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余有关的古诗词

2.求20首古诗及赏析

3.杜甫的诗歌鉴赏

4.杜浦诗10首

5.杜甫的登兖州城楼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杜甫诗歌的地域色彩

7.李白在得势之时,为何没有选择帮好兄弟杜甫一把?

登兖州城楼翻译_登兖州城楼

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他字子美,出生于河南巩县。他的祖父杜审言,是与宋之问、沈期同时期的著名诗人,对五言律诗的形成和发展也作出过贡献。杜甫的父亲曾任兖州司马,母亲崔氏早逝。 杜甫从小就饱读诗书。正如他在一首诗中自称的那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知识渊博,很有政治抱负。公元736年,他参加了进士考试,但没考中。于是他漫游了山东、河北一带,写下了他留存的最早的几首诗,如《登兖州城楼》《画鹰》《房兵曹胡马》等,其中《望岳》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千古名句。 公元744年,杜甫在东都洛阳遇到了被唐玄宗放还的大诗人李白。诗坛双星,相见甚欢。他们一同游览了梁(今河南开封)、宋(今商丘一带),并会见了善作边塞诗的著名诗人高适。第二年,杜甫又与李白再次相见。他们在齐州(今山东济南)、兖州一带逗留了好几个月,饮酒赋诗,到山中访隐士,“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亲密得形影不离。但此后两人就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 公元746年,杜甫回到京都。第二年,唐玄宗诏令天下,凡通一艺的士人都可到京师应试。但那时唐玄宗任用的宰相李林甫,是个口蜜腹剑、阴险奸诈、妒贤忌能的奸臣。他最怕有才干的人进入朝廷,妨碍他弄权营私,就指使考官,一个人也不录取。 杜甫再次落第,生活日益贫困。他不得不向一些达官贵人投诗,以显示才华。公元751年(天宝十年),唐玄宗要举行三个祭祀大典。杜甫抓住机会,写了《三大礼赋》,果然得到唐玄宗的赏识。又经过集贤院的考试,杜甫只得到了一个候选官吏的资格,又过了四年,才得到兵曹参军的职位。 困守长安的十年,使杜甫逐渐认清了封建统治集团荒*腐朽的面目,看到了贫苦百姓的苦难生活,这使他在思想上、创作上更接近人民大众。公元755年秋天,杜甫离京还家。在路过骊山行宫时,他看到唐玄宗正带着亲信通宵达旦地寻欢作乐。可是回到家中,他才知道自己最小的儿子已经饿死了。正是秋收季节,他大小还是个官,孩子竟然饿死。这对杜甫的 *** 太大了,再联想到普通百姓,他们的生活该是怎样的困苦。于是他写下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在这首长律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已成了家喻户晓的警句。 安禄山叛乱时,他被困在长安,公元757年才从长安逃出,在凤翔见到了已即位的唐肃宗。唐肃宗任命他为左拾遗。这是个皇帝身边的谏官,但官阶比七品芝麻官还小。任职不到一个月,就遇到唐肃宗罢免宰相房之事,杜甫上书进谏,为房辩护。谁知触怒肃宗,下令审问杜甫。多亏新任宰相张镐等人说话,才使杜甫免除处分。 公元758年,杜甫被贬为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在华州,他更多地看到了百姓们在战乱中的悲苦生活,看到了战争给劳苦大众带来了多少人间悲剧。由此,他写出了自己的代表作、诗歌史上的不朽名篇“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六首组诗中,《石壕吏》更以白描式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官吏们强征兵,造成了百姓们家破人亡的悲剧,其艺术感染力震撼人心。 第二年,杜甫放弃官职来到成都,在郊外的浣花溪边筑起了几间茅屋。这就是至今都很著名的“杜甫草堂”。在成都,杜甫的生活相对比较安定,但仍很穷困。一年秋天,大风卷走了茅屋顶上的草。他由自己的困苦想到了更多没有归所的文人学士,因而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成了传诵至今的名句。 公元765年,杜甫的老朋友、镇守成都的剑南节度使严武病故。杜甫失去依靠,于是携全家沿长江东下。他先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在那儿生活了两年,写下了四百多首诗。 公元768年,杜甫离开夔州,沿江南下,开始了他生命中最后的漂泊生涯。他先后到过江陵、公安、岳阳、潭州(今湖南长沙),原打算投奔老朋友、潭州刺史韦之晋,可韦之晋已去世,加上潭州发生兵乱,他只好带领全家沿湘江而上,去郴(chēn)州(治所在今湖南郴州)投靠舅父崔伟。但船到耒阳(今湖南莱阳)时,江水猛涨,船不能行驶,只好停泊在方田驿。他们在方田驿挨了五天饿,幸亏耒阳县令得到消息,派人送了酒食,总算没有饿死。 由于无法南行,他们只能返回潭州。他原打算以潭州再北上襄阳、秦中。但此时杜甫已经病得很重。公元770年冬天,杜甫在小船上写了《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一诗后不久,便病死在船上了。时年五十九岁。 当时,家人把他葬在岳阳。直到四十三年后,他的孙子才把他的灵柩归葬在河南偃师。一代大诗人的晚年后事,竟如此凄凉。 杜甫身后为我们留下了诗作一千四百多首。他的现实主义的手法,他对劳苦大众所寄以的深切同情,体现了儒家的仁爱风范,因而获得了“诗圣”的美名。他的作品又大量而直接地描绘了时期的真实社会生活,所以被誉为“诗史”。千百年来,不少人试图评比李白、杜甫的高下。其实,他们是两个风格完全不同的作家,但对诗歌创作的贡献是同样巨大的。正如唐代著名散文家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诗圣杜甫

与余有关的古诗词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唐代:李商隐 《安定城楼》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唐代: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宋代: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唐代:骆宾王 《在军登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唐代:杜甫《登兖州城楼》

安定城楼

唐代: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2.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唐代: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3.

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宋代:李师中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4.

在军登城楼

唐代:骆宾王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5.

登兖州城楼

唐代:杜甫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求20首古诗及赏析

山中问答

作者:李白?(唐)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登兖州城楼》

年代:?唐?作者:?杜甫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人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黄鹤楼 ?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南岳事毕谒司马道士》

朝代:唐朝 ?作者:张九龄

将命祈灵岳,回策诣真士。绝迹寻一径,异香闻数里。?

分庭八桂树,肃容两童子。入室希把袖,登床愿启齿。?

诱我弃智诀,迨兹长生理。吸精反自然,炼药求不死。?

斯言眇霄汉,顾余婴纷滓。相去九牛毛,惭叹知何已。

《灵隐寺》

朝代:唐朝 ? 作者: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作者:苏轼?(宋)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送别出塞》

朝代:唐朝 ? 作者:陈子昂

平生闻高义,书剑百夫雄。言登青云去,非此白头翁。?

胡兵屯塞下,汉骑属云中。君为白马将,腰佩騂角弓。

单于不敢射,天子伫深功。蜀山余方隐,良会何时同。

春日偶成

作者:程颢?(宋)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杜甫的诗歌鉴赏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杜甫的。

游龙门奉先寺

已从招提游,

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一作灵)籁,

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

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

令人发深省。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登兖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时甫父闲为兖州司马)

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岳岱,

平野人青徐。

孤嶂秦碑在,

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

临眺独踌躇。

题张氏隐居二首

春山无伴独相求,

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

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

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

对君疑是泛虚舟。

之子时相见,

邀人晚兴留。

霁潭□(“檀”换鱼旁)发发,

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

张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险,

归醉每无愁。

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

秋水清无底,

萧然静客心。

椽曹乘逸兴,

鞍马到荒林。

能吏逢聊璧,

华筵直一金。

晚来横吹好,

泓下亦龙吟。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

秋水通钩洫,

城隅进小船。

晚凉看洗马,

森木乱鸣蝉。

菱熟经时雨,

蒲荒八月天。

晨朝降白露,

遥忆旧青毡。

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

东岳云峰起,

溶溶满太虚。

震雷翻幕燕,

骤雨落河鱼。

座对贤人酒,

门听长者车。

相邀愧泥泞,

骑马到阶除。

巳上人茅斋

巳公茅屋下,

可以赋新诗。

枕簟入林僻,

茶瓜留客迟。

江莲摇白羽,

天棘蔓青丝。

空忝许询辈,

难酬支遁词。

房兵曹胡马诗

胡马大宛名,

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

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

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

画鹰

素练风霜起,

苍鹰画作殊。

竦身思狡兔,

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

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

毛血洒平芜。

过宋员外之问旧庄

宋公旧池馆,

零落首阳阿。

枉道祗从入,

吟诗许更过?

淹留问耆老,

寂寞向山河。

更识将军树,

悲风日暮多。

夜宴左氏庄

风林纤月落,

衣露净琴张。

暗水流花径,

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

看(一作说)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

扁舟意不忘。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

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

二仪积风雨,

百谷漏波涛。

闻道洪何坼,

遥连沧海高。

职司忧悄悄,

郡国诉嗷嗷。

舍弟卑栖邑,

防川领簿曹。

尺书前日至,

版筑不时操。

难鼋鼍力,

空瞻乌鹊毛。

燕南吹畎亩,

济上没蓬蒿。

螺蚌满近郭,

蛟螭乘九皋。

徐关深水府,

碣石小秋毫。

白屋留孤树,

青天失万艘。

吾衰同泛梗,

利涉想蟠桃。

赖倚天涯钓,

犹能掣巨鳌。

天宝初,南曹小司寇舅,于我太夫人堂下,垒土为山,

一匮盈尺,以代彼朽木,承诸焚香瓷瓯,瓯甚安矣。旁

植慈竹,盖兹数峰,□(上山下钦)岑婵娟,宛有尘外

格致,乃不知兴之所至,而作是诗

一匮功盈尺,

三峰意出群。

望中疑在野,

幽处欲生云。

慈竹春阴覆,

香炉晓势分。

惟南将献寿,

佳气日氤氲。

龙门

龙门横野断,

驿树出城来。

气色皇居近,

金银佛寺开。

往还时屡改,

川陆日悠哉!

相阅征途上,

生涯尽几回?

李监宅二首(一作李盐铁)

尚觉王孙贵,

豪家意颇浓。

屏开金孔雀,

褥隐绣芙蓉。

且食双鱼美,

谁看异味重。

门阑多喜色,

女婿近乘龙。

华馆春风起,

高城烟雾开。

杂花分户映,

娇燕入帘回。

一见能倾座,

虚怀只爱才。

盐官虽绊骥,

名是汉廷来。

赠李白

二年客东都,

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腥膻,

蔬食常不抱。

岂无青精饭,

使我颜色好?

苦乏大药资,

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

脱身事幽讨。

亦有梁宋游,

方期拾瑶草。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东藩驻皂盖,

北渚临清河。

海右此亭古,

济南名士多。(原注:时邑人蹇处士在座)

云山已发兴,

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

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遇,

落日将如何!

贵贱俱物役,

从公难重过。

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

(原注:时李之芳自尚书郎出齐州制此亭)

新亭结构罢,

隐见清湖阴。

迹籍台观旧,

气冥海岳深。

圆荷想自昔,

遗堞感至今。

芳宴此时具,

哀丝千古心。

主称寿尊客,

筵秩宴北林。

不阻蓬荜兴,

得兼梁甫吟。

暂如临邑,至〔山昔〕山湖亭,奉怀李员外,率尔成兴

野亭逼湖水,

歇马高林间。

鼍吼风奔浪,

鱼跳日映山。

暂游阻词伯,

却望临青关。

霭霭生云雾,

唯应促驾还。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李侯有佳句,

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

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

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

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

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

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

谁欲讨□(艹专)羹?

不愿论簪笏,

悠悠沧海情。

郑驸马宅宴洞中

主家阴洞细烟雾,

留客夏簟青琅〔王干〕。

春酒杯浓琥珀薄,

冰浆碗碧玛瑙寒。

误疑茅屋过江麓,

已入风磴霾云端。

自是秦楼压郑谷,

时闻杂佩声珊珊。

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曲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

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辨惊四筵。

今夕行

今夕何夕岁云徂,

更长烛明不可孤。

咸阳客舍一事无,

相与博塞为欢娱。

冯陵大叫呼五白,

袒跣不肯成枭卢。

英雄有时亦如此,

邂逅岂即非良图?

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

家无儋石输百万。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

特进群公表,

天人夙德升。

霜蹄千里骏,

风翮九霄鹏。

服礼求毫发,

推思忘寝兴。

圣情常有眷,

朝退若无凭。

仙醴来浮蚁,

奇毛或赐鹰。

清关尘不杂,

中使日相乘。

晚节嬉游简,

平居孝义称。

自多亲棣萼,

谁敢问山陵?

学业醇儒富,

词华哲匠能。

笔飞鸾耸立,

章罢凤骞腾。

精理通谈笑,

忘形向友朋。

寸长堪缱绻,

一诺岂骄矜?

巳忝归曹植,

何知对李膺。

招要恩屡至,

崇重力难胜。

披雾初欢夕,

高秋爽气澄。

尊□(上三“田”下“缶”)临极浦,

凫雁宿张灯。

花月穷游宴,

炎天避郁蒸。

砚寒金井水,

檐动玉壶冰。

瓢饮唯三径,

岩栖在百层。

谬持蠡测海,

况邑酒如渑。

鸿宝宁全秘,

丹梯庶可凌。

淮王门有客,

终不愧孙登。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

有美生人杰,

由来积德门。

汉朝丞相系,

梁日帝王孙。

蕴藉为郎久,

魁梧秉哲尊。

词华倾后辈,

风雅蔼孤骞。

宅相荣姻戚,

儿童惠讨论。

见知真自幼,

谋拙愧诸昆。

漂荡云天阔,

沈埋日月奔。

致君时已晚,

怀古意空存。

中散山阳锻,

愚公野谷村。

宁纡长者辙,

归老任乾坤。

奉寄河南韦尹丈人

有客传河尹,

逢人问孔融。

青囊仍隐逸,

章甫尚西东。

鼎石分门户,

词场继国风。

尊荣瞻地绝,

疏放忆途穷。

浊酒寻陶令,

丹砂访葛洪。

江湖漂短褐,

霜雪满飞蓬。

牢落乾坤大,

周流道术空。

谬惭知蓟子,

真怯笑扬雄。

盘错神明惧,

讴歌德义丰。

尸乡馀土室,

谁话(一作难说)祝鸡翁?

赠韦左丞丈济

左辖频虚位,

今年得旧儒。

相门韦氏在,

经术汉臣须。

时议归前烈,

天伦恨莫俱。

〔令鸟〕原荒宿草,

凤沼接亨衢。

有客虽安命,

衰落岂壮夫!

家人忧几杖,

甲子混泥途。

不谓矜馀力,

还来谒大巫。

岁寒仍顾遇,

日暮且踟蹰。

老骥思千里,

饥鹰待一呼。

君能微感激,

亦足慰榛芜。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裤不饿死,

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

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

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

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

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

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

行歌非隐沦。

骑驴三十载,

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

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

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

〔焱欠〕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

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

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

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

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

只是走逡逡。

今欲东入海,

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

回首清谓滨。

常拟报一饭,

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

万里谁能驯?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

配极元都□(“门”内“必”),

凭高禁御长。

守祧严具礼,

掌节镇非常。

碧瓦初寒外,

金茎一气旁。

山河扶绣户,

日月近雕梁。

仙李蟠根大,

猗兰奕叶光。

世家遗旧史,

道德付今王。

画手看前辈,

吴生远擅场。

森罗移地轴,

妙绝动宫墙。

五圣联龙衮,

千官列雁行。

冕旒皆秀发,

旌旆尽飞扬。

翠柏深留景,

红梨迥得霜。

风筝吹玉柱,

露井冻银床。

身退卑周室,

经传拱汉皇。

谷神如不死,

养拙更何乡?

杜浦诗10首

篇一高都护骢马行

 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

 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

 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

 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

 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

 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

 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

 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

 注释

 高都护:安西都护府都护高仙芝。高仙芝(?),中国古代北方地区少数民族高句丽人,唐朝著名军事将领。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父亲高舍鸡,起初以将军在河西(指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从军,后立军功,官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

 《旧唐书》:贞观十七年,置安西都护府于西州。显庆三年,移治龟兹国城。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十六都护府隶焉。《隋书》:西域吐谷浑有青海,中有小山,至冬冰合,尝得波斯马放入海,因生骢马,日行千里,故时称青海骢马。胡青骢,犹《淮南子》所云胡骏马。古诗:?踯躅青骢马。?《广韵》:?骢,马青白色。?

 《赭白马赋》:?声价隆振。?又:?歘耸擢以惊。?注:?歘,忽也。?汉《天马歌》:?天马来,历无草,径千里,循东道。?

 戴暠诗:?刀环临阵鸣。?《史记》:项王谓亭长曰:?吾骑此马五岁,所向无敌。?

 《国语》:?戮力一心。?《大戴礼》:?均马力,齐马心。?应德琏《悯骥赋》:?展心力于知己兮。?《史记》: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赭白马赋》:?愿终惠养,荫本枝兮。?

 曹植诗:?飘飘随长风。?《元和郡县志》:居延泽,在张掖县东北一千六百里,即古流沙。《天马歌》:?天马来,从西极,涉流沙。?

 《赭白马赋》:?弭雄姿以奉引。?《汉书?李寻传》:?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注:?伏枥,谓伏槽枥而秣之。?

 西征赋》:?何猛气之咆勃。?《战国策》:张仪曰:?魏之地势,固战场也。?

 《南都赋》:?马踠余足。?《相马经》:?马踠欲促,促则健,蹄欲高,高耐险峻。?《齐民要术》:?马踠欲促而大,其间才容靽,蹄欲得厚二三寸,硬如石。?踣,踏也。邵注?踣铁,言马蹄之坚。?

 《元和郡县志》:贞观四年,于汉车师前王地置交河县,取界内交河为名。交河源出县北天山,分流城下。《一统志》:今为西番火州地。王洙注唐安西去交河七十里。顾野王诗:?交河冰未坚。?赵曰:东方朔《神异记》曰:北方有层冰万里,厚百丈。诗言交河有层积之冰,马几度蹴踏之而破裂也。旧引颜赋?经玄蹄而雹散,历素皮而冰裂?,非是。盖赋谓骑射耳。玄蹄、素皮,皆射帖名,而雹散、冰裂,皆射帖声,与马踏冰裂之义无涉。

 《名画录》:内厩,有飞黄、照夜、浮云、五花之乘。丹元子《步天歌》:?五个花文王良星。?《李白集注》:?五花,马毛色也。?又郭若虚云:五花者,剪鬃为瓣,或三花,或五花。白乐天诗?马鬣剪三花?,此另一说。

 《天马歌》:?经万里兮归有德。?《汉书》:李广利获汗血马来。注:大宛旧有天马种,蹋石汗血,汗从前肩髆小孔中出,如血。赵曰:?汗血之姿,非万里无以见。?

 郑氏曰:长安,古雍州地,汉始都此。

 崔豹《古今注》:?秦始皇有七马,一曰追电。?《隋书》:?长孙晟为总管,突厥畏之,见其赤马称为闪电。?赵注:?此言马行如电,举国皆知耳。?旧引傅玄诗?童女掣电策,童男挽雷车?,非其义。孙楚诗:?倾城远追送?。注:?倾,犹尽也。?

 古乐府:?青丝缠马尾,黄金络马头。?

 《汉?西域传》:?百官送至横门外?。《三辅黄图》:?长安城北,出西头第一门,曰横门,其外有桥,曰横桥。?程大昌《雍录》:?自横门渡渭而西,即是趋西域之路。?远注出横门道,言欲驰驱于战场。张綖曰:凡诗人题咏,必胸次高超,下笔方能卓绝。此诗?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如此状物,不唯格韵特高,亦见少陵人品。若曹唐《病马》诗:?一朝千里心犹在,曾敢潜忘秣饲恩。?乃乞儿语也。

 创作背景

 诗中的高都护,是安西都护府都护高仙芝,他在天宝六载((年),平定勃律国,虏获勃律王,由此建功 。天宝八载(年)入朝,次年,又出征讨伐石国。此诗当作于入朝后、出征前这段时间里。

 赏析

 此诗为七言歌行体,凡十六句,分成四段,每段四句。首段写骢马的来历。?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 ?,高仙芝是安西都护,他的毛色青白相间的骢马,随着主人东至长安,名声与身价也随之骤增。?此马临阵?二句,补叙骢马曾在边地立过战功,它虽是牲畜 ,却有人的感情。一心助主人建立大功。?与人一心成大功?句,沈德潜认为?即?真堪托死生 ?意?(《唐诗别裁集》卷六),可见它们都是杜甫颂马德的名句。

 次段?功成惠养?四句,描写骢马的性格。这一段诗意紧承上文,从前,骢马立功西域,如今,随主人入朝,受着恩惠被豢养在厩里。?飘飘远自流沙至?,意思是说骢马从遥远的沙漠地区来到这里。流沙,泛指西北沙漠地区,《天马歌》:?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 ?。此句照应上文,与?来向东?同意,仍然是叙述骢马的来历。继而,诗人借用曹操《步出夏门行》诗意,称誉骢马的品格。老骥伏枥,尚且有千里之志,何况骢马并没有衰老 ,?雄姿?尚在,?猛气?犹存,因而,它不甘心接受伏枥豢养的恩惠,时刻不忘建功沙场。诗意透进一层,骏马的品格表现得极为鲜明。?腕促蹄高?四句,概述骢马的骨相形貌,二句写腕蹄,二句写身躯。?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踣,踏地,踣铁,踏地如铁。据《相马经》载,良马腕须短促,促则力健;蹄须高厚,蹄高则坚硬。交河,西域河名,源出交河县,流经高昌县。正因为腕促蹄高,踏地如铁,所以几次蹴踏,就使层积的交河冰破裂。?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五花,骢马毛色,散在各处,如满身云锦。这匹骢马是汗血马,奔驰万里,才能见到身上汗流如血。这两句已从马的形貌写到马的千里之,与末段诗意紧相衔接。

 末段四句写马的才力和志向。?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电掣倾城知?,二句承上文诗意,继续写出马的才力。因为它雄俊绝伦,京都?壮年?都不敢骑乘它,骑术高超的人驾御它,风驰电掣地在城里奔跑,全城的人都知道它是一匹良马。?青丝络头?二句,照应?雄姿未受伏枥恩?,写出骢马向往西域战场,诗人代马言志,是说带上青丝络头,老死在槽枥间,这并非它的志向,怎样才能出横门道,重新驰骋于西域战场上呢?横门,长安城北西起第一门,横门道,是去西域的必经之道。以感慨的语调结束全篇,更能点明全诗的题旨。这首诗的前三段,各押一韵(一、平声东韵;二 、去声寘韵;三、入声屑韵),唯独末段却是二句押一韵,?骑?、?知?,押平声支韵,?老?、?道?,押上声皓韵,沈德潜评论这首诗的结尾,说:?若二语用韵,戛然而止,此又专取简捷。?(《唐诗别裁集》卷六)。杜甫的歌行,纵横跌宕,富于变化。此诗的篇幅虽然不长,但在结构上,颇见诗人的匠心。他并没有走从马的形貌写到它的品性、志向这种艺术构思的老路,就题落笔,从高都护回朝,写到骢马的来历,首段叙骢马立功西域,次段接写它因功成而受到惠养,第三段写马的骨相形貌,与第二段?雄姿 ?、?猛气?相吻合,又为末段写马的`才力和志向作铺垫。诗人将马的来历、形貌、品性、志向融合起来描写,分插各段中;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凑,前后照应,筋脉联络,如走月流云,其结构方法适应了连接联想的构思特征。

 作为咏物诗,此诗摹写骢马的形貌、才力、品格、志向,句句写马,体贴入微,颇得其神理。诗人借着骢马的伏枥境遇,比喻自己困守长安的遭际;借着骢马的雄姿才力,喻写自己的才能襟怀;借着骢马的立功心愿,寄托自己施展抱负的愿望。正如张綖说:?如此咏物 ,不唯格韵特高,亦见少陵人品 。?(仇兆鳌《杜诗详注》引)杜甫确是一位?未受伏枥恩?、?犹思战场利?的、不懈地追求理想的诗人。

篇二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注释

 飘蓬,草本植物,叶如柳叶,开白色小花,秋枯根拔,随风飘荡。故常用来比喻人的行踪飘忽不定。时李白杜甫二人在仕途上都失意,相偕漫游,无所归宿,故以飘蓬为喻。

 未就,没有成功。丹砂,即朱砂。道教认为炼砂成药,服之可以延年益寿。葛洪,东晋道士,自号抱朴子,入罗浮山炼丹。李白好神仙,曾自炼丹药,并在齐州从道士高如贵受?道箓?(一种入教仪式)。杜甫也渡黄河登王屋山访道士华盖君,因华盖君已死,惆怅而归。两人在学道方面都无所成就,所以说?愧葛洪?。

 飞扬跋扈,不守常规,狂放不羁。此处作褒义词用。

 白话译文

 秋天离别时两相顾盼,像飞蓬一样到处飘荡。没有去求仙,真愧对西晋那位炼丹的葛洪。每天痛快地饮酒狂歌白白消磨日子。像您这样意气豪迈的人,如此逞雄究竟是为了谁?

 创作背景

 公元744年初夏,杜甫与刚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在洛阳相识,遂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一带)。公元745年(天宝四载),二人又同游齐赵,他们一同驰马射猎,赋诗论文,亲如弟兄。这年秋天,杜甫与李白在鲁郡(今山东兖州)相别,杜甫写了这首赠诗。诗中慨叹二人漂泊不定,学道无成。?痛饮?二字,既是对好友的规劝,也含有自警之意,语重心长,可见二人友谊之诚挚。这是现存杜诗中最早的一首绝句。《杜诗镜铨》引蒋弱六语:?是白一生小像。公赠白诗最多,此诗最简,而足以尽之。?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745年秋,此时李白遭奸佞排斥、远离京都、漫游齐鲁,与杜甫相会。李白也在这年秋写下了《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诗云:?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从中流露出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与杜诗中的?秋来相顾尚飘蓬?句,可以参照。李白被赐金放还,与杜甫幸会于山东之时,由于有相同的坎坷遭遇,因而情志相投。

 此诗表面看来,似乎杜甫在规劝李白:要像道家葛洪那样潜心于炼丹求仙,不要痛饮狂歌、虚度时日,何必飞扬跋扈、人前称雄,实际上,杜诗有言外之意:李白藐视权贵,拂袖而去,沦落飘泊,虽尽日痛饮狂歌,然终不为统治者赏识;虽心雄万夫,而何以称雄?虽有济世之才,然焉能施展?杜甫在赞叹之余,感慨万千,扼腕之情,油然而生。遂将自己的愤懑之情,诉之笔端,乃至于运用反诘的语气,发出似在埋怨、实则不平的询问。他的感慨既是为李白而发,也是为自己而发的。

 此诗突现了一个狂字,显示出一个傲字。傲骨嶙峋,狂荡不羁,这就是杜甫对于李白的写照。在七绝《赠李白》中,正突现出狂与傲的风、骨力、气度,显示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精神,这正是此诗的诗眼和精髓。它不仅同杜甫歌咏李白的其他诗篇是一脉相承的,而且也形象地揭示了李白的性格和气质特征。

 这首七绝,沉郁有致,抑扬顿挫,跌宕起伏。末句用反诘口吻,把全诗推向了最高潮。清初钱谦益在评注此诗时,独注?飞扬跋扈?句,其余一概略而不论,可谓独具慧眼,也表明它在全诗中的重要价值:?按太白性倜傥,好纵横术。少任侠,手刃数人,故公以飞扬跋扈目之。犹云平生飞动意也。旧注俱大谬。?(《钱注杜诗》卷九)是说从新的角度和侧面颂扬了李白的豪侠精神,并突出?飞扬跋扈?的飞动性。仇兆鳌注云:?飞扬,浮动之貌。跋扈,强梁之意。考《说文》:扈,尾也。跋扈,犹大鱼之跳跋其尾也。?(《杜诗详注》卷之一)此虽就字注字,就词注词,但在《赠李白》中,却是用来象征李白豪放不羁的精神。

 此诗言简意赅,韵味无穷。为了强化全诗流转的节奏、气势,则以?痛饮?对?狂歌?,?飞扬?对?跋扈?;且?痛饮狂歌?与?飞扬跋扈?,?空度日?与?为谁雄?又两两相对。这就形成了一个飞动的氛围,进一步突现了李白的傲岸与狂放。

篇三登兖州城楼⑴

 东郡趋庭日⑵,南楼纵目初⑶。

 浮云连海岱⑷,平野入青徐⑸。

 孤嶂秦碑在⑹,荒城鲁殿馀⑺。

 从来多古意⑻,临眺独踌躇⑼。

 注释

 ⑴兖州:唐代州名,在今山东省。杜甫父亲杜闲任兖州司马。邵注:兖州,鲁所都,汉以封共王余。《唐书》:兖州,鲁郡,属河南道。顾宸注:兖州,隋改为鲁郡,唐初复曰兖州,后又改鲁郡。仇兆鳌按:唐之兖州治瑕丘县,即今之嵫阳县也。

 ⑵东郡趋庭:到兖州看望父亲。《前汉志》:东郡,秦置,属兖州。隋孙万寿诗:?趋庭尊教义。?蔡梦弼曰:公父闲尝为兖州司马,公时省侍,故有?趋庭?句。

 ⑶初:初次。《晋书?庾亮传》:?乘秋夜往,共登南楼。?此借用其字。张镜《观象赋》:?尔乃纵目远览,傍通四维。?

 ⑷海岱:东海、泰山。古诗:?浮云蔽白日。?海岱青徐,与兖州接壤。《禹贡》:?海岱惟青州。?

 ⑸入:是一直伸展到的意思。青徐:青州、徐州。诗:?平野起秋尘。?《海赋》:?西薄青徐。?《唐书》:青州北海郡、徐州彭城郡,俱属河南道。

 ⑹秦碑:秦始皇命人所记得的歌颂他功德的石碑。唐太宗《小山赋》:?寸中孤嶂连还断。?《秦本纪》:?始皇二十八年,东行郡县,上邹峰山,刻石颂秦德。?

 ⑺鲁殿:汉时鲁恭王在曲阜城修的灵光殿。馀:残馀。谢玄晖诗:?荒城迥易阴。?徐摛诗:?列楹登鲁殿。?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殿本景帝子鲁共王所立。?《后汉书注》:殿在兖州曲阜县城中。

 ⑻古意:伤古的意绪。《史记?龟策传》:?所从来久矣。?隋李密诗:?怅然怀古意。?

 ⑼踌躇:犹豫。沈约诗:?临眺殊复奇。?《庄子》:?圣人踌躇以兴事。?薛君曰:?踌躇,踯躅也。?《玉篇》:?犹豫也。?黄生曰:前半登楼之景,后半怀古之情,其驱使名胜古迹,能作第一种语。此与《岳阳楼》诗,并足凌轹千古。

 白话译文

 我在来到兖州看望我父亲的日子里,初次登上城楼放眼远眺,飘浮的白云连接着东海和泰山,一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秦始皇的石碑像一座高高的山峰屹立在这里,鲁恭王修的灵光殿只剩下一片荒芜的城池。我从来就有怀古伤感之情,在城楼上远眺,独自徘徊,心中十分感慨。

 创作背景

 登兖州城楼这首诗和《望岳》同是第一次游齐赵时所作,约作于二十四年(736年),作者当时到兖州省视父亲而登咏兖州南楼。

 赏析

 首联点出登楼的缘由和时间。?东郡?,在汉代是兖州所辖九郡之一。?趋庭?用《论语?季氏》孔丘的儿子?鲤趋而过庭?的故事,指明是因探亲来到兖州,借此机会登城楼?纵目?观赏。?初?字确指这是首次登楼。

 颔联写?纵目?所见形势。?海?指渤海,?岱?指泰山,都在青州境。兖、青、徐等州均在山东、江苏一带。?浮云?、?平野?四字,用烘托法表现兖与邻州都位于辽阔平野之中,浮云笼罩,难以分辨。?连?入?二字从地理角度加以定向,兖州往东与海?连?接,往西伸?入?楚地。不但壮观,且传神。

 颈联写纵目所见胜迹,并引起怀古之情。?孤嶂?指今山东邹县东南的峄山。?秦碑?,指秦始皇登峄山时臣下?颂?德的石刻。?在?指尚在。?荒城?指曲阜。?鲁殿?,指县东二里的汉景帝子鲁恭王所建鲁灵光殿,?余?指残存。?在?、?余?二字从历史角度进行选点,秦碑、鲁殿在?孤嶂?、?荒城?中经受历史长河之冲刷,一存一残,个中原因是很能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的。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从来?意为向来如此。?古意?承颈联?秦碑?来。?多?说明深广。它包含两层意思。其一诗人自指,意为诗人向来怀古情深,其一指兖州,是说早在东汉开始兖州建置前,它就以古迹众多闻名。这就是杜甫登楼远眺,会生起怀古情思的原因。?临眺?与颔联?纵目?相照应。?踌躇?,徘徊。?独?字很能表现杜甫不忍离去时的?独?特感受。前人解释:?曰?从来?则平昔怀抱可知;曰?独?则登楼者未必皆知?。(赵汸)很能道出尾联的深沉含意。此诗是杜甫二十九岁时作,是杜甫现存最早的一首五律诗。此诗已初次显露出他的艺术才华。明代李梦阳把?迭景者意必二?作为?律诗三昧?之一。

 此诗虽属旅游题材,但诗人从纵横两方面,即地理和历史的角度,分别进行观览与思考,从而表达出登楼临眺时触动的个人感受,是颇具特色的。诗人一方面广览祖国的山海壮观,一方面回顾前朝的历史胜迹,而更多的是由临眺而勾引起的怀?古?意识。在艺术上此诗一、二、三联均运用了工整的对句。? 东郡?、?南楼?,?趋庭?、?纵目?,?浮云?、?平野?,?海岱?、?青徐?,?孤嶂?、?荒城?,?秦碑?、?鲁殿?,都是实写。尾联才由?临眺?引出思?古?之?意?,则带有虚写的意味。而二、三联?连?、?入?、?在?、?余?四字,通过对仗,将海岱连接,平野延伸,秦碑虽存,鲁殿已残等自然景观与历史胜迹,在动态中分别表现出来。尾联?多?、?独?二字尤能传达作者深沉历史反思与个人独特感受。无怪乎叶石林评论说:?诗人以一字为工?,?惟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

篇四《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注释

 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发音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气。

 夫如何:怎么样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即山东地区。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故后世以齐鲁大地代称山东地区。

 青:指苍翠的山色。

 未了:不尽,不断。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造化:这里指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

 阴阳:阴指山之北,阳指山之南。

 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晓:黄昏和早晨。

 荡胸:涤荡胸襟。

 曾:通?层?(见人教版《语文》八上)

 决眦(z?):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决:裂开。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应当,终当,定要。

 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大约作于唐玄宗二十四年(736)以后。此时,诗人正?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当他游历到山东,被泰山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望岳》诗。诗中以饱满的热情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名山雄伟壮观的气势,抒发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前六句实写泰山之景。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二句的?齐鲁青未了?自问自答,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末了?是表现山势座落之广大,青翠之色一望无际。这是远望之景。

 三、四句是近望之势。?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一个?钟?字生动有力。?阴阳割昏晓?,突出泰山的高耸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与昏暗的两个天地。?割?字形象贴切,给参天矗立的山姿赋予了生命力。

 五、六两句是近看之景,并由静转动。?荡胸生层云?描写山腰云雾层层缭绕,使胸怀涤荡,腾云而起,用?层云?衬托出山高。?决眦入归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一只只飞回山林中的小鸟,表现出了山腹之深。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好象一只只小鸟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山腹是何等深远了。

 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临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表现了作者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

 这首诗的题目是?望岳?,全篇紧紧抓住?望?字写景,写景中又处处烘托着一个?高?字。从而把泰山的万千景色、高大的气势渲染得纤毫毕现,令人如亲临其境。故此《望岳》一诗,成为历代描写泰山的佳篇,被人们传颂不绝。

杜甫的登兖州城楼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律·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五绝·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五律·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七古·古柏行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七绝·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七律·恨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

兵戈阻绝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七绝·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七律·和贾舍人早朝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

宫殿风微燕雀高。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乐府·百忧集行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

一日上树能千回。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入门依旧四壁空,

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未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七律·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词·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雎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桑姑。

词·浣溪沙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倩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词·浣溪沙

麻叶层层 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 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词·浣溪沙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使君原是此中人。

五律·独立

空外一鸷鸟,河间双白鸥。飘飖搏击便,容易往来游。

草露亦多湿,蛛丝仍未收。天机近人事,独立万端忧。

乐府·哀江头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忘南北。

五律·别房太尉墓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乐府·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乐府·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五律·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五律·春宿左省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七古·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飘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五律·捣衣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七律·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五律·登兖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

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岳岱,

平野人青徐。

孤嶂秦碑在,

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

临眺独踌躇。

五律·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五律·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五律·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

东岳云峰起,

溶溶满太虚。

震雷翻幕燕,

骤雨落河鱼。

座对贤人酒,

门听长者车。

相邀愧泥泞,

骑马到阶除。

五律·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七律·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乐府·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爧如羿射九日落,娇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国子弟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

玳弦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乐府·后出塞五首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千金买马鞭,百金装刀头。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已一家,四夷且孤军。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五律·画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五排·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五古·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败,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已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七绝·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

七律·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乐府·丽人行之一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榼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銮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五律·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

秋水清无底,

萧然静客心。

椽曹乘逸兴,

鞍马到荒林。

能吏逢聊璧,

华筵直一金。

晚来横吹好,

泓下亦龙吟。

五律·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七绝·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乐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度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床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五古·梦李白二首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皎龙得。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乐府·贫交行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

此道今人弃如土。

乐府·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骐驎,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馀里,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馀,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七古·秋雨叹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七古·秋雨叹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辩,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绸,想许宁论两相直。

七古·秋雨叹

雨中白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乐府·去矣行

君不见鞲上鹰,一饱则飞掣。焉能作堂上燕,

衔泥附炎热。野人旷荡无腼颜,岂可久在王侯间。

未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蓝田山。

五律·日暮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乐府·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七律·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诗歌的地域色彩

首联点出登楼的缘由和时间。“东郡”,在汉代是兖州所辖九郡之一。“趋庭”用《论语·季氏》孔丘的儿子“鲤趋而过庭”的故事,指明是因探亲来到兖州,借此机会登城楼“纵目”观赏。“初”字确指这是首次登楼。

颔联写“纵目”所见形势。“海”指渤海,“岱”指泰山,都在青州境。兖、青、徐等州均在山东、江苏一带。“浮云”、“平野”四字,用烘托法表现兖与邻州都位于辽阔平野之中,浮云笼罩,难以分辨。“连”“入”二字从地理角度加以定向,兖州往东与海“连”接,往西伸“入”楚地。不但壮观,且传神。

颈联写纵目所见胜迹,并引起怀古之情。“孤嶂”指今山东邹县东南的峄山。“秦碑”,指秦始皇登峄山时臣下“颂”德的石刻。“在”指尚在。“荒城”指曲阜。“鲁殿”,指县东二里的汉景帝子鲁恭王所建鲁灵光殿,“余”指残存。“在”、“余”二字从历史角度进行选点,秦碑、鲁殿在“孤嶂”、“荒城”中经受历史长河之冲刷,一存一残,个中原因是很能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的。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从来”意为向来如此。“古意”承颈联“秦碑”来。“多”说明深广。它包含两层意思。其一诗人自指,意为诗人向来怀古情深,其一指兖州,是说早在东汉开始兖州建置前,它就以古迹众多闻名。这就是杜甫登楼远眺,会生起怀古情思的原因。“临眺”与颔联“纵目”相照应。“踌躇”,徘徊。“独”字很能表现杜甫不忍离去时的“独”特感受。前人解释:“曰‘从来’则平昔怀抱可知;曰‘独’则登楼者未必皆知”。(赵汸)很能道出尾联的深沉含意。此诗是杜甫二十九岁时作,是杜甫现存最早的一首五律诗。此诗已初次显露出他的艺术才华。明代李梦阳把“迭景者意必二”作为“律诗三昧”之一。

此诗虽属旅游题材,但诗人从纵横两方面,即地理和历史的角度,分别进行观览与思考,从而表达出登楼临眺时触动的个人感受,是颇具特色的。诗人一方面广览祖国的山海壮观,一方面回顾前朝的历史胜迹,而更多的是由临眺而勾引起的怀“古”意识。在艺术上此诗一、二、三联均运用了工整的对句。“ 东郡”、“南楼”,“趋庭”、“纵目”,“浮云”、“平野”,“海岱”、“青徐”,“孤嶂”、“荒城”,“秦碑”、“鲁殿”,都是实写。尾联才由“临眺”引出思“古”之“意”,则带有虚写的意味。而二、三联“连”、“入”、“在”、“余”四字,通过对仗,将海岱连接,平野延伸,秦碑虽存,鲁殿已残等自然景观与历史胜迹,在动态中分别表现出来。尾联“多”、“独”二字尤能传达作者深沉历史反思与个人独特感受。无怪乎叶石林评论说:“诗人以一字为工”,“惟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

-引用来自百度百科

李白在得势之时,为何没有选择帮好兄弟杜甫一把?

杜甫诗中不同的地域景观

杜甫的山水景物诗在杜甫一生所创作的诗歌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与诗人经历的地域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密不可分的。在不同地域中杜甫创作的诗歌也展现了不同的地域景观。

杜甫于十八年(731)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漫游,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 “裘马颇轻狂”的日子,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留下了许多诗章。“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望岳》),描绘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登兖州城楼》)用博大的意象将登上兖州城楼所望见的壮阔的青州、徐州景物描绘了出来,展现了诗人这一时期的满腔抱负和雄心壮志。杜甫游齐鲁时,与当时的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的主簿许某结为好友,曾与许主簿同游南池,并作《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一诗:“秋水通沟洫,城隅进小船。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菱熟经时雨,蒲荒八月天。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据考,杜甫当年与许主簿所同游的南池在今济宁市太白楼前的护城河南岸。[4]杜甫用诗歌记录了所游历之地的胜景,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幅或壮丽或秀美的图景。

杜甫三十五岁时,自齐鲁归来,怀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干谒求仕。长安是唐朝的都成,是盛世的象征,也是有志之士实现理想的场所。在长安的杜甫也描写了帝都的阔大、壮伟之景。“阊阖晴开詄荡荡,曲江翠幕排银榜”(《乐游园歌》)写出了长安的繁华。“白顷风潭上,千章夏木清。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其二)写出了长安山林景色。

然而杜甫的理想和抱负却落空了。科举考试被当时的奸相李林甫所操纵,包括杜甫在内的广大士子无一人及第。之后杜甫旅食京华,生计渐困,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十年长安困守生活。杜甫在此期间创作的诗篇,更多的是以长安景色表现自己内心哀愁和民生疾苦之作。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秋雨叹》其三)当时的长安遭受深秋久雨的侵蚀,庄稼歉收,粮食匮乏,房屋毁坏,民不聊生。诗中的所描绘的长安一片冷清,毫无生气,完全失去了往日大国之都的繁华热闹,呈现出一片衰败和哀愁,表现了诗人对自身经历的自伤和对百姓困苦生活的感叹。《曲江三章章五句》中“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波涛,游子空嗟垂二毛。白石素沙亦相荡,哀鸿独叫求其曹”,以“萧条秋气”、“菱荷枯折” 、“白石素沙”、“ 哀鸿独叫”几个意象写出曲江一派萧条冷落景象,烘托了诗人失意寂寞的心情。

安史之乱以后,由于时局,关中饥荒,加上政治上的打击,杜甫于乾元二年(759)辞官,携家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最后到达蜀地。杜甫于途中写作的诗歌,如实反映了当地的地域特点,同时战争肆虐,国破家亡,政治理想的幻灭,使杜甫的诗风更加稳健,摹物状景也显得悲怆。

陇右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山险水奇。杜甫在由秦入蜀的两组纪行诗以旅途的先后为顺序,以沿途的地名为题,写出了逃难途中的山水之奇、行路之难,从而体现了陇右“怪伟特绝”、“突兀宏肆”、“峭拔奇崛”的地域特点,展现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蜀道行役图。如“晨发赤谷亭,险艰方自兹。乱石无改辙,我车已载脂。山深苦多风,落日童稚饥。悄然村墟迥,烟火何由追”(《赤谷》),“山风吹游子,缥缈乘险绝。峡形藏堂隆,壁色立精铁”(《铁堂峡》),“连峰积长阴,白日递隐见。飕飕林响交,惨惨石状变”(《积草岭》),生动地刻画出陇右蜀道的险峭,显现出它们险恶、艰难的一面,反映了旅途的艰辛。

杜甫入蜀之后主要居住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草堂,杜甫写了许多田园诗歌,反映了自己所处的成都平原极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田园风光。如《泛溪》中“落景下高堂,进州泛回溪。谁谓筑居小?未尽乔木西。远郊信荒僻,秋色有馀凄。练练峰上雪,纤纤云表霓。童戏左右岸,罟弋毕提携。翻倒荷芰乱,指挥径路迷”描绘了浣花溪上的风景。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绝句漫兴九首其七》),“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杨柳枝枝弱,枇杷对对香。鸬鹚西日照,晒翅满渔梁”(《田舍》)等,都描绘了极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田园风光,展现了杜甫在草堂的生活。

李白当翰林供奉的时候,还不认识杜甫呢!想帮也帮不上呀!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41岁的李白应诏入宫,成为翰林供奉。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陪侍皇帝左右。

这一年,杜甫30岁,在齐赵一带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也留下了现存最早的几首诗:《登兖州城楼》,是省侍父亲于兖州时的作品;还有《画鹰》《房兵曹胡马》两首,以青年人的热情歌颂了雄鹰和骏马;还有一首《望岳》,更是其中的杰作,结尾的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流露了诗人少年时代不平凡的抱负。

天宝三载(744年)夏天,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了杜甫。

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洛阳时,他们约好下次在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会面,访道求仙。

同年秋天,两人如约到了梁宋。他们还在这里遇到了诗人高适,高适此时也还没有禄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

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

天宝四载(745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知交之情不断加深。他们一道寻访隐士高人,也一同去济州拜访过当时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

深秋,杜甫西去长安,李白再游江东,两人在鲁郡东石门分手。临行时李白写了这首送别诗。?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此次一别,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

在以后的岁月里,杜甫写了许多诗词关心怀念李白:《赠李白》、《赠李白》、《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八仙歌》、《冬日有怀李白》、《春日忆李白》、《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梦李白》二首、《天末怀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不见》。

李杜一次见面,让后世怀念了千年。

闻一多先生称李杜的相遇,是太阳和月亮相遇。“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闻一多《唐诗杂论》)