虽长,也不能打到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望尘莫及释义: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

        差异分析:两词含义侧重有所不同。鞭长莫及侧重因某种原因或条件的限制不能做到某事。鞭长莫及侧重在能力等方面与他人相比差距较大

        第四组:

        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琳琅满目

        林林总总释义:形容人和事物众多。

        五花八门释义: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琳琅满目释义: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差异分析:含义侧重有所不同,林林总总侧重多而杂乱;五花八门侧重花样多

        或变化多端;琳琅满目侧重美好的事物多。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琳琅满目使用与美好的物品,多用于商品、装饰品等。林林总总五花八门适用范围较广。

        Ⅳ 公务员考试必看成语辨析

        一、考查力度——不断加大从2007年行测言语理解部分将选词填空作为一个稳定的考查题型以来,成语在其中所占的比重是不断加大的。年份题量 2007 2 2008 7 2009 11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2007年只有两道题,在2008年就激增到了7道题,在2009年更是占到了一半以上,达到11道之多。从此可以看出在选词填空之中成语考查力度在明显加大。二、考查方式——组合考查 1.与实词混合考查。成语类的题目在2007年只有两道题目,并且这两道题目都是单独考查的成语的用法。在2008年和2009年的成语类题目中,分别有5道题和6道题是和实词结合在一起考查的,占成语类试题的绝大部分,所以成语加实词的考查方式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2.多空都选成语。随着题目难度的加大,在选词填空之中往往会出现多个空的题目。在2009年的试题中,第30题和第39题不仅是多个空的题目,而且两个空都是成语,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得出正确答案的难度。三、考查角度——复杂多元从成语类试题考查的角度来看,该类试题的考查角度也在逐渐的复杂化。早期的题目中,成语考查主要集中在对易误用成语的考查上,掌握了此类成语解题难度不大。但是,现在又逐渐加大了对常见成语的考查,重点考查常见成语的侧重点的不同,增大考试难度。例如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的第36题: 26.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筑一方城。边地城市风貌的千姿百态,原本就是的事情。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顺其自然B.顺理成章C.水到渠成D.司空见惯选项之中的四个成语并不会引起歧义和望文生义的误用,但是放在句子之中具体辨析侧重点的不同,并不是每一位考生都能够选出正确答案的。那么在这种成语类试题逐渐加大考查力度和难度的情况下,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之中,如何准备成语类题目的考试呢? 公务员考试网建议考生在备考成语辨析试题的过程中,根据成语辨析题在考查角度上的特点,结合其考查形式从积累入手:一方面,考生要注意对易误用的成语的记忆。比如“文不加点”、“不刊之论”等等,不要望文生义;“筚路蓝缕”、“休戚相关”等要注意适用对象;“始作俑者”、“高谈阔论”等要注意感 *** 彩。这要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才能保证在做题目的时候,在实战之中不至于犯低级的错误。另一方面,注意常见成语的积累。常见成语的准备可以从国考和地方的考题之中寻找。仔细分析会发现在常考成语部分是存在着很多成语的重现,这并是巧合现象,这符合这些成语是常用成语的情况的。比如: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30题出现了“A.自上而下不可逆转B.一呼百应铺天盖地C.有条不紊举世瞩目D.运筹帷幄波涛汹涌这样”一些成语。实际上其中的“举世瞩目”这一成语在国考的2003就出现过“A.界限举世瞩目B.界限举足轻重C.范畴举足轻重D.范畴举世瞩目”另外,2008年考查的“顺其自然”,在2009年再次考查。这种重复考查的现象也出现于国考和省考的交叉之中。例如,2008年湖南省就考查了“A.相差甚远B.各有所求C.截然不同D.南辕北辙”这样四个成语。其中的“南辕北辙”在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也考到了,而且这两道题都是在考查表示事物有区别这一意思的成语。这就要求我们在公务员的备考过程之中,做一个有心人。注意题目之中的信息,注意日常的积累。这样在考试之中才能够做到得心应手,应付自如。公务员考试网建议各位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充分挖掘历年真题中包含的信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积极备考。最后祝愿各位考生最终在国考的道路上取得理想的成绩。

        Ⅵ 公务员考试行测成语辨析400条(4

        选D.因为自怨自艾\垂头丧气\怨天尤人都属于外向行为词,而这个空之前的孤独\苦恼则属于内向行为词,所以排除了前3个选项

        Ⅶ 行测专项5高频成语1.PDF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类的题目更需要技巧,这些技巧是和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相连的

        Ⅷ 行测成语辨析题怎么做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成语辨析题:

        首先理解成语的含义,包括原意、引内申义及比喻用法,结合容题目表达的各种特点,通过比较成语的准确含义、感 *** 彩、特殊用法、使用范围、搭配特点、语法功能、语句的逻辑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筛选甄别。

        (可查看行测复习资料掌握答题技巧)

        做题过程中要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轻重适度 的成语,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注意辨析成语之间在适用对象 上的区别,避免误用。

        成语的感 *** 彩 分为褒义、贬义、中性。运用成语时,因为目的、场合、对象等不同,需使用不同感 *** 彩的成语,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做题时,需注意成语感 *** 彩的不同,并进行有效辨析。

        成语从词性 上大致可分为动词性、名词性、形容词性、副词性。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词性,选择句法功能与语境相吻合的成语。

        Ⅸ 行测备考:187条公考言语理解高频成语

        2018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于2017年12月10日上午11点结束,经考生回忆,相较往年,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比较常规,考查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文章阅读四大题型,文章阅读仍作为区别题型仅在副省级试卷中出现。

        一、逻辑填空高频成语再现

        逻辑填空依然考查语境分析和词语辨析两大考点,考查的词语类型包括实词和成语,特别是成语,今年又出现了很多的高频成语,如密不可分、交相辉映、休戚与共、兢兢业业、适可而止等。

        二、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常规考查

        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的考查和往年基本保持一致,以主旨观点题为主,其他题型涉及细节判断题、承接叙述题等。考查的材料内容包括科技、文化、经济等领域。

        语句表达仍考查语句衔接和语句排序两种。

        三、文章阅读篇幅加长,阅读量有所增加

        2017国考文章阅读作为区别题型出现在副省级考试中,2018年延续去年,副省级仍考查两篇文章阅读,文章材料均为科技类文章,包含“基因”、“第六感”等科技素材。但和去年相比,文章篇幅明显长于去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阅读量,增加了此题型的难度。从具体的考查内容来看,涉及语段衔接题、细节判断题等题型,特别是细节类题目考查近5题,由此可看出文章阅读的命题特点——主要考查考生对细节信息的把握能力以及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

初中常错成语及解释

        教学目的:

        让学生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通过适量练习,让学生学会运 用。

        教学重点:

        ①了解易设误的成语的几种类型;

        ②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

        ③有的放矢,加强积累。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出示“2003年全国卷”高考题:投影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往往捉襟见肘。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堵车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答案为D。“如数家珍”的释义为“好象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本句中各种老式钟表本身就是老王的“家珍”,谈不上“如”,因此是错误的。A“捉襟见肘”的意思为“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B“未雨绸缪”中“绸缪”意为“紧密缠缚”。全词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C“自惭形秽”得意思为“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渐愧。”据释义可知前三项为正确的。此题相对简单,只是“如数家珍”相对错误较为隐蔽,学生需静心自习阅读方可做对。]

        这是一道考查成语运用的高考题。成语,凝练精辟、生动形象,虽历经沧桑岁月沿用至今,却依旧文采熠熠,闪烁着灼人的光辉。因此,它是数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上一道“永恒的风景”,亦是检测数百万考生词语运用能力的一道“上佳题型”。

        2.成语运用题在高考中属必考题,从1992年至2003年每年均有一道题。现将最近几年高考出现过的成语列举于下:投影

        2003年 捉襟见肘 未雨绸缪 自惭形秽 如数家珍

        2002年 光怪陆离 雨后春笋 有口皆碑 偃旗息鼓

        2001年 安步当车 颐指气使 车水马龙 蓬荜生辉

        2000年 汗牛充栋 淋漓尽致 洗心革面 左右逢源

        1999年 殚精竭虑 美轮美奂 炙手可热 一劳永逸

        1998年 望其项背 处心积虑 火中取栗 拭目以待

        1997年 莘莘学子 不孚众望 趋之若鹜 万人空巷

        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如“美伦美奂”、“不孚众望”等)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容易用错的成语。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就钻,而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成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二、纵观高考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1997年高考题第4题D项)?

        例2: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1998年高考题第5题C项)

        [以上两句,命题者故意曲解成语词义,以便考查考生的识辨运用能力。第一句中的“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句子表达的意思却是:人们都在家里看电视,街上显得静悄悄的。曲解的词义与所要表达之意正好相反。第二句中的“火中取栗”,语出法国寓言《猴子和猫》,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而本句句意是指消费者利用厂家竞相降价的机会得到实惠。所以,也犯了曲解词义的错误。这是成语题中最常见的错误类型。]

        如全国高考试卷中93年的“差强人意”、“不刊之论”,95年的“首当其冲”,98年的“望其项背”都是从这个角度设题的。另如“不足为训”中的“训”容易理解为“教训”,实际上应为“典范和法则”,“文不加点”的“点”不是“标点”之意,应为“涂点,表示删去”,是形容文章写得快不用涂改就成的。

        此类成语还有别无长物、不易之论、久假不归、独具只眼、目无全牛、一寒如此、猫鼠同眠、危言危行、望尘莫及、罪不容诛、屡试不爽、微言大义、曾经沧海等。

        2、用错对象,张冠李戴

        例3: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1999年高考题第4题B项)?

        例4: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2000年高考题第4题A项)

        [此处命题者从成语使用的对象上命题,重在考查成语词义适用的范围和对象。例3句中的“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轮”:高大,“奂”:众多,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类似的,还有“穿云裂石”“六马仰秣”是指歌声的;“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是指夫妻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指男女儿童的;“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不同凡响”“别出机杼”是指文艺作品的。“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功高不赏”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

        3、误用褒贬,情感错位

        例5: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1998年高考题第5题B项)?

        例6: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2000年全国高考题C项)

        [例5、例6两句,命题者从感情色彩上设误来进行考查。“处心积虑”,意即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作贬义。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例6,洗心革面,是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

        象95年的“无所不为、半斤八两、各有千秋”,97年的“趋之若鹜”,再如“面目全非”、“始作俑者”都是有贬义色彩的词,不能用在好的方面;而“危言危行”又只能用在褒义方面。

        此外,应注意如下有贬褒色彩的成语:振振有词、有口皆碑、附庸风雅、亦步亦趋、粉墨登场、彻头彻尾、长篇大论、罄竹难书等。

        4、颠倒尊卑,不知谦恭

        例7: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 例8: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引导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

        [这点涉及语言得体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尤显重要。常见的谦辞有:抛砖引玉、狗尾续貂、班门弄斧、姑妄言之、信笔涂鸦、一孔之见、不情之请等。敬辞有:高抬贵手、卓尔不群、高朋满座、大材小用等。]

        5、语义重复,自相矛盾

        例9: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1997年高考题第4题A项)?

        例10: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此处两题,命题者从成语与语境的矛盾处设误,以考查考生的逻辑能力。“莘莘学子”意为众多的学生,它的前面却用“一位”修饰,自相矛盾导致逻辑错误。例8中“记忆犹新”的意思是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清楚,就像新近发生的一样。前面不能再用“还”。]

       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嗷嗷待哺: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áo),哀号声;哺(bǔ),喂食。

        5.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bì)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6.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8.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0.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长(chánɡ)物:多余的东西。

       11.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12.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13.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14.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

       15.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16.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为:wéi。

       17.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18.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19.不稂不莠: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稂(lánɡ)、莠(yǒu),田里的野草。

       20.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喙(huì),嘴。

       22.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塞:sāi。

       23.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然,对,正确。

       24.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26.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27.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谨畏惧而又愤怒的样子。

       28.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

       29.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30.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

       31.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32.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33.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蚕、鲸,名词作状语)

       34.沧海一粟:比喻非常微小。粟(sù),谷子。

       35.从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规劝,如同水流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

       36.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37.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38.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多含褒义。

       39.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40.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41.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

       42.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43.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极点,含贬义。

       44.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45.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语出唐代杜牧诗。

       46.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指公堂上受审。

       47.多事之秋:事变很多的时期。

       48.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濡,沾湿。

       49.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都能够详尽地说出来。

       50.耳提在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语出《诗经》。

       51.繁文缛节: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繁多。也比喻多余锁碎的手续。文,礼节,仪式;缛(rù),繁多,烦琐。

       52.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夷,平常。

       53.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54.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55.粉墨登场:化妆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56.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些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也说“俯拾即是”。

       57.感同身受:心里很感谢,如同亲身感受到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

       58.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建,倾倒;瓴(línɡ),水瓶。

       59.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

        这类的太难找,抱歉

       好了,今天关于“成语的理解与运用52题”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成语的理解与运用52题”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