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信弃义成语故事_背信弃义成语故事简短
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背信弃义成语故事”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关于小孩打架的成语故事
2.感恩报德的成语故事
3.忘恩负义成语故事100~200字
4.关于诚实守信的成语故事典故名言都有哪些
5.庞统为何敢当众出言讥讽刘备,这个成语故事说明真相
关于小孩打架的成语故事
青梅竹马
qīng méi zhú mǎ
注释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出处
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举例
那少年时期的~,在他心灵里留下了多少难忘的记忆啊!(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九章)
近义词
两小无猜、亲密无间
反义词
背信弃义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历史故事
古代金陵城长干里街道住着两户人家,两家均有孩子,他们从小在一起玩耍,小男孩骑着竹竿当马,欢快地跑出来,女孩见梅树上长着许多青梅就叫男孩去摘。男孩给他摘下许多。后来两个小孩长大结为夫妻,双双恩爱白头到老.
感恩报德的成语故事
Ⅰ 关于诚信的古代成语故事1. 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2、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
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
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4.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Ⅱ 有关诚信的成语故事,是什么,急急急急!
一诺千金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专建立起了浓厚的属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曾子杀猪
是讲古时一个叫曾子的人,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哄骗孩子说在妈妈集市回来后杀猪给儿子吃,曾子得知后真的将猪杀了。故事告诉我们为人要诚信,答应的事一定要做到。
Ⅲ 有关诚信的故事,名人名言和四字词语
1、华盛顿与樱桃树
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华盛顿小时候不慎砍倒了一棵父亲很喜爱的樱桃树,华盛顿勇敢地承认了这件事并得到了父亲的谅解.
2、韩信
韩信落魄的时候,一个漂母给他饭吃,韩信离开她的时候,告诉她以后一定来报答她.后来韩信做了楚王,不忘旧恩,奉黄金千两以漂母
3、
有一次与一所小学约定去看望小学生,可是到了约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都以为奶奶不能来了,但依然冒雨前去赴约,这让同学们很感动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艾琳·卡瑟
民无信不立. ——孔子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高尔基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塞罗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 ——大仲马
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富兰克林
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拉罗什富科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
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池田大作
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 ——裴多菲
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 ——斯宾诺莎
没有诚信,何来尊严? ——西塞罗
失信就是失败. ——左拉
守信:
信用是成功的伙伴 英国
信用重于黄金 德国
信用出黄金,因为黄金比信用易得 英国
信用是无形的资产 日本
信用是最大的资本 英国
人无信不立,店无信不兴
经营以信用为资本
宁可失钱,不可失信 英国
获取信用是要付出很高代价的 杰罗尔德 搜索
私人的信用是财产,公众的荣誉是保证金 朱尼厄斯
失去信用是一个人的最大损失 约·克拉克
失去信用等于碎了的镜子,不可能修复 德国
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孔子家语
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 淮南子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
不相信任何的人知道自己无信用 奥尔巴赫
人不守信,无异于叫旁人对他失信 英国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了生命 法国
失去了信用的人,就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 绪儒斯
失去信用而赚的钱应结算在损失里 罗马
一个人的信用和其钱柜里的钞票是成正比的 玉外纳
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
以诚取信,以信取胜
言必行,行必果
Ⅳ 关于诚信的四字成语大全
关于诚信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比而不周:比:勾结;周:忠信,相互忠诚信义内。指小人只是相互容勾结,而不是赤诚地结交。
丹心耿耿:耿耿:诚信的样子。形容真心实意,非常忠诚。
啮血沁骨:形容极端诚信。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忠诚信实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淑质贞亮:淑:善良;贞:坚贞;亮:诚信质直。品质善良,为人诚信质直。
温恭直谅: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
脩辞立诚: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Ⅳ 关于诚信的成语典故
1、一诺千金
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这个人个性耿直,而且非常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许多人的称赞,大家都很尊敬他。
他曾经在项羽的军中当过将领,而且率兵多次打败刘邦,所以当刘邦建立汉朝当上皇帝的时候,便下令捉拿季布,并且宣布:“凡是抓到季布的人,赏黄金千两,藏匿他的人则遭到灭门三族的惩罚。”可是,季布为人正直而且时常行侠仗义,所以大家都想保护他。
起初季布躲在好友的家中,过了一段时间,捉拿他的风声更紧了,他的朋友就把他的头发剃光,化装成奴隶和几十个家僮一起卖给了鲁国的朱家当劳工。朱家主人很欣赏季布,于是专程去洛阳请刘邦的好朋友汝阴侯滕公向刘邦说情,希望能撤销追杀季布的通缉令,后来刘邦果真赦免了季布,而且还给了他一个官职。
有一个和季布同乡、名叫曹邱生的人,他一向喜欢和有权有势的朋友来往,于是就托人写介绍信给季布,希望能和季布认识、交朋友。可是季布一见到他就很反感,根本不想再理会曹丘生,但是他面对季布讨厌的神色;
像是没发生什么事的继续说:“您也知道我们都是楚国人,人们常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句话是我到处替您宣扬的结果,可是您为什么总是拒绝见我呢?”季布听完曹邱生的话,非常高兴,顿时改变了态度,而将他当作上宾来招待。
2、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九合诸侯,可以说周天子都拿她没办法,鲁庄公与其过交战,曹沫为将,结果连败三仗,鲁庄公不得不割地求和,齐桓公答应与鲁国停战会盟。可是在会盟之上,曹沫突然拿出匕首抵住齐桓公,要齐桓公返还鲁国因战败答应割让给齐国的土地,齐桓公答应归还。
事后,齐桓公并没有因为曹沫取不正当方式要回土地而背约,真的把鲁国割让的土地还给了鲁国,其实以齐桓公的力量,曹沫以此卑鄙手段索取的土地,完全可以不给他,鲁国一点办法也没有,可齐桓公讲诚信,如约交还了土地,齐桓公能够成为五霸之首,绝非偶然。
3、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
晋公子重耳因蒙难而流亡他乡,当时很多诸侯国不接纳他,最困难的时候介子推只能从自己大腿上割肉救活重耳。到了楚国后,楚国热情地招待了他,在招待他时,楚国国君问他说:“如果你以后做了晋国国君,将如何报答我?”
重耳说:“珍珠美玉,你都不缺,我不会有更稀罕的东西送给你,不过托你洪福,以后我如果做了晋国国君,若我们在战场上相遇,我便以退避三舍(一舍三十里)作为回报!”后来,重耳果然作了国君,成了晋文公。五年之后,也就是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公果然与楚国在战场上相遇,晋文公确实实践了自己的诺言,退避近百里以报楚国招待之恩。这就是成语“退避三舍”的故事原型。
4、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
魏文侯在与群臣饮酒,兴致盎然,而此时天下起了雨,魏文侯想起了他与虞人(山林管理者)相约当日要打猎,于是,他便“命驾将适野”。左右大臣惊诧道:“大家喝得正起劲,而又下着大雨,君侯又要去哪里?”
魏文侯说:“我与虞人约好了今天打猎,虽然下雨不能打猎了,岂可因为自己喝得高兴就不去跟人家说一声呢?”于是便亲自前往。魏文侯原为晋国臣下,后来和魏、韩、赵,三家分晋,独立为侯,饱受传统思想者诟病。但它是一个很有作为的诸侯,特别是在诚信方面,堪称楷模
5、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
这个不细说了,大家都知道,小学课本都学过商鞅变法前为了取信于民,立木为信的故事。商鞅在以后新法推行上也确实做到了诚信,从不徇私枉法,太傅公子虔和太子的老师公孙贾犯法也不能免罪。商鞅为人残忍刻薄,推行新法,无数,死者尸骨如山,泾河为之断流。
到后来出行必须大批随从跟随,秦穆公死后,商鞅失宠,结果做卷自缚,逃亡路上没人敢违反他制定的法律对他施救,落得一个车裂的悲惨结局。但商鞅的立木为信成为诚信的标杆,为推行新法铺平道路。
Ⅵ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5个简短
成语: 橘化为枳
拼音: jú huà wéi zhǐ
解释: 比喻人由于环境的影响而变坏。版
成语故权事:
春秋时齐景公的宰相晏婴,是齐国有名的政治家。他善于言辞,生活十分朴素,食不重肉,妻不衣帛,在各国都很出名。
有一次齐景公派晏婴出使楚国,楚王想侮辱晏婴,于是和臣子们商量好一个计策。
晏婴到楚国后,受到楚王热情的款待,为他设酒宴,并亲自陪他喝酒。当楚王与晏婴正在畅饮的时候,两个吏役押着一个走进来,楚王派人把押到他面前,问:〔绑着的是什么人?〕吏役答道:〔是齐国人。〕楚王又问:〔他犯了什么罪?〕吏役回答:〔他犯了盗窃罪。〕于是楚王回头对晏婴说:〔晏先生,你们齐国人真是做贼的能手啊!〕
Ⅶ 与诚信有关的成语故事
1.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2.《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 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渔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Ⅷ 形容人不诚信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过河拆桥、出尔反尔、背信弃义、言行不一
信口雌黄、口蜜腹剑、胡说八道、反复无常、口中雌黄、言而无信、背信弃义、
恩将仇报、翻脸无情、口是心非、信口开河
过河拆桥的历史典故
元朝的大臣彻里帖木耳,处理公务精明干练,善于决断。他对科举制度深恶痛绝,决心废除这种制度。后来,他升任中书平章政事,便奏告元顺帝,请求废除科举制度,得到了丞相伯颜的支持,但反对的人很多,许有壬就是其中的一个。
许有壬对伯颜说:“如果废除科举考试制度,世上有才能的人都会怨恨的。”伯颜针锋相对地说:“如果继续实行科举考试制度,世上贪赃枉法的人还要多。”许有壬反驳说:“没有实行科举考试制度的时候,贪赃枉法的人不也有很多吗?”伯颜讽刺他说:“我看中举的人中有用之才太少,只有你参政一个人可以任用!”许有壬不服气,举出许多当时中举的高官来反驳伯额。伯颜当然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于是两人争论得非常激烈。
第二天,皇帝在祟天门下达废除科举制席的诏书,满朝文武都要去听读,许有壬被特地安排在班首听读。尽管他心里非常不愿意,但又怕得罪皇帝,只好勉强跪在班首听读诏书。听读完诏书后,百官纷纷回府,许有壬满脸不高兴地低头走路。有个名叫普化的御史特地走到他边上,凑着他的耳朵冷嘲热讽他说:“参政,你这下成为过河拆桥的人啦。”这话的意思是,你许参政是靠科举当官的,现在宣读皇上关于废除科举制度的诏书,你跪在最前面,似乎是废除科举制度的领头人,就像一个人过了桥后就把桥拆掉一样。许有壬听了又羞又恨,加快步伐离开。之后他借口有病,再也不上朝了。
Ⅸ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五个
一诺千金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版他建立起了权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
曾子杀彘有一次,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儿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儿子去,便对他说回来就杀猪给他吃。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儿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
尾生抱柱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
君子之约/童叟无欺孔子东游的时候与一个叫项橐的小儿比试,各出一题,互为应对,胜者为师。孔子输后,果真拜项橐为师。这就是君子之约和童叟无欺的典故。
Ⅹ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二十个
共2条回答
课文你来说福州莫等待贸易有限公司企划总监2019-11-10
一诺千金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
曾子杀彘有一次,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儿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儿子去,便对他说回来就杀猪给他吃。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儿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
尾生抱柱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
君子之约/童叟无欺孔子东游的时候与一个叫项橐的小儿比试,各出一题,互为应对,胜者为师。孔子输后,果真拜项橐为师。这就是君子之约和童叟无欺的典故。
忘恩负义成语故事100~200字
古往今来关于感恩报德的成语很多,但那些成语背后的故事,你知多少?下面是关于感恩报德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感恩图报春秋时候,吴国的大将军伍子胥带领吴国的士兵去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君郑定公说:“谁能够让伍子胥把士兵带回去,不来攻打我们,我一定重重地奖赏他。”可惜没有一个人想到好办法。
到了第四天早上,有个年轻的打渔郎跑来跟郑定公说:“我有办法让伍子胥不来攻打郑国。”郑定公一听,马上问打渔郎:“你需要多少士兵和战车?”
打渔郎摇摇头说:“我不用士兵和战车,也不用带食物,我只要用我这根划船的桨,就可以叫吴国的士兵回去吴国。”
打渔郎夹着船桨跑去吴国的兵营找伍子胥。伍子胥看到打渔郎手上的船桨,马上问他:“年轻人,你为什么会有这根船桨?”打渔郎回答说:“我父亲靠这根船桨划船的呢!”
伍子胥一听,就说:“以前我逃难的时候,有一个打渔的先生救过我,我一直想报答他呢!原来你是他的儿子,你怎么会来这里呢?”
打渔郎说:“还不是因为你们吴国要来攻打我们郑国,我们这些打渔的人通通被叫来这里。希望伍将军看在我父亲曾经救过您的份上,不要来攻打郑国。”
伍子胥听了以后,说:“你的父亲曾救了我,我怎么会忘记他的恩惠呢?”伍子胥一说完,马上把吴国的士兵带回了吴国。
打渔郎高兴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郑定公。一下子,全郑国的人都把打渔郎当成了大救星,叫他“打渔的大夫”。
外强中干这个成语故事与晋惠公夷吾有关。
我们说过,晋献公死后,晋国大乱,二公子重耳带着十几位家臣逃亡。三公子夷吾后来到了秦国,他对秦穆公说,如果秦国能出兵帮助他回晋国继承君主之位,就愿意把晋国河西地区的.五座城池割给秦国作为报酬。因为秦穆公娶了夷吾的姐姐,算起来,夷吾也是他的小舅子啦,所以,也便答应了。再说,五座城池,这个诱惑力也不小啊!
但是夷吾回到晋国当了国君之后,却没有履行诺言,他让人告诉秦穆公说道:“大臣们对我说,土地是祖宗的土地,我做为子孙,是没有资格随意送人的。大臣们不让我这么做,我只好向您说对不起了。”——秦穆公虽然很生气,却也只好算了。
晋惠公四年,(夷吾当君主的第四年)晋国庄稼欠收,发生饥荒,老百姓们缺少粮食,情况十分糟糕。但秦国却获得了大丰收。晋惠公便厚着脸皮让人去告诉秦穆公,说道:“鄙国今年收成很不好,希望您能借些粮食给我们。”
秦穆公便问大臣们:“夷吾那小子来借粮食了,要不要借给他呢?”
五羖大夫百里奚说道:“背信弃义的人是夷吾,而不是晋国的百姓。我希望国君您能以百姓们为重,将粮食借给晋国。”
秦穆公点了点头,说道:“您说得对。”于是立即派遣大批船只,通过渭河,将一批又一批的粮食运送往晋国,八百里的路途上,人声马嘶,浩浩荡荡,全都是参与运粮食的船只与车辆。这就是著名的“泛舟之役”,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记载于史书的大规模水路运输。
但是,历史总是喜欢和人开玩笑。第二年,秦国发生了饥荒,而晋国却获得了丰收。秦穆公便派人去向晋国借粮。你猜猜结果怎么样?
结果居然是:晋惠公夷吾认为秦国饥荒,应该趁着这个机会立即进攻秦国!于是马上发兵,并且亲自出征,准备把秦国给灭了!——“背信弃义”与“恩将仇报”这两个词用在晋惠公身上,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晋惠公手下有个大臣,叫庆郑,庆郑对晋惠公的做法很不满,说道:“国君您这样做不对。秦国再怎么说对我们也有恩。去年我们饥荒的时候,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把粮食借给我们。现在他们闹饥荒,我们不借粮给他们也就算了,居然还想攻打他们。您这个做法我不敢苟同。”
晋惠公很生气,把庆郑骂了一通,还是决定出兵。于是占卜。占卜什么呢?占卜该由谁来为晋惠公驾马车。占卜了好久,居然只有庆郑才是吉利的。可是晋惠公说道:“庆郑对我不敬,不用他。”于是改由步扬驾车。
但是晋惠公的马却来自于郑国。所以庆郑对晋惠公说道:“主公,您的马不行啊!古代发生战争,一定要用本国的马驾车。出生在自己的水土上,知道主人的心意,熟悉这里的道路。现在用外国出产的马来驾车,从事战斗,等到一害怕而失去正常状态,就会不听指挥。鼻子里乱喷粗气表示狡猾和愤怒,血液在全身奔流,使血管扩张突起(血脉偾张xuè mài fèn zhāng),外表强壮而内部枯竭(外强中干)。进也不能,退也不是,旋转也不能,您一定会后悔的。”
晋惠公骂道:“我的马很好,用不着你来多嘴。”庆郑只好退下了。
秦穆公听说晋国来进攻,气得几乎高血压了,因为他从来没见过这样不顾廉耻的人,于是也便发兵,两军在韩原这个地方遇上了。(韩原大战)
虽然秦军人数少,战车数量也少,但庆郑进行了战前预测,说道:“秦军个个怀着愤怒之心前来报仇,因此士气高涨;而我们的士兵却个个面有愧色,不敢抬头见人。我们完了。”——晋惠公大怒,以扰乱军心罪想把庆郑给砍了,结果左右的人说:“大战还没开始,就斩大将,这是不吉利的。”于是晋惠公把庆郑又骂了一顿。
接下来晋惠公给秦穆公下战书:“我们晋国有战车六百辆,足以招待您的士兵。如果您能退兵,这是我们的愿望;如果您不退兵,虽然我想回避您,可是三军将士却不会允许的。”
秦穆公回信:“去年您想得到粮食,我恭敬地给您了;今年您想打仗,我难道还敢不恭敬地奉命吗?”晋国使者拿到秦穆公的回信,叹了口气,说道:“秦国理直气壮,我们死无葬身之地了。”
两军对垒于龙门山下,秦穆公指着上天说道:“苍天如果有知,一定会保佑我秦国得胜。”于是擂鼓进攻。晋国人也冲了上来。
秦军个个怀着愤怒,以一当十,虽然人少,可是战斗起来,却丝毫不落下风。
秦穆公的战车冲得急了,居然冲进了一团晋军较多的地方,立时被重重围住了。随他而来的卫士一个接一个倒下了——情况十分危急。秦穆公心中又急又怒,叫道:“我今天反被晋国俘虏了,天理何在!”
突然间,西边几百个农民执着锄头叉子砍刀,穿着草鞋,冲进了战团,帮助秦穆公把围困的晋兵杀散。于是,在战场上,秦穆公杀到哪儿,那几百个农民就跟到哪儿,时刻保护着他。秦穆公很是感激,当然也十分奇怪。然而战场之上,也没时间多问。
晋惠公的马车遇上了秦国大将公孙枝。公孙枝十分勇猛,一声大喝,气势如雷,为晋惠公拉车的小马竟吓得软了腿,跑不动了。恰巧庆郑赶着马车路过。晋惠公急忙叫道:“庆郑救我!”
庆郑叫道:“我一个人不行的。国君您先支撑一会儿吧,我去叫人救你。”便驾着马车跑去叫人。——于是晋惠公被公孙枝活捉。
国君被捉了,晋军大败,秦国人怀着愤怒一场赶杀,晋军六百辆战车几乎损失殆尽,士兵死伤不计其数。
秦穆公得胜回营,这才问起那几百个农民。
事情是这样的:早些年,秦穆公丢了一匹千里马,便让人去找。结果在一处山脚下找到了,原来那匹马是被一群农民偷去杀了吃肉,这个时候正吃得高兴哩。手下人回报秦穆公,说可以把那些农民全杀了为仇。秦穆公说道:“为了一匹马,这不是仁慈的做法。我听说,吃千里马的肉如果不喝好酒的话,会伤身的。”便让人给那些农民送去美酒,让他们就着美酒吃马肉。这些农民时刻想着报答秦穆公的恩情。他们听说秦穆公在这里和晋国人打仗,便就前来帮忙——果然救了秦穆公。
秦穆公叹了口气,说道:“农民都知道感恩报德,夷吾真是禽兽不如了。”
关于诚实守信的成语故事典故名言都有哪些
忘恩和负义的故事
有两只可怜的小虫,说其可怜是因为它们的名字,忘恩和负义.
在这个还有点人情味的世界里
它们的生存可谓是难上加难
如果说上帝是公平的
那么真的是这样
它们曾经有可爱的朋友,有它们赖以生存的天地,丰衣足食.
可是
它们并不满足
所以
它们作茧自缚
有两只可怜的小虫,
忘恩收了别人的礼物
负义中了爱情的毒
然后
忘恩每天要别人送它一件礼物
然后
负义因为爱情忘记了朋友的礼物
一天又一天
它们把世界当作它们的天
它们把朋友当作它们的地
一年又一年
它们得罪了上帝的箴言
它们遗忘了曾经朋友为它们受的苦
它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堕落
它们在自己的世界里颓靡
最后
故事还没有结局
忘恩负义
是两个相依为命的好朋友
最后
忘恩和负义这两只小虫
就真的生活在所谓忘恩负义的口水中
终日不得悔悟
孤独致死
事情就是这样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你的身边有两条小虫在蠕动
那么
请小心
你身边的忘恩负义正在慢慢蔓
然后腐烂开来
abcd百合天使 | 2007-08-11
3
1
百度知道
作业帮
宝宝知道
今日头条
折800
美图秀秀
女生秘密
kk唱响
汽车报价大
秀美甲
花田交友
暴风影音
相关问题
"忘恩负义"这个成语是谁写的5
与忘恩负义相同结构的成语。
比喻忘恩负义的成语?
反义成语 忘恩负义
请各位高手帮想一个成语,俗语之类都可以,大概意思与忘恩负义相同4
前后并列的成语有哪些 例:忘恩负义
关于典故的成语有哪些236
更多相关问题>>
用APP一键提问“忘恩负义...”的问题
其他回答
忘恩负义 ( wàng ēn fù yì )
解 释 恩:恩惠;负:辜负。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出 处 元·杨文奎《儿女团圆》:“他怎生忘恩负义?你雪堆儿里扶起他来那。”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用于谴责
示 例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1章:“想不到此人是个~的软骨头,把我出卖了。”
近义词 背信弃义、恩将仇报
反义词 感恩戴德、以德报怨
咨询电话 | 2007-08-11
1
0
关于“忘恩负义”的更多知识
忘恩负义是什么意思188
忘恩负义的意思158
忘恩负义的负的意思135
“十分”和“忘恩负义”的近义词48
忘恩负义的近义词42
求助关于"忘恩负义的成语故事"的问题
庞统为何敢当众出言讥讽刘备,这个成语故事说明真相
1.成语
一言九鼎 言而有信 取信于民 信誓旦旦 信守不渝
一诺千金 赤诚相待 背信弃义 信口开河 威信扫地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2.名言警句
(1)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2)宁可失钱,不可失信 --英国
(3)帮人要帮心,帮心要知心,知心要诚心。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
(5)信用重于黄金 --德国
(6)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7)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8)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宋·苏轼
(9)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颐
(10)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资治通鉴
(11)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 --斯宾诺莎
3. 故事:《曾参杀猪》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庞统传》注引东晋史学家习凿齿的评论,所针对的人物是三国时期蜀汉集团的著名谋士庞统。原文如下:
习凿齿曰:夫霸王者,必体仁义以为本,仗信顺以为宗,一物不具,则其道乖矣。今刘备袭夺璋土,权以济业,负信违情,德义俱愆,虽功由是隆,宜大伤其败,譬断手全躯,何乐之有?庞统惧斯言之泄宣,知其君之必悟,故众中匡其失,而不脩常谦之道,矫然太当,尽其蹇谔之风。夫上失而能正,是有臣也,纳胜而无执,是从理也;有臣则陛隆堂高,从理则群策毕举;一言而三善兼明,暂谏而义彰百代,可谓达乎大体矣。若惜其小失而废其大益,矜此过言,自绝远谠,能成业济务者,未之有也。
这段评论的大意是:习凿齿说:说起霸王之业,一定要以仁义为本,以诚信为宗旨,若缺少了其中的一项,那么就背离了事业成功的原则。如今刘备偷袭并夺取了刘璋的益州,借以成就自己的大业,但背信弃义,违背人情,从道德和仁义的角度上看都说不过去。虽说他的功业从此兴盛起来,也应该为其所败坏的东西而感到伤心,就譬如砍断了手臂来保全躯体,又有什么可庆贺的呢?
庞统担心刘备的言语被人传开,知道刘备日后一定会因现在所说之言而感到后悔,所以便当众指责其过失,而不考虑臣子通常对君主的谦逊慎言的原则。矫枉过正,难免过于偏激,却彰显出庞统的赤子之心和正直敢言的作风。若君主有过失,能直接听到臣子的批评,那就证明国家确实有人才;纳正确的意见而不坚持个人主张,是服从真理的表现;有了这样正直之人,君主的权威才能树立起来。一言而令三方受益,暂时的谏诤而令百代受益,这可谓是通达治国的大体了。若担心小的失误而废弃了国家的根本利益,对那种不恰当的意见过于袒护从而阻绝了影响深远的正直言论,能够成就王业的,世间还从来没有出现过。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文中所提到的“謇谔之风”,意为正直敢言的作风。这也是东晋史学家习凿齿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今天关于“背信弃义成语故事”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背信弃义成语故事”,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