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食打油诗怎么写_健康饮食打油诗
1.人生就像一场戏 后面全文是什么
2.关于校园安全的诗句有哪些
3.近现代中国饮食种类及结构的演变及其原因
4.饭前喝汤,苗条健康,喝什么汤效果才好?
5.豆豉香烤鱼怎么做如何做好吃
6.减肥神药的那些事
农历二月初二之所以称为龙抬头节其实与古代天象有关,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日月五星的运行轨迹把天空划分为28天宿,以此来表示日月五星的运行和位置。
28天宿可分为4个大区,东方苍龙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
西方白虎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
南方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
北方玄武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
其中“角宿”就是龙角。在二月初二这一天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了龙角星,所以称为龙抬头。
人生就像一场戏 后面全文是什么
中国饮食文化区域性特征、演进规律及认识方法
| [<<] [>>]
中国饮食文化区域性特征、演进规律及认识方法
提要 本文主要讨论中国饮食文化区域形成的原因、特征、变化规律,并对研究方法提出看法。
饮食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两大系统因素。就物
质层面说,饮食文化主要取决自然因素;就民族性层面看,则主要由文化因素制约。文章
认为,早在距今10000年——4000年前的时间里,中国便形成了以粟、菽、麦等“五谷”
为主要食物原料的黄河流域饮食文化区、以稻为代表主食原料的长江流域饮食文化区、以
肉酪为主要食料的中北草原地带饮食文化区三大饮食文化不同风格的区域类型。又经过约
四千年之久的演变,至19世纪末,在今天的中国版图内,出现了东北、中北、京津、黄河
下游、黄河中游、西北、长江下游、长江中游、西南、青藏高原、东南等11个子属饮食文
化区位。由于中国历史上是以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闭的小农社会,因此饮食文化
是以“滞进”方式存在的,“惰性”是其变化特征。文章认为在研究方法上,应当把握四点
原则:一、通过文献研究、田野与民俗考察、模拟重复等方法再现历史真实;二、把饮食
文化视为历史上人们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三、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水平是决定饮食文化
民族性风格的主要因素;四、冷静公正、实事求是是饮食文化研究必须恪守的原则。文章
同时指出,菜肴品种只是饮食文化的物质构成之一,远不是民族或区域饮食文化的主体。
认为目前中国大陆的菜品文化研究,主要是以大中城市饭店餐馆的经营品种为对象。而这
些菜品,既不是农民等普通民众的,也不是市民主体的,不属于国民大众日常饮食的范畴。
关键词 中国 饮食文化 区域性 民族性 变化规律 研究方法
区域性是文化的基本属性,这一点应当是文化学的基础理论和文化学者的常识性共识。同样,
饮食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也是国际食文化学者无分歧的认识。从区域性入手考察中国饮食文化及其历史演变,是笔者一贯坚持的原则性方法。这一研究方法,最近十余年来为愈来愈多的研究者所注重,中国食文化学者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笔者与中国十几个省区的二十余名学者分工合作的“中国饮食文化区域史”工程就是这一理论原则和方法的体现。本工程以中国历史上形成的东北、京津、黄河下游、黄河中游、中北、西北、青藏高原、西南、长江中游、长江中游、东南等十一个饮食文化区位为研究对象,是每个食文化区位的发展通史,共由十二册组成。全套丛书约六百万字,目前正在考虑出版事宜。由于中国疆域广阔,自然地理差异大,各地区食生产方式与内容不尽相同,多民族成份存在和彼此的文化差异等因素,于是决定了中国版图之内众多不同风格饮食文化区位的存在。而随着人们食生产活动的不断深化发展,这些彼此差异、不同风格的食文化区位又处于缓慢渐进的历史动态过程之中。认识这种历史存在,研究中国饮食文化区位的历史发展,不仅对了解过去是必要的,而且对于理解今天和创造明天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区位性是在漫长的历史上逐渐形成并与时演变的
中国饮食史上的区位性,可以说是伴随饮食史的开端即显露出来了。原始人类赖以活命的食物原料,完全靠“上帝”的恩赐,即直接向大自然索取。因此,这时的饮食文化特征基本是由人群生息活动范围内的动植物种类、数量、存在与分布状态及水源等纯天然因素决定的。食物原料是天然的,食物形态基本是原料自然形态的分割剥离,没有或很少有原料的再加工。距今一万年左右,在今天中国的版图内,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出现了。从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出现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四千余年前,在经历了五、六千年漫长时间的食生产和食生活之后,中国史前时代的食文化区位特征明显形成。这就是以种植业为主生产方式的明确和以谷物为食料主体倾向逐渐强化的特征。这一时期具体体现为:粟、菽等五谷杂粮结构的黄河流域食文化区,稻为基本食料的长江流域食文化区,以及中北广阔草原地带的畜牧与食文化区三大史前事文化区域类型。鉴于食物原料的广泛性,本文只就最具决定意义的粮食品种讨论,而将蔬果、畜禽等暂且搁置一边。
黄河流域等北方地区是以粟、黍为主要粮食品种的农业文化带。一般认为粟、黍同属,黍糯、粟不糯,、稷通常主要是指粟。考古资料表明,粟最早驯化与栽培于中华大地。粟的驯化和种植,大约开始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粟的祖先是狗尾草,是广泛分布于史前时代黄河流域的野生高淀粉含量植物,也应当是黄河流域史前先民野生集阶段的主要植物性食料。从植物生态学角度来看,粟的最早被黄河流域史前先民驯化成功是理所当然的。粟能适应各种生长环境,自生能力极强:叶面蒸发量很小,是一种较耐干旱的作物;大旱之际粟的叶子纵卷,甚至死,以减少水分蒸发,一旦获得水分便很快恢复生机,对土壤要求也不高,非常适应黄土高原降雨量小与易干旱的生态环境。因此,粟首先被驯化成功了,并且成为北方地区绵延四、五千年之久的最重要的粮食品种1。粟去壳后即为小米,营养价值很高。尤其重要的是,粟的坚实外壳具有很强的防潮防蛀性,因而易于贮藏。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最早从粟发展起来的农业国家。
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墓葬中有早期的粟粒、粟壳及炭化粟粒等的遗存已累计二十余处。其中发现于河北武安磁山遗址的粟粒距今已有7300余年,遗址中的346个窖穴中88个有粮食堆存,一般厚达0.3-2米,有的窖穴堆积竟厚达2.9米。堆积物虽已腐烂,但出土时部分颗粒仍然清晰可辨,有人估计贮藏量约在10万斤以上,足够250人吃一年。这是迄今为止年代最为久远的早期粟食物。磁山遗址发现的粟,不仅是我国而且也是全世界发现的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粟2。研究者普遍认为,目前在世界各地栽培的粟的品种,绝大多数都可能与中国栽培粟有亲缘关系。此外,陕西的西安半坡遗址、宝鸡北首岭、华县泉护村等遗址以及广泛分布于华北、西北地区的许多新石器时代的窖穴、房屋和墓葬中都发现了粟的遗存。自从粟被驯化以后,直至20世纪,在约近万年的漫长历史上一直是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居民的主要食料,可以说正是粟支撑了数千年之光辉灿烂的黄河文明。
粟的种植与周部族有较深的渊源,也许粟的驯化和栽培也与周部族有至为重要的渊源关系。周人因擅长农事而兴盛起来,其始祖“弃”因富有农事经验而被虞舜任命为农官,职责是“教民耕稼”,大概相当于后来秦、汉封建国家中央主管农业的“大司农”一职。因而,弃被誉称为“后稷”。“后”是至高伟大之义,先秦时“天子”之王才能称为“后”,而“稷”就是粟。也就是说,周部族是靠以粟为主的农业起家的,周人的始祖弃是种植粟的专家。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词—“社稷”,社稷一词是由“社”—土地神和“稷”—谷神合称而成,祭祀社稷是中国自史前时代便开始的文化传统。这一文化是农业的,也是粟的,表明以粟为代表的渊源久远和肇基深厚。这一点,若联系到中国历史上的中央所在地自夏国以来三千余年基本上没有离开黄河中下游中枢线的事实,应当是足够发人深省的。“社稷”一词一直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国家的代名词,而中国历代封建国家的数千年一以贯之的基本国策,又无一例外是以“农为邦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这种典型的“农为邦本”、“农业立国”思想传统是起源于黄河流域食文化区的,也一直是以黄河流域农业为主要支撑的。
粟之外,菽是另一最主要的粮食品种。中国是大豆的故乡,大豆是中国特产,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栽培,它的祖本野生大豆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广泛分布。大豆是中国人驯化最早的菽类品种,而从历史文献记载和民俗学考察来看,大豆最早的驯化地和主要食用分布地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里,主要仍是北方地区。先秦典籍中频繁和大量出现的“荏菽”、“菽”、“藿”都是指大豆,“藿”许多时候又泛指豆叶。“菽者,众豆之总名”(宋·罗原《尔雅翼》),“古语但称菽,汉以后方谓之豆。”3距今三千余年前,豆类已经成了中国人最重要食物原料之一。春秋战国时的文献记载,往往“菽粟”并列:“贤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耕种树艺,聚菽粟,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4“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5“君之厩马百乘,无不被绣依而食菽粟者。”6等皆是例证。菽与粟两者均是庶民百姓的活命之本,仰食之天,“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7;而国家粮食储备也以此两物为根本,诸侯或因“菽粟藏深,而积怨于百姓。”8食菽粟民众尚不仅力耕之农,“工贾不耕田,而足乎菽粟”9,只有上层社会成员才不象广大庶民那样三餐是赖、世代仰给。《汜胜之书》记春秋战国时代北方农人“谨计家口数,种大豆,率人五亩,此天之本也。”10而按当时户田百亩的常规说法,则“五口之家”种豆田为二十五亩,“八口之家”豆田则达四十亩,即豆田占全部农田比重的25%或40%,大豆的为先秦民人所仰食可见11。当然,这主要是北方农业区的情况。豆的种植所以有这样高的比重,就是因“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12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并高效利用了大豆的稳产易保藏、耐饥壮力和效用广(既为三餐主副食的饭、羹原料,又是牛马使役和猪等肉食牲畜的饲料)等众多特点。荒年无有他谷而仅以豆充饥的记载多见于封建中世以前的文献中。直到战国末年,当中原的政治家已经习惯从统一和全局的视角来认识所有社会问题时,菽也是列在北方第一谷和南方第一谷的粟、稻两者之后备受重视:“得时之菽,长茎而短足,其荚二七以为族,多枝数节,竞叶蕃实,大菽则园,小菽则搏以芳,称之重,食之息以香,如此者不虫。先时者必长以蔓,浮叶疏节,小荚不实;后时者短茎疏节,本虚不实。”13菽的种植农艺研究具有北方、南方的普遍意义,因为它均是北、南方居于第二位的谷物品种。先秦时,菽是黄河食文化区人们食物原料结构最重要的“五谷”之一。“五谷”当时主要是指稷、菽、麦、黍、麻(《周礼·天官·疾医》郑玄注)或稷、菽、麦、黍、稻(《孟子·滕文公上》赵歧注),关于“五谷”及菽在“五谷”结构中地位的认识,唐以前的文录主要反映的是黄河流域食文化区的情况。
入汉以后,由于耕作技术的发展,粟、麦的亩产提高和它们更宜作三餐主食的固有特点,以及其他食料的有效开发与利用等原因,大豆种植在耕田总数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大豆在汉代,甚至直至赵宋以前的十余个世纪里,其在庶民膳食结构中的地位仍未根本改变。大豆一直是重要的“五谷”之一,北方农业区则尤其如此,作为与麦、粟轮作种植的品种,其播种面积仍不可能太少。因此西汉人的观念中仍极重视菽,政治家仍主张以“欲实菽粟货财市”14的政策来裕国强国。入汉以前,大豆主要食用方法是主食的“豆饭”、“豆粥”;副食的“豆羹”、“藿羹”15;调料的“酱”、“豉”以及同时兼作药用的“大豆黄卷”—豆芽等。“以洮(淘)米泔和小豆而煮之”的“甘豆羹”等“皆野人农夫之食耳”是汉代的基本民情16。大豆磨粉食用是封建中叶以后的事,近现代始增大比重。两汉及至赵宋以前的十余个世纪里,除了传统的使用法之外,最值得一提的是豆酱、豆豉和豆腐的普遍食用。先秦时,酱的使用在庶民之家尚非十分普遍和倚重,作为咸味调料那时寻常百姓多是直接用盐,而汉时则大不然:酱已成为与传统的“醢”(以各种肉料为之)并列而存的一大咸味调料种类:“酱以豆和面而为之也。”“酱之为言将也,食之有酱,如军之须将取其率领进导之也”17已成生活常识。酱类品种很多,其中以豆为原料的酱又分作“以供旋食”称为“末都”的酱和长贮的“大酱”;又因用盐多少而有咸或略酸味的区别等18。自汉而后,酱在人们日常食事中的地位始终居于调味料的首位:“可以调食,故为之酱焉”19;“酱,八珍主人”20;“酱,食味之主”21等一类说法反映了这种历史实情。而其对寻常百姓来说,则更是三餐是赖、一日不可或缺;对于他们酱不仅是调味之将(庶民百姓可无“百味”可调,通常只是一盂豆饭、一瓯豆羹的“一饭一汤”而已),而且还是每餐必备的佐食之肴,是一品经久不变的副食。“百家酱,百家味”,是中国历史上一句经久的俗谚,它表明酱是庶民百姓家千家万户各自长年贮备的最重要食料。正因为如此,一旦不慎生了蛆虫,人们也舍不得丢弃,于是造出一种的理论来继续食用,另一句不文明的俗语则表明了这种历史文化:“井里的蛤蟆,酱里的蛆”,意即无大害,除去之后仍可食用。其实,这是中国人因窘迫的经济生活而生的求生存的思想,它更表明了庶民对酱的依赖之重。豉的历史要晚于酱,酱本来是诸多“醢”的一种,而豉则是由豆酱衍化发展出来的。豉的出现当不晚于春秋,东汉王逸注《楚辞·招魂》“大苦咸酸”句云,“大苦,豉也。”故历来经诂学者均认为“古人未有豉也……盖秦、汉以来始为之耳”;“古来未有豉也,止用酱耳。”22但汉代人普遍食用豉则是毫无疑义的,西汉初年豉便是城邑中商人经营的主要日常消费食品之一:“糵麴盐豉千答”23;也是百姓家常备的调料之一:“芜荑盐豉醯酢酱”24。豉的种类也很丰富,从含盐量多少和风味差异上看,可分为淡豆豉和咸豆豉两大类25。酱、豉之外是“豆酱清”即“酱清”或“清酱”26,同样是汉代人十分青目的美味调料。此外,以大豆为原料制作酸味的酢,也是汉魏南北朝时的通习,其最常见的是“大豆千岁苦酒”和“小豆千岁苦酒”等27。至于藿,作为重要的菜蔬原料,至少一直沿用到宋代。在此之前很久,藿曾是市易的主重要菜蔬品种28。
豆腐,应当是于汉代便被中国人认识的大豆制品。至迟于两汉之际时,豆腐的制作与食用应当在庶民社会开始普及化29。但是,由于迄今尚未十分清楚的原因,史文记述空疏,长达十个世纪之久才于五代时见到“豆腐”二字的明确记载。但以目前发现最早记有“豆腐”一词的《清异录》中以“小宰羊”雅称豆腐俗贱之物的情况来推断,则早在五代(907—960)之前很久豆腐便成为庶民常食已是毋庸置疑了。总之,自唐以后豆腐作为很便宜的市易肴料,更广泛地被下层社会广大民众喜食、习食和有能力购食了,这是促使大豆从“豆饭”、“豆粥”等主食料逐渐退出并同时在副食的天地里更多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豆腐的大宗有水豆腐和干豆腐两大类,每类又都有南、北不同风格之分(水豆腐南称嫩豆腐,北为老豆腐;干豆腐南方则成为千张、百叶)。入宋以后,以豆腐为原料的加工品种开始增多,并且随着都市餐饮业的发展和人们食生活的渐趋丰富,豆腐制品也便逐渐增多。清人李调元的《豆腐》30打油诗便非常形象写实地反映人们对豆腐的加工利用:
家用可宜客非用,合家高会命相依。(豆浆,制豆腐之前必先泡豆磨浆,故豆浆是庶民之家相依为命的饮料,且极价廉易得)
石膏化后浓如酪,水沫挑成皱成衣。(豆腐皮)
剁作银条垂缕滑,划为玉段载脂肥。(水豆腐)
近来腐价高于肉,只恐贫人不救饥。(泛指水、干两种)
不须玉豆与金笾,味比佳肴尽可损。(豆腐干等)
逐臭有时入鲍肆,闻香无处辨龙涎。(臭豆腐)
市中白水常成醉,寺里清油不碑禅。(油豆腐)
最是广大寒彻骨,连筐称罢御卧寒。(冻豆腐)
才闻香气已先食,白楮油封四小甔。(豆腐乳)
滑似油膏挑不起,可怜风味似淮南。(豆腐脑)
豆腐的细加工品种非常丰富,如“熏豆腐”、“酱油茶干”、鸡汤豆腐丝、五香干豆腐卷、五香豆腐丝、油豆腐、茶干等均已见于清代及其以前的食谱等大量文字记录中了31。
制豆腐必先泡豆磨浆,故豆浆的利用更应在豆腐之先。照笔者豆腐发明当在西汉的理解,豆浆的利用自也至迟在西汉时期。这不仅由于西汉时大量使用的旋转磨主要用途是用来研磨浸泡过的豆等谷物原料的,事实上早在磨发明之前的谷物加工具杵臼即有此功用。因浸泡过的大豆一经粉碎性加工过程,便有浆汁析出,而且越是研磨或舂捣精细浆汁便析出越多。而早在豆腐发明之前,即在大豆主要用来烧豆饭、煮豆粥和豆羹阶段,为了使组织坚硬的大豆能与其他易烂熟的谷物协调烹饪,一般也要先将大豆浸泡相当时间(这样既适口也可节省燃料、事功)。富贵大家待客以豆粥能“咄嗟便办”,原因即是“豆制南煮,豫作熟末,客来,但作白粥以投之”32。若是考虑到三代时人们用杵臼舂制“糍”、“饵”等主食品的情况,则捣击泡豆出浆并加以利用的历史还应当更早许多。西汉时,都市之中甚至有以豆浆出售而成巨富者:“通邑大都,酤一岁千酿,醯酱千瓨,浆千甔,……”“卖浆,小业也,而张氏千万。”33这里的“浆”,既不是酒浆,也不是水浆,而应是包括豆浆在内(当以豆浆为主)的各类果汁、酵汁饮料的统称,文中的“张氏”即略近现代意义的张记饮料店。
由豆浆制成的豆腐脑和各种风味的豆花,同样是古往今来广大下层社会民众喜食和常食的副食或风味小吃食品。“豆腐,……其最嫩不能成块者曰豆腐花”34,即点腐时使浆聚而不凝;而点豆腐之后不加压去水,则成豆腐脑:“点成不压则尤嫩,为腐花,亦曰腐脑。”35
黄豆芽,是中国人很早就利用为蔬食原料的大豆的活性转化形态,作为有目的的培养而利用豆芽,这无疑是比简单和直接利用大豆原始形态的一大进步。黄豆芽在先秦典籍《神农本草经》中记为“大豆黄卷”36,这一称谓其后沿用很长时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遣策中亦有“黄卷一笥”的记载37。黄豆芽(当然也包括其他豆类的芽),很早并长期和大宗被用作历史上庶民阶级几乎每日必食的“豆羹”的主要原料,直到今天仍是南北城乡广大民众四季常食的蔬菜品种,尤其是北方漫长冬季里大众的传统食料。当然,今天人们食用豆芽的方法,除了二、三千年传统的汤煮之法外,炒、炝、拌、渍、馅料(煮、蒸、炸等),或与其他原料配合的更多烹调方法是古今不可同日而语的。
大豆之外的菽类品种是极为丰富的,它们可以分作主食和副食的两大类,如主要用作豆饭、豆粥或豆馅、豆粉等主食原料的黑豆(乌鸡豆)、白豆、绿豆、褐豆、青豆、斑豆38、赤小豆(又称红小豆或小红豆等)、稆豆(又称黑小豆等)、豌豆(曾有胡豆、戎菽、回鹘豆、毕豆、青小豆、青斑豆等称)、蚕豆、豇豆、扁豆、黎豆、花豆、眉豆、脑豆、芸豆等;主要用作菜肴原料的刀豆、扁豆、豆角、龙豆、垅船豆、四季豆、荷兰豆、绿豆芽,以及用于主食原料诸类品种生长青嫩时的籽、荚、叶、苗、秧等的用来蔬食。一些品种的豆实同时可以制粉、酱、豉、麸、粉丝(或条、片)等,作为肴品原料丰富人们的餐桌,改善人们的营养状况。
肉美鱼鲜,动物性食料味美、耐饥、壮力、养颜、益智等许多养生功效是中国人很早就充分认识到的常识性道理。但是大多数中国人是没有常餐鱼肉的福气的。以五谷为主要食料,即基本营养源于此;各种蔬菜的主要功用仅是“充”—充实、补充而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39,这一距今足有二千四、五百年的看法,反映了中国人早期的膳食综合观念。“养”、“助”、“益”、“充”四字并非单纯的并列修辞需要,事实上是包涵着一定意义的性质和程度差别理解成份在内的。至于各种食物原料都蕴涵何种营养成份并如何营养人们的身体与健康,那都是暝暝不清的,至少在二千数百年前的当时甚至以后很久都在中国人的隐约感觉和迷朦揣摩之中,他们只能用简单的实验—生活实践观察比较的形而上学的方法,和混杂着许多唯心、唯灵成份的思考来试图彻底理解和解释这一切。于是,在漫长的历史上,中国人都视“养”—营养—的基本问题的砝码是“五谷”。中国历史上维系了二千数百年之久的历代统治者的“重本抑末”或“重本轻末”基本国策,从根本上说来盖源与此;中国人的似乎过于眷顾以大豆为主的菽类食料,其情结亦在于此。李时珍对菽类评论说:“北人用之甚广,可作豆粥、豆饭、豆酒,炒菜、麨食,磨而为面,澄滤取粉,可以作饵顿糕,荡皮搓索,为食中要物。以水浸湿生白芽,又为菜中佳品。牛马之食亦多赖之。真济世之良谷也。”40李时珍的这一评语,是对诸多豆类品种对庶民百姓的充饥养生作用的充分肯定,中国人在漫长的数千年里大大得益和仰重于菽类食料,他们于调顺时节三餐是赖,荒欠之年唯其为重;果腹调食、养生疗疾,离之不可一日。中国人所得益的,正是他们虽苦苦思索却仍冥冥不能解的菽类独特丰富的各种营养成份。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主体民众—庶民大众是靠以大豆为主体的菽类食料来维系健康的,而这一点首先,并且在相当长时间里是黄河流域食文化区的最主要特征之一。
明末著名科学家宋应星(1587—1666?)曾在他的《天工开物》中说:“凡谷无定名,……五谷则麻、菽、麦、稷、黍,独遗稻者,以诸书圣贤起自西北也。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十七,而来(小麦)、牟(大麦)、黍、稷居十三。麻、菽二者功用已全入蔬、饵、膏馔之中,……”41宋应星的这句话,值得认真推敲:首先,他正确的指出,汉代以前黄河流域食文化区人民大众的主食结构是以粟为主要品种的“五谷杂粮”,当时稻在北方粮食结构中只占极小的比重。其次,汉代时的黄河流域食文化区在当时中国占有最主要的地位。当然,宋应星的话是仅就汉代的文献而言的,也就是说在本质上,宋氏并没有否定汉以后直至唐一段时期黄河流域北方食文化区基本食料结构的意义。再次,唐以后随着南方人口的持续上升和和生产、经济的累积发展,南北人口与经济的对比发生了极大变化。唐代时,在社会政治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较为正常时期,全国人口的北南对比为六比四,而中央财赋收入的重头则在南方。南方财赋的主体是稻米,这就是宋应星于唐后七个多世纪所说“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十七”一语的确切历史内涵。不同的是,宋氏议论的明代末期,而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明帝国版图内人口分布的比例则已经发展成一比二不足了,约六千七百万人口分布在以稻米为主要食粮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食文化区42。第四,也大约是在唐代前后,随着谷物食料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亩产量的提高和食料种类的增多,如宋氏所说,麻和菽开始退出了主食的行列,而在副食“肴”的天地里充分发挥着潜能。
考古发掘和文献研究同样表明,我国又是世界上小麦的起源中心之一和栽培小麦的最大变异中心之一。“麦”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竟有约近八十种大同小异的写法,这既表明麦的变异品种多,同时也说明距今三、四千年前麦已经是一种非常广泛栽培食用的谷物品种43。田野考察发现,我国西南和西北高原迄今还生长着一种具有典型野生性状的原始小麦,专家们认为“它们很可能与现在我国原有的普通小麦的起源有密切的关系”44麦最初主要是蒸、煮粒食,入汉以后粉食逐渐成了主要和基本的食法。此后,“北麦南稻”一直是中国北、南两方食文化区的重大区别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同样具有二千多年之久,堪称中华民族“国食”的面条、馒头、饼、饺子、包子等都是主要以小麦粉为原料制作的,它们同样也是黄河流域及广大北方地区食文化的传统与代表性食品。麦面食品广泛流行北方地区的原因,除了麦“种在冰上,收在火上”的寒播、暑收生长习性之外,还在于其比较粒食米饭而更易于制作、贮放、携带、食用的特点和优点。
与黄河流域等北方地区文化带时间约略同时,但类型不同的另一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食文化区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由于气温、降雨量、水源等因素的明显不同于北方,以稻为主要食料,丰富的鱼蛤水生食料,以及同样丰富的植物性食料一道构成了明显有别于黄河流域食料结构的区域食文化特征。正如黄河流域人们更多的依赖于大豆蛋白源,南方的先民则有丰富的水源食料蛋白来保证必要的营养。大自然无偿地提供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13年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附近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所代表的“河姆渡文化”是与黄河中下游的仰韶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类型。水稻为主要栽培作物,是河姆渡人农业的突出特点。栽培稻是从野生稻――普遍野生稻驯化而来的。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出土的稻谷,是目前发现最丰富的一例。仅13年冬至14年春节第一次发掘就发现了约400平方米的稻谷、稻壳和稻草堆积,其其厚度10—20厘米和30—40厘米不等,最厚处竟达70—80厘米。除去谷物腐朽和长期自然下沉因素,原厚度当在1米上下。据研究者估算,若以平均厚度1米,而以平均四分之一为稻谷和稻壳概算,稻谷总量当在120吨以上。这说明当时的稻作农业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已经碳化了的稻粒外形仍基本完整,颗粒大小与现代栽培稻接近,比现代野生稻大得多。值得注意的是,遗址随同出土的还有一套专用的稻作农具,这表明距今7000—6000年的河姆渡人的稻作农业已经远不是萌芽状态。当然,河姆渡遗址并非是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1990年报道的湖南澧县彭山头遗址距今已有8000年,1990年、2001年先后两次发掘的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距今8000—7000年,而1993年《光明日报》报道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更在7500—8500年之间。迄今为止,考古学工作者已经在长江中下游的华南、华东、华中等广大地区,甚至中原的河南等地区相继发现了数十处新石器时代的稻作文化遗址。这些遗址中出土的栽培稻品种,既有秈,
关于校园安全的诗句有哪些
莫生气
人生就像一场戏 因为有缘才相聚
相扶到老不容易 是否更该去珍惜
为了小事发脾气 回头想想又何必
别人生气我不气 气出病来无人替
我若气死谁如意 况且伤神又费力?
邻居亲朋不要比 儿孙琐事由它去
吃苦享乐在一起 神仙羡慕好伴侣
扩展资料莫生气是无名氏编的一首打油诗,意为让人们开心起来。
来自于佛经之文讲述做人的道理和悟性,领悟的多人生会更精彩明亮。只由悟才能明白世间万物精华之妙。
生气害处:
伤脑:气愤之极,可使大脑思维突破常规活动,往往做出鲁莽或过激举动,反常行为又形成对大脑中枢的恶劣刺激,气血上冲,还会导致脑溢血。
伤神:生气时由于心情不能平静,难以入睡,致使神志恍惚,无精打。
伤肤:经常生闷气会让你颜面憔悴、双眼浮肿、皱纹多生。
伤内分泌:生闷气可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伤心:气愤时心跳加快,出现心慌、胸闷的异常表现,甚至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伤肺.-:生气时的人呼吸急促,可致气逆、肺胀、气喘咳嗽,危害肺的健康。
伤肝:人处于气愤愁闷状态时,可致肝气不畅、肝胆不和、肝部疼痛。
伤肾..:经常生气的人,可使肾气不畅,易致闭尿或尿失禁。
伤胃:气懑之时,不思饮食,久之必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
百度百科-莫生气
近现代中国饮食种类及结构的演变及其原因
1. 关于校园安全的诗句
关于校园安全的诗句 1. 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关爱生命,关注安全》 大家都知道,人的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
是某种行为、思想、态度在脑海深处逐渐形成一种思维方式的漫长过程。一旦某种习惯形成就很难改变。
在习惯的作用下,哪怕做了违章的事,也会觉得理所当然,这样就给错误的滋生制造了场所。 如果在工作中无意的省事,节省了不该节省的。
第一次可能会不以为然,从而沉浸在省时省事给自己带来暂时的便利当中。如果意识不到错误的存在,执迷不讳。
有第一次的侥幸就会让人接二连三的去犯,因为在思想里已经接受了这种行为。这样可能会形成一种十分危险的心理习惯。
人的一生中往往会养成好多习惯。有好的,对自己对别人甚至社会都有益,也有不好的会让人失去更多的东西,甚至给自己给别人给社会带来一生都无法挽回的伤害。
我们常说‘安全警钟常鸣!安全伴我同行!’在现实社会这似乎成了一句口号,没有人真正去想安全的目的是什么,只是觉得这是一种应该旅行的义务--小心的方式,而忽略了安全的目的。 所以加强安全意识的方式还是从思想上抓起,通过各种实践性的学习方法,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形成适合各自性格特点的安全态度,从而增强在作业中的自控意识和自控能力,把危险隐患消灭、根除。
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安全生产有责’。 --这句话说明安全并不是几个人用心就可以做到的,它是大家群起群策的结果。
在安全生产中做到自身遵章守纪的同时,还要及时发现和制止他人的违章违纪现象,从而最大限度地加大现场作业的安全互控力度。 有没有想过安全的目的是什么?保障自己、他人不受伤害?保证不出事故?但做到这简单的几句话,真的这么容易吗?安全靠什么?靠的是不断的学习---业务的学习、方法的学习、思想的学习,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化实践性的理论思维方式。
21世纪的春光以照满大地,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我们也将迎来属于我们我蔚蓝天空。让我们警纪的吹响胜利的号角,用精干的业务水平做基础、完善的安全理念做保障、科学的管理方式做后盾。
不断开拓进取,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
2. 关于安全的诗句
古代诗文一般不会直接用“安全”二字,一般都比较隐晦。
1.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得一生,不得再生。
4.凡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壹死,终古不得复见天地日月也,脉骨成涂土。死命,重事也。人居天地之间,得壹生,不得重生也。
5.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6.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9.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10.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
1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2.人多求长命,长命复何如。日月同吾朽,山河是我奴。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14.业精于勤,荒于嬉。
1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7.志不强者智不达。
1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2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关于学校,学习的打油诗
苦藤老树昏鸦,食堂又在涨价,同学饿成瘦马。夕阳西下,妈妈我要回家
校园安全打油诗
安全健康要常记,每时每刻要做到。
对待老师要尊敬,师生关系要搞好。
同学之间如兄妹,手足情深关系好。
你我之间有矛盾,一定要向老师告。校园安全打油诗。
珍爱生命做好人,做事一定把握好。
多愁善感烦恼多,心胸开阔不易老。
遵纪守法品德高,待人接物要处好。
进出教室要有序,不能追逐和乱跑。
课间活动到操场,不在教室把乱捣。
课间活动要规范,不要追逐和嬉吵。
饮食卫生要注意,路边食品不能要。校园安全打油诗。
有事一定要请,请手续不能少。
老师批准再离校,不能随便往外跑。
防火防电不疏忽,初心大意把命撂。
违规充电危险大,咱们不要把它做。
遇到危险不要慌,侥幸心理不能要。
敢于斗争寻机会,巧妙脱身把警报。
自己钱物保管好,小心做好防偷盗。
安全教育要抓好,防患措施不能少。
校园安全做好了,你我都是受益者。
诗歌二:校园安全打油诗
校园走慢慢行礼仪常规记在心
课间歇轻声语大声喧哗不文明
拐弯处莫急跑谨防对手来撞倒
上下楼靠右行秩序良好文明行
在高处不抛物七不规范要记牢
窗台边保距离向下观望有危险
体育课守纪律听从安排保平安
做游戏要文明危险动作要不得
同学间不打闹互相帮助要团结
雨雪天易滑倒礼让行走不争先
诗歌三:校园安全打油诗
上课小腿莫伸长,走廊狭窄不疯狂;
上下楼梯靠右走,危险游戏一扫光。
同学之间有磨擦,宽容谦让是良方;
食品卫生有讲究,认准标志“qs“。
诗歌四:校园安全打油诗
安全细则是个宝,同学一定要记好。
不要推不要挤,关心别人爱自己。
吃瓜果,先洗净,蚊叮蝇爬传染病,
病从口入是古训,讲究卫生不生病。
刀具烟炮不要带,提防伤人把你害。
拐弯处,莫急跑,以防对方来撞倒,
夜晚走路更小心,不碰墙壁不碰钉。
饥饿时,嘴莫谗,吃饭之前洗手脸,
细嚼慢咽成习惯,这样身体才康健。
课间活动要注意,楼道狭窄不能挤。
篮球架子不要爬,当心掉下摔碎牙。
老师就像我妈妈,安全知识要听她。
霉烂食品不能吃,肚子拉稀人不适。
莫登高,莫爬树,当心高处稳不住,
失手失足滚下去,谁也不知伤何处。
莫喝酒,莫吸烟,吸烟喝酒神志乱,
乱了神志把法犯,英俊少年不体面。
上楼下楼靠右走,遇到混乱手牵手。
上下楼梯要守法,楼梯扶手不要滑。
物钟,讲劳逸,按时起床身体好,
严格执行作息表,上课学习精神好。
学生就要爱学校,上楼下楼不打闹。
争风吃醋是陋习,打架斗殴害自己。
追逐打闹尖声叫,影响上课是歪道。
自己摔倒不要慌,大喊呼救叫帮忙。
自行车,懂秩序,校园不准乱骑车,
害了别人伤自己,影响成绩误前程
4. 有关校园安全的朗诵诗歌
阳光拉开黎明的幔帐,露珠儿洗亮了又一个湛蓝的今天; 阳光是那么的温暖,温暖得我们为之感动、为之向往、为之怀念。 夕阳挽起黄昏的裙角,星光又点亮了消防战士的眼睛; 那是怎样的眼睛啊,一刻也不眨、一动也不动地看护着我们的梦境,他们生怕的就是我们睡不安生。 他是谁?在狂烈的火海里抱出又一个鲜活的生命; 你是谁?在惊天动地的爆炸后羽化为一个永远令人尊敬的名字! 那么就让我们用火与血来抒写崭新的历史篇章,让昨天去哀叹吧,我们会站在时代的肩头,扯满天云霞,洒一路欢畅。 把那副沉重而光荣的担子交给我们这尚不够成熟的肩膀吧,我们会把属于我们的这一页写得壮丽,写得辉煌
消防 喷发出勇敢, 喷发出, 喷发出爱心, 喷发出牺牲精神。 扑灭了恐惧, 扑灭了凄惨, 扑灭了绝望, 扑灭了痛不欲生。 救出了希望, 救出了文明, 救出了和谐, 救出了国富民强。
5. 求关于校园的诗歌短一点
1。
[诗歌]校园 校园 悼梅 一个人走,迎着阳光 烟,眼镜,校服擦肩而过 眯起的眼睛 青春如水般安静 冬梅倒了 黄土路上有如梦的暗香 男孩走过 女孩走过 偶尔上去下来自行车 浅黄的梅瓣又在哪里 夕阳中二十多层的大楼成就了一片荫凉 诗意和月夜的浪漫飞了 光秃秃的树干站成两行 空荡荡一颗心跌进尘埃 一滴泪完成了一次祭奠 2。 春天,你播下了希望。
秋天,你获得了丰收。 你,并不奢求什么。
只是默默地耕耘。 当我们取得成绩时, 你的脸上写满了笑意。
当我们做错事时, 你总是耐心地教育我们。 当我们失去信心时, 你便用那充满希望的眼光 激励我们奋发向下。
上苍为我们插上通往梦想的翅膀, 我们在欢呼中奔跑, 而您却在心里 默默地为我们祝福祈祷。 换来了我们的健康成长。
也许您也不知道自己耕耘了多少个春秋, 但岁月却悄悄爬上了你的脸庞。 您无怨无悔的付出, 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新人。
啊!—— 老师我赞美你, 您的青春为‘四化’付出, 您的形象在建设的队伍里闪光。 您是照亮黑暗的蜡烛, 是燃烧在冬天里的火把。
鸟儿为你歌唱, 花儿为你开放。 在为祖国强盛而富强的道路上, 我们一迅跑。
3。织梦 冥冥的天空中 我在找你凄凄的笑容 它幽幽地飘荡在草丛 诉说你金色的梦 这个梦是你唯一的珍重 可惜它消逝得太匆匆 惟独剩余你忧伤的面容 在那里将希望聚拢 别再把眼睛哭红 别再把愿望看得这般朦胧 学学那折断翅膀却坚强要飞的小虫 完成你今生美丽的梦 4。
惜缘 看那天空中弥漫的苍黄 冷冷的风带来离别的凄凉 再没有比离开你更感觉惆怅 让悲伤的思绪就这么地飘荡 相聚的日子总令人神往 总叫人为之幻想 可是分别的时光却那样悲伤 孤独的你我怎舍得将友谊埋葬 尽管离别迷惘而茫茫 我们却该尽心去闯 更别忘记 将这段岁月好好珍藏 5。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6。
秋日的校园 赖子 当我的目光游移于两棵玉兰 与两位少女之间 天性让我更贴近诗歌 秋天的影子 一种难以描述的隐痛 秋风正紧 过道上落叶纷飞 缪斯离这儿只有一米 少女走过树下 两片落叶在她们身后 神的目光在坠落 在诗歌的背后 秋风正紧 几个歹徒已冲进校园 少女如惊弓之鸟 伤害是无形的 即使我站在歹徒面前 诗歌何以面对 现实的一双双铁手 白玉兰呀,临空的一摘 脆弱的响声 我们的命运如此相似 秋风正紧 两位少女跌入秋天的深处 诗歌何为 我紧闭双眼,兀自独立 7。 我想,该把说剩下的话活埋了 用嘴一般大的棺材 不是无话可说 是要说的太多 有时说出的话 像多年失修的电风扇 一圈圈裹着时光的尘埃 有时刚说的话 就被一阵鸟鸣打断 我承认,对于学生 它说的远比我动听 而此时,灯光显然重了 孩子们的隐私 像闪电迅速透过墙角 可惜扫把再也挡不住 少女疯狂的曲线 而当我们都闭上嘴 那些文字、符号 莫名其妙的图象 吵吵嚷嚷要分家 怎么办 我试着在微型地球仪 寻找祖国,和方向 我努力证明: 孩子,我们不是敌人 我们要一起打回老家。
饭前喝汤,苗条健康,喝什么汤效果才好?
饮食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两大系统因素。就物
质层面说,饮食文化主要取决自然因素;就民族性层面看,则主要由文化因素制约。文章
认为,早在距今10000年——4000年前的时间里,中国便形成了以粟、菽、麦等“五谷”
为主要食物原料的黄河流域饮食文化区、以稻为代表主食原料的长江流域饮食文化区、以
肉酪为主要食料的中北草原地带饮食文化区三大饮食文化不同风格的区域类型。又经过约
四千年之久的演变,至19世纪末,在今天的中国版图内,出现了东北、中北、京津、黄河
下游、黄河中游、西北、长江下游、长江中游、西南、青藏高原、东南等11个子属饮食文
化区位。由于中国历史上是以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闭的小农社会,因此饮食文化
是以“滞进”方式存在的,“惰性”是其变化特征。文章认为在研究方法上,应当把握四点
原则:一、通过文献研究、田野与民俗考察、模拟重复等方法再现历史真实;二、把饮食
文化视为历史上人们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三、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水平是决定饮食文化
民族性风格的主要因素;四、冷静公正、实事求是是饮食文化研究必须恪守的原则。文章
同时指出,菜肴品种只是饮食文化的物质构成之一,远不是民族或区域饮食文化的主体。
认为目前中国大陆的菜品文化研究,主要是以大中城市饭店餐馆的经营品种为对象。而这
些菜品,既不是农民等普通民众的,也不是市民主体的,不属于国民大众日常饮食的范畴。
关键词 中国 饮食文化 区域性 民族性 变化规律 研究方法
区域性是文化的基本属性,这一点应当是文化学的基础理论和文化学者的常识性共识。同样,
饮食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也是国际食文化学者无分歧的认识。从区域性入手考察中国饮食文化及其历史演变,是笔者一贯坚持的原则性方法。这一研究方法,最近十余年来为愈来愈多的研究者所注重,中国食文化学者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笔者与中国十几个省区的二十余名学者分工合作的“中国饮食文化区域史”工程就是这一理论原则和方法的体现。本工程以中国历史上形成的东北、京津、黄河下游、黄河中游、中北、西北、青藏高原、西南、长江中游、长江中游、东南等十一个饮食文化区位为研究对象,是每个食文化区位的发展通史,共由十二册组成。全套丛书约六百万字,目前正在考虑出版事宜。由于中国疆域广阔,自然地理差异大,各地区食生产方式与内容不尽相同,多民族成份存在和彼此的文化差异等因素,于是决定了中国版图之内众多不同风格饮食文化区位的存在。而随着人们食生产活动的不断深化发展,这些彼此差异、不同风格的食文化区位又处于缓慢渐进的历史动态过程之中。认识这种历史存在,研究中国饮食文化区位的历史发展,不仅对了解过去是必要的,而且对于理解今天和创造明天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区位性是在漫长的历史上逐渐形成并与时演变的
中国饮食史上的区位性,可以说是伴随饮食史的开端即显露出来了。原始人类赖以活命的食物原料,完全靠“上帝”的恩赐,即直接向大自然索取。因此,这时的饮食文化特征基本是由人群生息活动范围内的动植物种类、数量、存在与分布状态及水源等纯天然因素决定的。食物原料是天然的,食物形态基本是原料自然形态的分割剥离,没有或很少有原料的再加工。距今一万年左右,在今天中国的版图内,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出现了。从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出现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四千余年前,在经历了五、六千年漫长时间的食生产和食生活之后,中国史前时代的食文化区位特征明显形成。这就是以种植业为主生产方式的明确和以谷物为食料主体倾向逐渐强化的特征。这一时期具体体现为:粟、菽等五谷杂粮结构的黄河流域食文化区,稻为基本食料的长江流域食文化区,以及中北广阔草原地带的畜牧与食文化区三大史前事文化区域类型。鉴于食物原料的广泛性,本文只就最具决定意义的粮食品种讨论,而将蔬果、畜禽等暂且搁置一边。
黄河流域等北方地区是以粟、黍为主要粮食品种的农业文化带。一般认为粟、黍同属,黍糯、粟不糯,、稷通常主要是指粟。考古资料表明,粟最早驯化与栽培于中华大地。粟的驯化和种植,大约开始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粟的祖先是狗尾草,是广泛分布于史前时代黄河流域的野生高淀粉含量植物,也应当是黄河流域史前先民野生集阶段的主要植物性食料。从植物生态学角度来看,粟的最早被黄河流域史前先民驯化成功是理所当然的。粟能适应各种生长环境,自生能力极强:叶面蒸发量很小,是一种较耐干旱的作物;大旱之际粟的叶子纵卷,甚至死,以减少水分蒸发,一旦获得水分便很快恢复生机,对土壤要求也不高,非常适应黄土高原降雨量小与易干旱的生态环境。因此,粟首先被驯化成功了,并且成为北方地区绵延四、五千年之久的最重要的粮食品种1。粟去壳后即为小米,营养价值很高。尤其重要的是,粟的坚实外壳具有很强的防潮防蛀性,因而易于贮藏。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最早从粟发展起来的农业国家。
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墓葬中有早期的粟粒、粟壳及炭化粟粒等的遗存已累计二十余处。其中发现于河北武安磁山遗址的粟粒距今已有7300余年,遗址中的346个窖穴中88个有粮食堆存,一般厚达0.3-2米,有的窖穴堆积竟厚达2.9米。堆积物虽已腐烂,但出土时部分颗粒仍然清晰可辨,有人估计贮藏量约在10万斤以上,足够250人吃一年。这是迄今为止年代最为久远的早期粟食物。磁山遗址发现的粟,不仅是我国而且也是全世界发现的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粟2。研究者普遍认为,目前在世界各地栽培的粟的品种,绝大多数都可能与中国栽培粟有亲缘关系。此外,陕西的西安半坡遗址、宝鸡北首岭、华县泉护村等遗址以及广泛分布于华北、西北地区的许多新石器时代的窖穴、房屋和墓葬中都发现了粟的遗存。自从粟被驯化以后,直至20世纪,在约近万年的漫长历史上一直是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居民的主要食料,可以说正是粟支撑了数千年之光辉灿烂的黄河文明。
粟的种植与周部族有较深的渊源,也许粟的驯化和栽培也与周部族有至为重要的渊源关系。周人因擅长农事而兴盛起来,其始祖“弃”因富有农事经验而被虞舜任命为农官,职责是“教民耕稼”,大概相当于后来秦、汉封建国家中央主管农业的“大司农”一职。因而,弃被誉称为“后稷”。“后”是至高伟大之义,先秦时“天子”之王才能称为“后”,而“稷”就是粟。也就是说,周部族是靠以粟为主的农业起家的,周人的始祖弃是种植粟的专家。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词—“社稷”,社稷一词是由“社”—土地神和“稷”—谷神合称而成,祭祀社稷是中国自史前时代便开始的文化传统。这一文化是农业的,也是粟的,表明以粟为代表的渊源久远和肇基深厚。这一点,若联系到中国历史上的中央所在地自夏国以来三千余年基本上没有离开黄河中下游中枢线的事实,应当是足够发人深省的。“社稷”一词一直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国家的代名词,而中国历代封建国家的数千年一以贯之的基本国策,又无一例外是以“农为邦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这种典型的“农为邦本”、“农业立国”思想传统是起源于黄河流域食文化区的,也一直是以黄河流域农业为主要支撑的。
粟之外,菽是另一最主要的粮食品种。中国是大豆的故乡,大豆是中国特产,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栽培,它的祖本野生大豆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广泛分布。大豆是中国人驯化最早的菽类品种,而从历史文献记载和民俗学考察来看,大豆最早的驯化地和主要食用分布地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里,主要仍是北方地区。先秦典籍中频繁和大量出现的“荏菽”、“菽”、“藿”都是指大豆,“藿”许多时候又泛指豆叶。“菽者,众豆之总名”(宋·罗原《尔雅翼》),“古语但称菽,汉以后方谓之豆。”3距今三千余年前,豆类已经成了中国人最重要食物原料之一。春秋战国时的文献记载,往往“菽粟”并列:“贤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耕种树艺,聚菽粟,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4“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5“君之厩马百乘,无不被绣依而食菽粟者。”6等皆是例证。菽与粟两者均是庶民百姓的活命之本,仰食之天,“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7;而国家粮食储备也以此两物为根本,诸侯或因“菽粟藏深,而积怨于百姓。”8食菽粟民众尚不仅力耕之农,“工贾不耕田,而足乎菽粟”9,只有上层社会成员才不象广大庶民那样三餐是赖、世代仰给。《汜胜之书》记春秋战国时代北方农人“谨计家口数,种大豆,率人五亩,此天之本也。”10而按当时户田百亩的常规说法,则“五口之家”种豆田为二十五亩,“八口之家”豆田则达四十亩,即豆田占全部农田比重的25%或40%,大豆的为先秦民人所仰食可见11。当然,这主要是北方农业区的情况。豆的种植所以有这样高的比重,就是因“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12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并高效利用了大豆的稳产易保藏、耐饥壮力和效用广(既为三餐主副食的饭、羹原料,又是牛马使役和猪等肉食牲畜的饲料)等众多特点。荒年无有他谷而仅以豆充饥的记载多见于封建中世以前的文献中。直到战国末年,当中原的政治家已经习惯从统一和全局的视角来认识所有社会问题时,菽也是列在北方第一谷和南方第一谷的粟、稻两者之后备受重视:“得时之菽,长茎而短足,其荚二七以为族,多枝数节,竞叶蕃实,大菽则园,小菽则搏以芳,称之重,食之息以香,如此者不虫。先时者必长以蔓,浮叶疏节,小荚不实;后时者短茎疏节,本虚不实。”13菽的种植农艺研究具有北方、南方的普遍意义,因为它均是北、南方居于第二位的谷物品种。先秦时,菽是黄河食文化区人们食物原料结构最重要的“五谷”之一。“五谷”当时主要是指稷、菽、麦、黍、麻(《周礼·天官·疾医》郑玄注)或稷、菽、麦、黍、稻(《孟子·滕文公上》赵歧注),关于“五谷”及菽在“五谷”结构中地位的认识,唐以前的文录主要反映的是黄河流域食文化区的情况。
入汉以后,由于耕作技术的发展,粟、麦的亩产提高和它们更宜作三餐主食的固有特点,以及其他食料的有效开发与利用等原因,大豆种植在耕田总数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大豆在汉代,甚至直至赵宋以前的十余个世纪里,其在庶民膳食结构中的地位仍未根本改变。大豆一直是重要的“五谷”之一,北方农业区则尤其如此,作为与麦、粟轮作种植的品种,其播种面积仍不可能太少。因此西汉人的观念中仍极重视菽,政治家仍主张以“欲实菽粟货财市”14的政策来裕国强国。入汉以前,大豆主要食用方法是主食的“豆饭”、“豆粥”;副食的“豆羹”、“藿羹”15;调料的“酱”、“豉”以及同时兼作药用的“大豆黄卷”—豆芽等。“以洮(淘)米泔和小豆而煮之”的“甘豆羹”等“皆野人农夫之食耳”是汉代的基本民情16。大豆磨粉食用是封建中叶以后的事,近现代始增大比重。两汉及至赵宋以前的十余个世纪里,除了传统的使用法之外,最值得一提的是豆酱、豆豉和豆腐的普遍食用。先秦时,酱的使用在庶民之家尚非十分普遍和倚重,作为咸味调料那时寻常百姓多是直接用盐,而汉时则大不然:酱已成为与传统的“醢”(以各种肉料为之)并列而存的一大咸味调料种类:“酱以豆和面而为之也。”“酱之为言将也,食之有酱,如军之须将取其率领进导之也”17已成生活常识。酱类品种很多,其中以豆为原料的酱又分作“以供旋食”称为“末都”的酱和长贮的“大酱”;又因用盐多少而有咸或略酸味的区别等18。自汉而后,酱在人们日常食事中的地位始终居于调味料的首位:“可以调食,故为之酱焉”19;“酱,八珍主人”20;“酱,食味之主”21等一类说法反映了这种历史实情。而其对寻常百姓来说,则更是三餐是赖、一日不可或缺;对于他们酱不仅是调味之将(庶民百姓可无“百味”可调,通常只是一盂豆饭、一瓯豆羹的“一饭一汤”而已),而且还是每餐必备的佐食之肴,是一品经久不变的副食。“百家酱,百家味”,是中国历史上一句经久的俗谚,它表明酱是庶民百姓家千家万户各自长年贮备的最重要食料。正因为如此,一旦不慎生了蛆虫,人们也舍不得丢弃,于是造出一种的理论来继续食用,另一句不文明的俗语则表明了这种历史文化:“井里的蛤蟆,酱里的蛆”,意即无大害,除去之后仍可食用。其实,这是中国人因窘迫的经济生活而生的求生存的思想,它更表明了庶民对酱的依赖之重。豉的历史要晚于酱,酱本来是诸多“醢”的一种,而豉则是由豆酱衍化发展出来的。豉的出现当不晚于春秋,东汉王逸注《楚辞·招魂》“大苦咸酸”句云,“大苦,豉也。”故历来经诂学者均认为“古人未有豉也……盖秦、汉以来始为之耳”;“古来未有豉也,止用酱耳。”22但汉代人普遍食用豉则是毫无疑义的,西汉初年豉便是城邑中商人经营的主要日常消费食品之一:“糵麴盐豉千答”23;也是百姓家常备的调料之一:“芜荑盐豉醯酢酱”24。豉的种类也很丰富,从含盐量多少和风味差异上看,可分为淡豆豉和咸豆豉两大类25。酱、豉之外是“豆酱清”即“酱清”或“清酱”26,同样是汉代人十分青目的美味调料。此外,以大豆为原料制作酸味的酢,也是汉魏南北朝时的通习,其最常见的是“大豆千岁苦酒”和“小豆千岁苦酒”等27。至于藿,作为重要的菜蔬原料,至少一直沿用到宋代。在此之前很久,藿曾是市易的主重要菜蔬品种28。
豆腐,应当是于汉代便被中国人认识的大豆制品。至迟于两汉之际时,豆腐的制作与食用应当在庶民社会开始普及化29。但是,由于迄今尚未十分清楚的原因,史文记述空疏,长达十个世纪之久才于五代时见到“豆腐”二字的明确记载。但以目前发现最早记有“豆腐”一词的《清异录》中以“小宰羊”雅称豆腐俗贱之物的情况来推断,则早在五代(907—960)之前很久豆腐便成为庶民常食已是毋庸置疑了。总之,自唐以后豆腐作为很便宜的市易肴料,更广泛地被下层社会广大民众喜食、习食和有能力购食了,这是促使大豆从“豆饭”、“豆粥”等主食料逐渐退出并同时在副食的天地里更多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豆腐的大宗有水豆腐和干豆腐两大类,每类又都有南、北不同风格之分(水豆腐南称嫩豆腐,北为老豆腐;干豆腐南方则成为千张、百叶)。入宋以后,以豆腐为原料的加工品种开始增多,并且随着都市餐饮业的发展和人们食生活的渐趋丰富,豆腐制品也便逐渐增多。清人李调元的《豆腐》30打油诗便非常形象写实地反映人们对豆腐的加工利用:
家用可宜客非用,合家高会命相依。(豆浆,制豆腐之前必先泡豆磨浆,故豆浆是庶民之家相依为命的饮料,且极价廉易得)
石膏化后浓如酪,水沫挑成皱成衣。(豆腐皮)
剁作银条垂缕滑,划为玉段载脂肥。(水豆腐)
近来腐价高于肉,只恐贫人不救饥。(泛指水、干两种)
不须玉豆与金笾,味比佳肴尽可损。(豆腐干等)
逐臭有时入鲍肆,闻香无处辨龙涎。(臭豆腐)
市中白水常成醉,寺里清油不碑禅。(油豆腐)
最是广大寒彻骨,连筐称罢御卧寒。(冻豆腐)
才闻香气已先食,白楮油封四小甔。(豆腐乳)
滑似油膏挑不起,可怜风味似淮南。(豆腐脑)
豆腐的细加工品种非常丰富,如“熏豆腐”、“酱油茶干”、鸡汤豆腐丝、五香干豆腐卷、五香豆腐丝、油豆腐、茶干等均已见于清代及其以前的食谱等大量文字记录中了31。
制豆腐必先泡豆磨浆,故豆浆的利用更应在豆腐之先。照笔者豆腐发明当在西汉的理解,豆浆的利用自也至迟在西汉时期。这不仅由于西汉时大量使用的旋转磨主要用途是用来研磨浸泡过的豆等谷物原料的,事实上早在磨发明之前的谷物加工具杵臼即有此功用。因浸泡过的大豆一经粉碎性加工过程,便有浆汁析出,而且越是研磨或舂捣精细浆汁便析出越多。而早在豆腐发明之前,即在大豆主要用来烧豆饭、煮豆粥和豆羹阶段,为了使组织坚硬的大豆能与其他易烂熟的谷物协调烹饪,一般也要先将大豆浸泡相当时间(这样既适口也可节省燃料、事功)。富贵大家待客以豆粥能“咄嗟便办”,原因即是“豆制南煮,豫作熟末,客来,但作白粥以投之”32。若是考虑到三代时人们用杵臼舂制“糍”、“饵”等主食品的情况,则捣击泡豆出浆并加以利用的历史还应当更早许多。西汉时,都市之中甚至有以豆浆出售而成巨富者:“通邑大都,酤一岁千酿,醯酱千瓨,浆千甔,……”“卖浆,小业也,而张氏千万。”33这里的“浆”,既不是酒浆,也不是水浆,而应是包括豆浆在内(当以豆浆为主)的各类果汁、酵汁饮料的统称,文中的“张氏”即略近现代意义的张记饮料店。
由豆浆制成的豆腐脑和各种风味的豆花,同样是古往今来广大下层社会民众喜食和常食的副食或风味小吃食品。“豆腐,……其最嫩不能成块者曰豆腐花”34,即点腐时使浆聚而不凝;而点豆腐之后不加压去水,则成豆腐脑:“点成不压则尤嫩,为腐花,亦曰腐脑。”35
黄豆芽,是中国人很早就利用为蔬食原料的大豆的活性转化形态,作为有目的的培养而利用豆芽,这无疑是比简单和直接利用大豆原始形态的一大进步。黄豆芽在先秦典籍《神农本草经》中记为“大豆黄卷”36,这一称谓其后沿用很长时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遣策中亦有“黄卷一笥”的记载37。黄豆芽(当然也包括其他豆类的芽),很早并长期和大宗被用作历史上庶民阶级几乎每日必食的“豆羹”的主要原料,直到今天仍是南北城乡广大民众四季常食的蔬菜品种,尤其是北方漫长冬季里大众的传统食料。当然,今天人们食用豆芽的方法,除了二、三千年传统的汤煮之法外,炒、炝、拌、渍、馅料(煮、蒸、炸等),或与其他原料配合的更多烹调方法是古今不可同日而语的。
大豆之外的菽类品种是极为丰富的,它们可以分作主食和副食的两大类,如主要用作豆饭、豆粥或豆馅、豆粉等主食原料的黑豆(乌鸡豆)、白豆、绿豆、褐豆、青豆、斑豆38、赤小豆(又称红小豆或小红豆等)、稆豆(又称黑小豆等)、豌豆(曾有胡豆、戎菽、回鹘豆、毕豆、青小豆、青斑豆等称)、蚕豆、豇豆、扁豆、黎豆、花豆、眉豆、脑豆、芸豆等;主要用作菜肴原料的刀豆、扁豆、豆角、龙豆、垅船豆、四季豆、荷兰豆、绿豆芽,以及用于主食原料诸类品种生长青嫩时的籽、荚、叶、苗、秧等的用来蔬食。一些品种的豆实同时可以制粉、酱、豉、麸、粉丝(或条、片)等,作为肴品原料丰富人们的餐桌,改善人们的营养状况。
肉美鱼鲜,动物性食料味美、耐饥、壮力、养颜、益智等许多养生功效是中国人很早就充分认识到的常识性道理。但是大多数中国人是没有常餐鱼肉的福气的。以五谷为主要食料,即基本营养源于此;各种蔬菜的主要功用仅是“充”—充实、补充而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39,这一距今足有二千四、五百年的看法,反映了中国人早期的膳食综合观念。“养”、“助”、“益”、“充”四字并非单纯的并列修辞需要,事实上是包涵着一定意义的性质和程度差别理解成份在内的。至于各种食物原料都蕴涵何种营养成份并如何营养人们的身体与健康,那都是暝暝不清的,至少在二千数百年前的当时甚至以后很久都在中国人的隐约感觉和迷朦揣摩之中,他们只能用简单的实验—生活实践观察比较的形而上学的方法,和混杂着许多唯心、唯灵成份的思考来试图彻底理解和解释这一切。于是,在漫长的历史上,中国人都视“养”—营养—的基本问题的砝码是“五谷”。中国历史上维系了二千数百年之久的历代统治者的“重本抑末”或“重本轻末”基本国策,从根本上说来盖源与此;中国人的似乎过于眷顾以大豆为主的菽类食料,其情结亦在于此。李时珍对菽类评论说:“北人用之甚广,可作豆粥、豆饭、豆酒,炒菜、麨食,磨而为面,澄滤取粉,可以作饵顿糕,荡皮搓索,为食中要物。以水浸湿生白芽,又为菜中佳品。牛马之食亦多赖之。真济世之良谷也。”40李时珍的这一评语,是对诸多豆类品种对庶民百姓的充饥养生作用的充分肯定,中国人在漫长的数千年里大大得益和仰重于菽类食料,他们于调顺时节三餐是赖,荒欠之年唯其为重;果腹调食、养生疗疾,离之不可一日。中国人所得益的,正是他们虽苦苦思索却仍冥冥不能解的菽类独特丰富的各种营养成份。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主体民众—庶民大众是靠以大豆为主体的菽类食料来维系健康的,而这一点首先,并且在相当长时间里是黄河流域食文化区的最主要特征之一。
明末著名科学家宋应星(1587—1666?)曾在他的《天工开物》中说:“凡谷无定名,……五谷则麻、菽、麦、稷、黍,独遗稻者,以诸书圣贤起自西北也。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十七,而来(小麦)、牟(大麦)、黍、稷居十三。麻、菽二者功用已全入蔬、饵、膏馔之中,……”41宋应星的这句话,值得认真推敲:首先,他正确的指出,汉代以前黄河流域食文化区人民大众的主食结构是以粟为主要品种的“五谷杂粮”,当时稻在北方粮食结构中只占极小的比重。其次,汉代时的黄河流域食文化区在当时中国占有最主要的地位。当然,宋应星的话是仅就汉代的文献而言的,也就是说在本质上,宋氏并没有否定汉以后直至唐一段时期黄河流域北方食文化区基本食料结构的意义。再次,唐以后随着南方人口的持续上升和和生产、经济的累积发展,南北人口与经济的对比发生了极大变化。唐代时,在社会政治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较为正常时期,全国人口的北南对比为六比四,而中央财赋收入的重头则在南方。南方财赋的主体是稻米,这就是宋应星于唐后七个多世纪所说“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十七”一语的确切历史内涵。不同的是,宋氏议论的明代末期,而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明帝国版图内人口分布的比例则已经发展成一比二不足了,约六千七百万人口分布在以稻米为主要食粮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食文化区42。第四,也大约是在唐代前后,随着谷物食料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亩产量的提高和食料种类的增多,如宋氏所说,麻和菽开始退出了主食的行列,而在副食“肴”的天地里充分发挥着潜能。
考古发掘和文献研究同样表明,我国又是世界上小麦的起源中心之一和栽培小麦的最大变异中心之一。“麦”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竟有约近八十种大同小异的写法,这既表明麦的变异品种多,同时也说明距今三、四千年前麦已经是一种非常广泛栽培食用的谷物品种43。田野考察发现,我国西南和西北高原迄今还生长着一种具有典型野生性状的原始小麦,专家们认为“它们很可能与现在我国原有的普通小麦的起源有密切的关系”44麦最初主要是蒸、煮粒食,入汉以后粉食逐渐成了主要和基本的食法。此后,“北麦南稻”一直是中国北、南两方食文化区的重大区别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同样具有二千多年之久,堪称中华民族“国食”的面条、馒头、饼、饺子、包子等都是主要以小麦粉为原料制作的,它们同样也是黄河流域及广大北方地区食文化的传统与代表性食品。麦面食品广泛流行北方地区的原因,除了麦“种在冰上,收在火上”的寒播、暑收生长习性之外,还在于其比较粒食米饭而更易于制作、贮放、携带、食用的特点和优点。
豆豉香烤鱼怎么做如何做好吃
减肥的人一定听说过:“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的说法。先抛开减肥不谈,一直以来,在大部分人看来,汤容易消化,汤有营养,汤补充水分,喝汤是个好习惯,煲汤也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养生方式。
那么喝什么汤效果才好?
如果你一边想着减肥,一边喝着猪蹄汤、奶油浓汤什么的,就别指望会有什么效果了,不长胖就不错了。想靠喝汤来抑制食欲,仅限于低热量的汤,一定是喝非常清淡、少油的汤才行,比如茶水、清汤、稀粥汤,或者不加糖的银耳汤、红豆汤、绿豆汤、紫菜汤等,如果非得喝鸡汤、肉汤,一定要记得撇掉多余的浮油再喝。
另外,就算是各种素汤,按照大部分人习惯的烹饪咸度,汤的含盐量往往也会在0.3%-0.7%左右,这意味着,喝一小碗200毫升的汤,就吃下去了1克的盐,我国推荐每天每天摄入的盐不超过6克,这样看来,一天三碗汤下肚,再加上几口菜,盐含量轻轻松松超6克。三高患者就更要注意了,不妨试试没有油没有盐的小米粥汤或玉米片汤,含钾丰富,更有利于血压的控制,淡绿茶、菊花茶也都是不错的选择。
还有很多人认为肉汤要熬出乳白色来,越浓越滋补,其实骨头汤、猪蹄汤之所以是乳白色的,主要归功于其中的脂肪,也就是说,乳白色越浓,脂肪含量越高,更别说那种汪着油的汤了,脂肪当然更高,还是直接吃肉比较好,至于汤,如果非要喝,还是撇去浮油再喝吧。还要注意不要经常吃汤泡饭,这样容易造成饭粒没有嚼烂就顺着汤一起下胃了,而胃是没有牙齿的,要把这些整粒的饭揉碎并消化掉,还是有一定负担的。
减肥神药的那些事
主料 海鲈鱼1条1.5斤左右 水芹菜5棵 胡萝卜半根 土豆2小个 鲜香菇6朵 大蒜1头 姜1块 大葱半根 花椒,大料,干辣椒适量 豆豉2勺 生抽,蚝油适量 香菜5根(只要叶子) 豆豉香烤鱼的做法步骤 1. 海鲈鱼一条,去鳞,去内脏,鱼腮,冲洗干净。去鳞的时候,溅了我一身的鳞,突然想到前不久刚看的美人鱼……也可以选择草鱼,鲢鱼,鲳鱼等,今天超市只有海鲈鱼,还是死掉的!个人认为吃烤鱼还是用活鱼比较好吃!如果不小心没有活鱼,就要看鱼的眼睛是否清亮,浑浊则不新鲜! 2. 把鱼从肚子处沿鱼刺切到鱼背,不要切断,鱼身切花刀,以便入味,鱼头处用砍刀背用力敲两下,不然鱼头会翘着不好看。 3. 用干布或者厨房纸巾吸干鱼身上的水,鱼全身涂抹盐,再几分钟至盐化掉,烤盘包锡纸,放在通风处,把鱼晾一下,顺便腌15分钟左右。预热烤箱,230度! 4. 制作料油,锅内放适量食用油,花椒大料干辣椒放入油锅,中火榨出香料的香气,滤出油,放凉。 5. 预热烤箱吧!230度!一定一定要预热到这个温度哟!趁这个空档来准备配菜吧!葱切丝,姜切片,大蒜要整瓣儿!胡萝卜土豆切成条,香菇掰成小块块,剩下一把水芹菜,切断切短切成段!打油诗一首!哈哈哈哈…… 6. 把料油刷在腌制好的鱼上,要多刷油,要不然鱼会腥!刷好后就放烤箱吧!230度,15分钟!看到鱼眼睛变白,鱼皮鼓泡泡,就差不多了!也要根据鱼大小来定时间哟! 7. 烤鱼的空档我们来做配菜吧!把用剩下的料油放锅里,大火烧热,加入蒜瓣炒至金黄,加入葱姜炒一会,再加入豆豉炒一会儿,再把土豆胡萝卜香菇放进去炒一会儿,最后放入水芹菜炒!让我歇会哈先,胳膊疼了炒的……因为婆婆不吃辣,所以我做的是不辣的,喜欢辣的朋友可以在这个阶段放点郫县豆瓣酱,香辣烤鱼的味道就出来啦! 8. 菜炒的差不多了以后加生抽,蚝油炒一会,加入250毫升开水煮3~5分钟,主要是煮土豆跟胡萝卜。注意不要把汤煮干,最好有一半汤留下。我做的没有放盐,家里人口淡,而且豆豉,生抽,蚝油都比较咸,最好在煮完以后尝下味道,最后给个建议,不要吃的太咸,要健康饮食哟! 9. 鱼烤好后,把烤箱温度设置到170度,把配菜倒到鱼身上,继续再烤10分钟!时间到,香喷喷的烤鱼就OK啦,
减肥神药的那些事
爹妈相见不相识,笑问胖子你是谁。,这首打油诗春节期间在朋友圈大有刷屏之势,可见过一个春节,都不能用“每逢佳节胖三斤,来形容长肉的辛酸了。哪管“管住嘴迈开腿,平时做得再好,一过节觥筹交错间就全都灰飞烟灭了,那么有没有-种神药,可以让人毫无忌惮地吃喝,还不用运动,一吃就瘦 ?这样的神药当然是有的,不过不在药房里,而在广告里。
扒一扒市面上常见的减肥药
可以通过抑制食欲、分解脂肪而达到减肥的效果。这个药物既能让人不想吃,又能分解脂肪,看似很完美对不对 ?可是上市后发现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风险,引起卒中及心脏病发作。因此在 2010 年,欧盟、美国及中国的有关部门已经相继暂停了的销售和使用。既然使用减肥要承担非常大的健康风险,那么其他的号称能够减肥的神药又是如何呢 ? 我们下面来扒一扒市面上常见的减肥药。
左旋肉毒碱
左旋肉毒碱也叫左卡尼汀,是人体能够自身合成的一种物质。在人体内的大多数细胞中,存在一种被称为线粒体的细胞器,它是产生能量的场所。
如果将线粒体比作发动机,将脂肪比作汽油,那么左卡尼汀的作用就是把汽油加入发动机。正如不开车汽油不会燃烧一样,如果不运动,那么吃再多的左卡尼汀,脂肪也不会消耗。
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出发,目前并没有研究能够证实左卡尼汀具有减肥的作用,美国 FDA 仅批准它用于左卡尼汀缺乏症。
在欧美国家,左卡尼汀主要作为营养补充剂使用,也就是食品。如果你的身体健康,能够正常饮食,是不会缺少左卡尼汀的。
泻药
泻药是最常用于减肥的药物,主要是因为它获取相对方便,价格相对低廉。泻药作用于人体,会将原本要通过肠道吸收的脂肪排出体外,这就等于变相减少了食物的“摄入,。
这样看来,泻药似乎对减肥有一定作用。但是我们看问题要全面,被泻药排出体外的可不仅仅是脂肪,还有食物中的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肠道的益生菌,这些都是对维持健康非常重要的物质。
长期使用泻药不但会导致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还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严重的甚至会损坏肠道黏膜,破坏肠道免疫功能。单纯依靠泻药,不节食不运动,一旦停药又会很快胖回去。这样想一想,用泻药减肥真是得不偿失。
二甲双呱
目前二甲双服用于健康肥胖患者的研究比较少,且实验设计证据的等级不高。我们叫健康肥胖患者似乎也不太对,应该叫除了胖没别的病的普通胖子,。2013 年德国学者,发现对于BMI 大于 27 的普通胖子,,连续 6个月每天吃上2.5小贴士:也许你根本就不胖
体重控制向来是爱美人士的必修课,医学上评价“胖瘦,有个指标叫 BMI,计算也很简单。
BMI= 体重(kg)+ 身高的平方(m 2 )。
中国健康成人BMI为18.5~24,通常 BMI 大于24 认为是超重,BMI 在28 以上才算肥胖。
以某美女为例,身高为 1.65 米,体重为 60 千克,经过计算BMI为22,处于正常范围内,所以就不算胖。 克甲双服,平均能够减掉 6 千克体重,然而该实验设计证据等级较低。Kashyap SR 等人总结了二甲双服可能的减肥机制,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影响肥胖感受器、加强肠道饱腹感信号和加速脂肪代谢等。目前美国 FDA 并没有批准二甲双服用于减肥。二甲双服有很强的胃肠道不良反应,高达 53.2% 的人服用二甲双服会出现腹泻25.5%的人会出现恶心。
但在某些特定人群,二甲双服的减肥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包括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妊娠期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患者。
附录:
既安全又有效的减肥药是存在的。目前国际公认的减肥药首选奥利司他和罗卡西林。奥利司他具有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使用记录,尤其是对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者。罗卡西林与奥利司他类似,但长期使用的安全性数据有限。但是即便是有效性和安全性都获得了认可且已经在国内上市的奥利司他,在服用过程中还是会产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以及脂肪性腹泻,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减肥药只适用于那些饮食控制和锻炼仍不能达到减肥目标的肥胖者。即便是再安全的减肥药,也存在不良反应,而且无法规避停药后反弹的问题。不改变生活习惯,幻想着依靠吃减肥药来轻松减肥,是难以持久的,减肥路上没有任何捷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